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2009年11月18日,居住在佐治亞州薩凡納城的居民們獲知一場變種狂犬病瘟疫已經襲來,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可怕的變異者、驚恐的平民和四處開火的軍人。新聞主播將變異者稱為僵尸,因為這些受到狂犬病感染的人們不怕疼痛并且喪失理智,向見到的每一個正常人發起猛攻!這些僵尸動作迅捷、體力過人,因而不僅是平民,連警察和軍人們也接連成為受害者。由于病毒通過體液傳播并且無藥可治,被僵尸撕咬的正常人在極短時間內便發生突變,于是僵尸大軍如同滾雪球般迅速壯大,狂犬病瘟疫已經傳遍整個佐治亞州!
僅有的四位幸存者
四位幸存者,大家協力才能逃生
游戲一開始,玩家要在漆黑的樓道中用手電筒照明摸索前進,手電筒在黑暗的世界中只能照出一個圓錐形的可視區域,而黑暗中可能隱藏著翻倒的家具、冰冷的尸體或者是伺機而動的僵尸。當黑暗中冷不防傳來僵尸沉悶的嘶吼時,玩家一定會汗毛倒豎、腎上腺素激增。僵尸沖過來了!凄厲的槍聲和爆炸火焰把場景映得時明時暗,就像閃電劃過漆黑的曠野一樣。這就是這款游戲令人驚悚而著迷的地方,因為它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當好不容易擊退一波來襲的僵尸之后,那種轉瞬即逝的輕松,似乎真的讓人體驗到幸存者那種“活著真好”的感覺。
構建《求生之路2》中這種強烈視覺效果的功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起源(Source)”引擎。這款由經典游戲《半條命2》開始使用、歷經多年發展完善的3D游戲引擎,為游戲帶來了惟妙惟肖的人物動畫、先進的人工智能運算技術、擬真度極高的自然場景和現場感極強的即時渲染技術。最令人佩服的是,“起源”引擎可以同時滿足高、低端用戶的硬件條件,以它為基礎開發出的游戲適用性強,在比較老舊的計算機系統中也能正常運行。當然,這也意味著《求生之路2》的畫面效果一般,但正所謂夠用就好,“起源”引擎通過對細節的修飾營造出的這個恐怖世界,相信足以令玩家滿意。
活死人浪潮不斷襲來
這是一個可以用武器破壞所處環境的游戲:對游戲里的電視機屏幕來上一槍,可以打得滿地玻璃碎渣,墻上的裝飾畫、室內的桌椅板凳,甚至是墓地里的墓碑都可以被槍彈擊碎。但胡亂射擊是會帶來麻煩的,因為那些一邊痛苦呻吟,一邊尋找新鮮血肉的病毒感染者對聲音格外敏感,它們喪失了一切人類情感,惟一殘留的智商全部用在了毀滅生命上。該游戲設定可以無限制刷新出僵尸來攻擊玩家,所以打算將場景中的敵人全部殺死是愚不可及的行為。玩家面對的是一股無窮無盡、試圖吞沒一切生靈的活死人浪潮。
迎面撲過來的黑影就是敏捷如猿猴的“獵手”
玩過前代游戲的玩家可能會對那些敏捷兇悍的僵尸心有余悸,而其中BOSS級別的超級突變者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敏捷如猿猴的“獵手”、使用長舌束縛目標的“煙鬼”、猛犸巨獸般的“坦克”,還有那獨自哭哭啼啼做可憐狀、但一出手便秒殺玩家的“女巫”……在本作中,僵尸又得到了加強和更新,普通僵尸外形更加恐怖,而且全部可以暴力拆解:玩家可以用槍打碎它們的四肢和頭顱,用電鋸將其一切兩半,用平底鍋拍扁那些惡心的猙獰腦袋——這是設計者模擬真實物理損傷效果后加以適當夸張的產物。當然,僵尸們可不是吃素的,他們能追蹤玩家到天涯海角,除了那些專門用來讓玩家休整的安全屋之外,只要你能抵達的地方,這些家伙一樣可以追蹤而至。
十字型的槍口焰給人震撼的射擊感覺
在游樂場面對“小丑”召來的大群僵尸圍攻
這是“煙鬼”和它吐過來的長舌
除了常見的由市民變成的僵尸之外,游戲中還出現了一些較為特殊的僵尸:在教堂等火災場景中會出現穿著核生化防護服的“防護服”,這種僵尸不怕烈火焚燒;在沼澤地等場景中會出現“泥人”,這種僵尸將身軀緊貼在泥漿上爬行,無聲無息地接近并偷襲玩家;在游樂園會出現“小丑”,這種僵尸會利用鞋子發出特殊聲響來召喚僵尸群;在工廠等場景會出現“耳罩男”,這種僵尸不怕燃燒炸彈的攻擊;最令人頭痛的是“防彈衣”,這種僵尸身穿特警的防彈裝備,只有從背后攻擊才能將其擊殺。
身材矮小的駝背怪物“騎師”正躡手躡腳地逼近玩家
無論是警察、軍人還是平民,在變異后都可成為可怕的僵尸
城市中到處都是戰場,僵尸們會被槍聲吸引越聚越多,所以不能戀戰
隊友被“充電器”抓住了,趕快營救!
那些超級突變者中同樣有一些極難對付的“好漢”:“充電器”是右臂膨脹變異的壯漢僵尸,它擅長撞倒玩家后,再用可怕的手臂抓起玩家在地上狠砸。對付“充電器”時,要注意避開它的直線沖撞后再攻擊,另外在隊友被“充電器”抓住時,一定要及時援救,但通常用鼠標右鍵推開僵尸的辦法對“充電器”是無效的,必須將其擊斃才行;“噴吐者”有一副竹竿般的身材和一張令人反胃的血盆大口,它用綠色的毒液攻擊玩家。注意在“噴吐者”出現時要拉開距離進行攻擊,并且不要在它噴出的毒液上停留,最好將其引誘到空曠地帶擊殺,但要留心它的毒液噴射也是可以遠距離攻擊的,并且速度和頻率也不算慢;“騎師”是身材矮小的駝背怪物,它喜歡在發出一陣怪笑后猛然跳到玩家身上,然后控制玩家到危險地帶送死。平射很難打中這個可惡的侏儒,最好蹲下來射擊。較為熟練的玩家可以通過其笑聲迅速判斷出“騎師”的隱藏位置并做出反應,當發現同伴被“騎師”控制時可以通過鼠標右鍵將其推開或用武器擊殺;“女巫”雖然是玩家的老相識了,不過在這一代游戲中,這位終極殺手不再蹲守固定地點,而會在白晝時離開巢穴四處亂逛!當然聽到它凄厲哭聲的時候,玩家還是有時間撒丫子就跑的……
血腥的搏斗,僵尸被密集的槍彈轟成碎塊
僵尸動作敏捷,玩家能到達的地方他們也都能追蹤而至
不要輕視游樂場中的小丑感染者,他的鞋子聲響可以引來大批僵尸
可怕的終極殺手“女巫”!
竹竿一樣的“噴吐者”
以上就是該游戲中僵尸的主要“陣容”,當然在多人游戲模式中,玩家也可以扮演這些超級突變者對幸存者們圍追堵截,相信這也是一種獨特的虛擬體驗吧。
冷熱兵器齊上陣
想要在僵尸圍城中逃生,光憑蠻力是不可行的,幸存者要想順利逃脫就必須互相配合。因此,玩家要練好槍法,不要誤傷隊友;撤退時要互相掩護,不要自顧自地跑;隊友被僵尸擊倒時要及時營救等等。
很多上一代游戲中的技戰術在本作中也依然有效,最傳統的包括通過射擊街道上的汽車弄響警報器引來大批僵尸,然后用燃燒彈或炸藥一舉消滅僵尸群。鐵管炸彈扔出去后的清脆聲音和導火索的閃光也可以吸引僵尸群來個飛蛾撲火,至于利用煤氣罐和汽油桶之類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送僵尸們“坐土飛機”更是痛快得很。這類能夠一舉殲滅大群僵尸的技巧要好好掌握,這樣就可以在服務器刷新出新的僵尸大潮前從容地跑到安全屋。
冷兵器也是屠殺僵尸的好工具
玩家要有效利用手中武器。如在擊斃“防護服”后得到的“膽汁”炸彈可以用來對付成群結隊的僵尸,可以讓這群僵尸互相攻擊、亂作一團。不過,最好將其留在關底使用,當特殊突變者出現時用“膽汁”炸彈制造出一群反水的“二五仔”僵尸將其纏住,這樣可以更從容一些。
死亡城市里處處都是遭遇戰,所以設計者提供了強大的火力供玩家殺出一條生路。《求生之路2》中的武器包括美國市場中常見的各類霰彈槍、軍用突擊步槍、自動手槍、沖鋒槍和狙擊步槍等。這款游戲的聲效制作非常好,各種槍械射擊的聲音很逼真,手槍快速連射的聲音清脆,狙擊步槍穿透目標身軀的音響沉悶,機槍掃射群敵時的聲響更是震撼無比。
游戲初期出現的主武器有以下幾種:MAC-10微聲沖鋒槍,用它近距離對付普通僵尸的最佳射擊方式是采用蹲姿點射爆頭,要注意不要胡亂掃射,否則彈藥補給問題會令你頭大的;UZI沖鋒槍,性能與MAC-10相近,但在后坐力和射擊精度方面都優于前者;雷明頓M870霰彈槍,近戰對付特殊突變者特別有效,就是射速很悲劇;貝內利M3唧筒式霰彈槍,同樣是威力強大的近戰利器,不過遠射精度不如雷明頓M870霰彈槍。
游戲后期出現的主武器有以下幾種:弗朗奇SPAS-12戰術霰彈槍,是對付僵尸大潮的利器,威力較大,但是用不好會誤殺隊友;貝內利M1014戰術霰彈槍,遠射精度更好一些;FN SCAR-L步槍,威力大,精度高,不過只有3發點射功能,不能連發射擊;AK47步槍,火力強勁、威力大,用它來對付“坦克”之類的僵尸很好用;M16A2自動步槍,精度高,可以連發射擊;HK41/SG1狙擊步槍,精度極高,可以在遠距離上對普通僵尸一擊必殺;魯格Mini-14獵槍,槍彈穿透力強,可以一次貫穿多個僵尸;M79榴彈發射器,很強大的清場武器,一發彈能轟飛一群僵尸,可惜它最大的缺點是容易誤傷隊友,同時裝彈耗時長。
游戲中出現的手槍有:西格-紹爾P226和格洛克17手槍(可以雙手各持一支),由于這兩種手槍槍彈可以無限供應,所以用P226和格洛克17的組合來對付普通僵尸是不錯的選擇;著名的“沙漠之鷹”手槍,威力強勁,對付普通僵尸非常有利。
這把鐵橇是威力較大的冷兵器
這一代游戲中加強了冷兵器的運用,這些近距離格斗武器對付無限制刷新的僵尸還是很給力的。更有趣的是,游戲中并沒有設定冷兵器的傷害值,而是以攻擊次數來衡量,說白了就是計算玩家用冷兵器擊中目標多少次,達到規定次數后判定目標被消滅。游戲中出現的冷兵器主要有:消防斧,專門克制“女巫”的武器,要是能擊中頭部可以達到一擊必殺的效果;電吉他,攻擊范圍廣,可以針對僵尸群起到一打一大片的效果;平底鍋,這個奇妙的武器可以將僵尸擊退幾步;武士刀,同樣對“女巫”有奇效,只是攻擊范圍遜于消防斧;彎刀,同樣也是攻克“女巫”的利器,在游戲初期便可以得到,攻擊速度快,但攻擊范圍小;警棍,消滅“防彈衣”后可以得到的武器,威力一般;棒球棒,比警棍攻擊范圍大;板球棒,類似平底鍋的武器,可以將敵人擊退幾步;鐵橇,攻擊范圍一般的大威力武器;電鋸,是威力最大的格斗武器,稱得上是冷兵器之王,用它來對付包括“女巫”在內的一切僵尸都很有效,只可惜電鋸啟動引擎較慢,同時它消耗汽油這一點很令人頭痛,沒有汽油的話,這個冷兵器之王就等于一塊廢鐵。
除了冷兵器之外,這款游戲中也能找到各類現代化的輕型槍械,甚至包括火箭筒等壓制武器
無盡的逃生之路
自《求生之路》上市以來,這款支持玩家自建地圖、任務、武器道具,甚至可以為角色更換外形的游戲便成為FPS類游戲領域的一朵奇葩,其自由度極高的游戲模式令全世界玩家不可自拔地一次次殺進僵尸圍城之中。
如今,維爾福軟件公司正醞釀制作《求生之路3》,未來的新游戲將帶來怎樣的幸存者冒險故事,描述怎樣的僵尸恐怖傳說?無盡的未來正向大家走來,對于期待在這個恐怖沙場上繼續戰斗下去的玩家而言,這將會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明天……
重要通知!!!
2023年第9期《輕兵器》雜志已經上架!
另有百余件商品待君挑選!絕對物超所值!
編輯:高燕燕 丁涌強 |
校對: |
訂閱數字版,將《輕兵器》隨身攜帶
小輕優選圖書、
官方文創打包帶走
“周末玩什么”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周游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游戲(偶爾也會有老游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游戲,也可能是手機游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么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里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陳靜:《怪奇小店》(Android、iOS)
我十分欣賞《怪奇小店》開發團隊火種工作室的魄力和自信。
在如今免費加內購大行其道的手機游戲領域,能夠最終選擇制作收費無內購作品的開發者已經是鳳毛麟角,雖然25元的價格不算貴,但考慮到《怪奇小店》是一款經營類游戲,這樣做就更加顯得魄力十足——剛玩這個游戲5分鐘,我就下意識地想到了一些諸如體力值、加速道具、雇傭職員之類的“課金點”,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設計,游戲就算不會大紅大紫,收入方面的成績也不會太難看。
然而開發者卻沒有選擇讓玩家課金,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出了一款內容頗為豐富的游戲。“經營+放置+輕度策略”的玩法應該是開發團隊努力在螺螄殼里做道場的成果。既然他們敢把游戲叫做“燒腦經營策略”,對于游戲內容的自信也可見一斑。
游戲畫面采用像素風格,十分精致
在魄力和自信之外,《怪奇小店》最值得推薦的一點,是它可以讓我找回不少從前玩一些“真正的”經營類游戲的感覺。
它的玩法并非特別新穎,你需要做的只是經營一家小店,雇傭員工,進貨賣貨,提升金錢和人氣,并且“挫敗了中國歷史上最牛×商人的并購計劃”——這是游戲官方劇透——最終在江湖上留下屬于自己的傳說。
然而,開發團隊仍然努力讓上述過程中的每一個變量都發揮作用,并且有所關聯——雇員、貨物、顧客、道具、裝修、人氣、探險、科技點……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假如其中一個環節失衡,那么虧損崩盤也相當容易。你甚至需要使用一些現實中的經營思路去玩游戲,舉個小小的例子:前期經營剛上軌道、手里有點兒余錢時,千萬不要忙著擴建,否則很容易連續赤字最終破產——由于它是一款收費游戲,所以不存在什么失敗之后慢慢攢資源恢復元氣的設定,一旦破產Game Over,就只能重新來過。
前期能雇到的店員屬性一般,升級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負面特征,這讓我聯想到了一些Roguelike游戲
供應商隨時間、銷售數量和人氣逐漸解鎖的設計比較合理,而且你需要先與供應商“取得聯系”才能進貨
出于這樣的設計思路,游戲有起伏較大的難度曲線:前期可能會手忙腳亂,也比較容易崩盤,逐漸熟悉之后就可以穩步經營,只要不太浪,一般就沒那么容易破產了。當然,假如你覺得上手過于復雜,還可以把游戲難度調成“簡單”。
這其實已經接近我們當年在PC或者其他平臺上玩到的那些模擬類、經營類游戲了。夸張一點兒說,我在《怪奇小店》身上看到了一點“硬核”的氣質,盡管玩了沒多久就能挑出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然而這種發自內在的硬核氣質卻并不會因為缺點而抹消,相反還會讓人覺得“哦,這真的是我想要的那種游戲”。
最后說個小細節:游戲的載入界面是一行小小的圓圈、叉叉、方塊和三角,讓我這個索粉很是愉悅,但不知道它會不會因此流失掉一批任飯玩家……
開發團隊中想必也有不少索粉
熊宇:《幽林怪談》(Steam)
為什么要推薦?因為我非常喜歡《幽林怪談》(Bladed Fury)的故事背景。我雖然挺喜歡三國之類歷史的設定,但這個背景在游戲領域實在是用得太泛濫了。本作采用的背景是田氏代齊,這就是一個非常好,并且沒怎么被用過的點——說到戰國歷史,自然得提田氏代齊、三家分晉嘛。
在這個背景下,制作組講了一個還算可以的故事:戰國初年,齊國權臣田和設下圈套,導致齊康公死亡,王姬季姜逃跑,姐姐叔姜被囚。玩家扮演的就是季姜,到這里看起來還很“歷史”,不過后面就有些跳脫,跑向了神話傳說科技之類的地方……具體劇情這里就不劇透了。
對一些歷史的化用有些微妙,不過感覺還算有趣(提示:此前登場過一個“伍子胥”)
在劇情表現方面,合適的配音與音樂加分不少,至于畫面風格……這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可能有很大一批玩家難以接受游戲現在的畫風(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更多是風格問題,而非水平問題)。
畫面的風格很特別,不是日式,也不是歐美,其實也并不很國風
游戲的文本比較值得一提,你可能不會覺得它特別好,但它總體上是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了古意卻又不會晦澀,這種感覺對于玩家來說是很友好的。
《幽林怪談》是一款橫版動作游戲,在手感方面長篇大論總是惹人厭煩的,直接說結論的話,我覺得《幽林怪談》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比較國際水平來看,還行,以國內標準來看算優秀。玩家可以在旅程中解鎖各種裝備和與之相對的技能(動作),它們各有用處,戰斗起來有節奏感。不足的是,戰斗中不同動作的銜接略顯生硬。
按鍵看起來挺多,但實際上不一定用得到這么多按鍵
技能與由獲得的裝備附帶,有的可以升級,你可以聯想到許多游戲
其實一個動作游戲,動作部分做得還行就算是撐住了,而它在其他方面的觀感也還不錯,對喜歡橫版動作的玩家來說,這已經是值得嘗試的了。
這種有選擇地升級技能與動作的模式雖然并不新穎,但仍然很不錯
雖然無關緊要,我還是得吐槽一句本作的取名,因為藝術作品里有大量同類的名字,導致我記了幾次也只能記得本作叫“×××談/譚/壇”,我發現忘川老師也有同樣感受,大概這不是個例。雖然“幽林怪談”這個名字還算好聽,但也確實不夠印象深刻。
游戲在12月18日上架Steam,折扣售價26元。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27250/
劉淳:《彩虹墜入》(Steam)
如果不是因為我以前玩過《Contrast》,我可能會對《彩虹墜入》(Iris.Fall)有更好的印象。
我無意對標這兩款游戲,但它們同樣是以光影為核心進行解謎,讓我難免會在心里評個高下。與前者相比,《彩虹墜入》的謎題設計并無太大創新,游戲對謎題與光影的結合與呈現,也弱了不少。
《Contrast》有不少缺點,但在對光影這個核心概念的實現上,確實要更勝一籌
在《彩虹墜入》的故事開頭,女孩從夢中驚醒,尾隨莫名出現的神秘黑貓,來到一間破舊的劇院,在黑貓一路的帶領與指引下,她發現自己能在光影間切換。光與影是游戲的核心所在。
主角在特定地點可以化身為影進入另一個平面
主角可以在特定的地方化身為影,進入物體投射的陰影平面,通過在其中行進跨越現實中的鴻溝——說到這里,我想你大概能猜到主要的玩法了——通過移動、旋轉現實中的各種物品,在方位與距離的調整過程中,讓投影的位置、形狀變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可以想想手機上的《投影尋真》,玩法也大致如此。
有時是光線解謎
游戲一共分為8個關卡,每關對應2到3組謎題。游戲過程基本上就是看到一個機關,解謎完成以后到達下一個機關,如此逐步往后推進,這樣集中了解謎過程,但場景中的許多元素也因此派不上用場,沒有太多探索和互動的必要。另外,主角的行動自由度并不是很大,雖然有名為光影切換的強大能力,但真正可以讓它施展的地方相對有限,不像《Contrast》,只要場景有影子,且夠得著,主角就能隨時自如切換。
這背后還有個更大的問題,真正用上光影的謎題只有游戲中的一部分,更多時候,解謎環節類似于益智游戲小合集。打個比方,你可能一會轉魔方,一會推箱子,一會走華容道,我能看到,游戲在盡可能引入光影元素,但個中的關聯還是太薄弱了。這種謎題設計思路不是不好,只是,光影本應是一個非常有趣且應該圍繞它大做文章的核心機制,但因為玩法與光影結合并不緊密,也不夠深化,在游戲的世界觀呈現上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有時是益智游戲
總之,在我個人看來,《彩虹墜入》有一個好點子,美術漂亮,包裝也做得不錯,只是如果這套光影機制能再多些變化就更好了。從推薦的角度來講,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以光影做文章的游戲,抑或只是想體驗一場輕度解謎的奇幻冒險,《彩虹墜入》則完全勝任,它能為你提供一次為期兩小時左右、足夠完整和愉悅的特別體驗。
這套強調黑白對比的美術風格還挺好看的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07470/
忘川:《音靈》(Steam)
去年,為了寫一篇關于音游的稿子,我跑了趟南京,采訪了當地一家只做音游的公司,叫水幻之音。也是因為這趟旅程,讓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瞬間愛上音游,還為此寫過一篇夜話,描述我是如何通過打音游達到精神高潮。
但我終究不是大佬,玩得也就那樣,應付移動端還可以,面對機臺和手臺仍舊手足無措。當時天國——也就是水幻之音的負責人之一,就給我試玩了這款叫《音靈》的新游戲。為了獲得足夠多的受眾,-游戲采用了被大眾普遍接受的傳統下落式——畢竟《節奏大師》什么的,總有人玩過嘛。
但當時讓我覺得最特別的,是游戲通過增強畫面的動感、速度感,試圖讓玩家獲得一種“視覺打擊反饋”:就是好像是你摁下的每個鍵,造成了屏幕的震動、音軌的加速、畫面的旋轉——有意思的是,后來我這個“視覺打擊反饋”的形容,也出現在了他們Steam頁面的文案中。
一年前的配圖,已基本是現在游戲正式版所呈現的形態——通過視覺反饋模擬“打擊感”
當時天國就跟我談過他的想法,想上主機,上移動端,上Steam,也會支持聯機對戰。他們還為觸屏和按鍵寫了兩套程序,對應的譜面也不一樣。他說PC總要上的,音游嘛,不用鍵盤啊機臺啊手臺來打,只對著屏幕戳戳戳,終歸差點意思。
因為當時的體驗不錯,我便一直在等著這款游戲上架,結果發售日愣是從天國承諾的“去年冬天”,直接跳票到了今年,主機版、移動端都因為一些不可抗的原因而擱淺。直到前兩天,游戲終于在Steam上架,但很快被玩家的差評淹沒,有罵UI設計手游化的,有罵畫面抖動過度影響讀譜的。
新手引導一上來就是類似這樣的“8 Key模式”,我相信因此被勸退的人不在少數——其實游戲是有“4 Key”模式的
正式版我玩了,存在的諸多問題我也看到了,我有些遺憾:若這款游戲是先以“搶先體驗”的形式上架,并接受足夠多玩家的試玩和反饋,或許以當前這個價格定位(首發優惠30元人民幣)、60多首歌的曲庫,加上4鍵、6鍵、8鍵3種模式和對應不同難度的譜面,就這厚道的內容量,游戲的口碑也不至于這么差。
因此,雖然我不推薦在現階段入手《音靈》,但仍愿意在這篇以“國產獨立游戲新作”為主題的文章中,給水幻之音留一個位置——能在PC端玩的音游現今本就屈指可數,《音靈》是欠打磨,但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總要有人來做這樣的游戲,我想再觀望看看。
對了,這款游戲能完美支持PS4手柄和部分型號的手臺,有相應設備的玩家可以試試看。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21630/
牛旭:《迷城重生》(Steam)
《迷城重生》(Reborn In Wild City)體量不大,一共只有255MB,和它同樣迷你的是這款游戲的開發團隊——由3名成員組成的狼皮羊工作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采集物資、制作武器、修建營地,這些生存游戲經典元素應有盡有。
《迷城重生》是一款末日生存游戲,不過它的畫風相比許多末日生存游戲要溫和許多,美漫風格的開場動畫和插圖不算細膩,不過看上去很舒服。地圖的色調也很清新,尤其是玩家艱難地熬過一個黑夜后,看著陽光灑滿整個營地,劫后余生的幸福感會油然而生。
探索城市
不過可別被清新的畫風給騙了,《迷城重生》留給玩家放松的時間可并不多。玩家如果一開始就出生在超市或工廠附近,經過一番搜刮,能度過一段非常滋潤的前期。可即便前期順風順水,也不能放松警惕,因為隨著在游戲中累積天數,地圖上的僵尸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囤積的食物會像《饑荒》那樣腐爛變質,防守嚴密的基地也會被喪尸圍攻,許多補給會因為無暇外出而捉襟見肘,這些意外往往又是集中在一起發生,當玩家發現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涼”了半截。
倉庫很容易堆滿,找尋新的存放方式成了必須學會的技巧
開發團隊說,雖然《迷城重生》設計時打著Roguelike的思路,但為了符合末日生存類游戲的氛圍,Roguelike元素已經被弱化不少,可實際體驗了10個小時之后,面對屏幕上又一次出現的“死亡報告”,被難度支配的恐懼涌上了我的心頭。
居然連我是月光族的真相都檢測出來了
經過一次又一次死亡,我仿佛參透了另一層劇情——玩家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實驗體,每次游戲結束后,對玩家行為記錄的準確分析和那句耐人尋味的“對象瀕臨死亡”也進一步印證了我的猜想。總之,就像這款游戲的名字一樣,迷失在城市里,不斷重生,通過反復試煉,找尋出最穩妥的生存方式是這款游戲的樂趣所在。
環境黑一點算什么,只要能溜門撬鎖我就很開心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小怪完全可以通過潛行的方式躲開,勤于戰斗只會讓玩家過早陷入物資耗盡的窘境,所以喜歡槍戰和“割草”的玩家就要謹慎考慮是否入手的問題。想玩《迷城重生》很容易,想精通非常難,看看Steam評測區里那些大佬們的時長,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49970/
黎澤元:《電競傳奇》(Steam、WeGame)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收到了一款足球游戲的光盤,滿心歡喜地想要趕快馳騁在綠茵場上,但打開游戲后我是比較懵的,這些小圓圈是什么?
“我的球員呢?”
后來,我知道了這是“足球經理”,這也成了我的經營模擬類游戲啟蒙作。
我要推薦的這款《電競傳奇》(eSports Legend)也是經營模擬類游戲,在我看來,本作可以說是電競題材經營模擬類游戲中完成度較高的。玩家扮演一名電競俱樂部的經理,從零開始組建自己的戰隊,向著最終的冠軍發起沖刺。總的來說,屬于老套路的鯉魚躍龍門的故事,玩家更多的樂趣來源于親眼看到自己戰隊成長時的養成感。
游戲的畫風比較流行
如果你是一位《英雄聯盟》玩家,那么你可以很輕松地弄明白游戲中的對局;如果你還關注《英雄聯盟》的電競賽事,那就更好了,制作組安插在游戲中的一些“梗”一定會讓你會心一笑。
這樣說倒也不是要勸退非《英雄聯盟》玩家,雖然游戲中的“電競”確實只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英雄聯盟》。對于喜歡電競文化的玩家來說,即使你不熟悉《英雄聯盟》,或許也可以通過本作一窺神秘的電競行業,尤其是電競俱樂部的運作。我最喜歡的一點也在于此,簽約選手、與贊助商談判、報名賽事……恍惚間讓我有種指點江山的感覺。
初始時只有這間簡陋的房間
游戲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一些玩家抱怨游戲機制上過于死板,游戲后期重復性的內容太多,但總的來說,《電競傳奇》是一款有趣又輕松的游戲,至少這個題材還算是挺少見的。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0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