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Laficko發表于 2016-03-21 16:53
早在去年游戲開發商 Ankama 計劃在平板電腦上推出一款策略游戲,其名為 Krosmaster Arena《克羅斯競技場》。該游戲擁有實體桌游,而游戲也遵從著桌游的玩法規則,可以說更方便玩家可以隨時隨地游玩。如今游戲終于與玩家見面了,下面就來通過視頻,回顧一下游戲的玩法吧。
由于游戲沿用桌游規則,因此玩法方面是傳統的回合制戰棋方式。而玩家要在一群有著各種特殊能力的英雄角色當中組建出自己的隊伍,然后在六大世界當中展開戰斗。當然本作得益于桌游改編,除了單人模式以外,玩家也能夠通過網絡和好友一起進行聯機對戰,玩起來相信有著單機不能相比的爽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游戲雖然是采用免費下載這種形式,不過本身只支持 iPad 平臺,所以玩家要看看自己的設備符不符合這一條件。另外在進入游戲前需要 Ankama 的帳號才能順利進入,若是沒有的話可以進行注冊。喜歡戰棋策略游戲的玩家不妨下載本作玩玩吧。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2021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宏網記者:
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管好用好財政性資金,節用裕民,穩住經濟大盤。請問發言人,從審計情況看,我省財政資金運行狀況如何,審計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做了哪些工作?
孫煥軍:在經濟面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形勢復雜的情況下,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壓艙石”作用,意義重大。今年,我們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堅持公共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更好擔負起穩定經濟運行的責任,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嚴格支出關,讓資金用在“刀刃”上。從根上抓起,關注零基預算管理、預算編制等情況,發現一些部門單位支出標準與預算編制脫節、未根據疫情等形勢變化合理確定支出規模、預算編制不嚴格不細化等。如141個部門單位因公出國(境)預算為4029.98萬元,實際支出124.02萬元,執行率僅為3.08%;29個部門單位未合理預計利息、房租收入等,少編收入預算2.02億元。聚焦政府采購、預算控制等預算執行關鍵環節持續發力,發現一些部門單位預算執行率低、資金使用效益不高、隱瞞收支等。如6個部門單位違規確定中標單位或未公開政府采購結果信息,涉及資金2197萬元;119個部門單位的189個項目執行率低于50%,涉及資金9.66億元;7個部門單位的20個項目支出未達預期目標,造成3.93億元預算資金、1169萬元的設備閑置。聚焦政府過緊日子,持續關注一般性支出壓減情況,發現6個部門單位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未達到壓減30%的要求,8個部門單位超標準結算或超預算支出會議費、培訓費等83.09萬元,4個部門單位年底突擊充值加油卡、燃氣費等75.02萬元。
二是算好統籌賬,讓存量資金不再“沉睡”。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關注存量資金盤活問題,避免資金“趴窩睡覺”。今年的審計聚焦財政資源統籌這個重點,深入揭示了財政資源統籌機制不完善、部門單位收入統籌管理不到位、部分財政資金未盤活使用等問題。如9個部門單位資產出租處置收入2690.43萬元、2個部門所屬企業股權處置收入1545.52萬元,未及時上繳國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021年超收5.92億元,當年未用,占預算總額27.3%。15個部門單位事業基金、項目資金結余等未及時上繳財政或清理盤活,有些納入預算后仍未使用,形成二次沉淀,涉及資金2.73億元。抽查71個事業單位發現,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未有效統籌使用,涉及資金43.66億元。
三是織牢安全網,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穩住經濟大盤必須守好安全底線。今年我們盯緊資金撥付、政府專項債券管理、重點專項資金使用等領域加大審計力度,揭示資金低效無效、閑置浪費等突出問題,既推動問題隱患立行立除,做到清倉見底不貳過,又力促潛在風險未雨綢繆,做到防患未然堵漏洞。如,20個部門單位超合同約定、超項目進度、超實際需求支付工程款等2180.19萬元。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存在擠占挪用、違規出借等問題,有的項目未及時投入運營或運營效果不佳,難以實現收支平衡。有的糧食企業套取挪用涉糧專項資金,一些糧食質檢站項目設備閑置。對此,我們責令相關部門單位壓實責任,強化預算硬約束,加強資金管理,防范債務風險,減少資金損失浪費,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大眾日報記者:
我注意到,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重點反映了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能否具體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
李勁松:國有資產、資源是國家的發展之基、民生之本。去年9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發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要求審計部門依法加大對國有資產的審計力度,形成國有資產審計情況專項報告。新修訂的《審計法》也對國有資產審計作出部署。對此,省審計廳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加大對省屬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審計監督力度,讓國有資產“家底”更實、國有資源“成色”更足。
一是聚焦保值增值,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監督。本著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原則,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對6戶省屬企業資產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有的投資項目存在損失風險,如,2戶企業的15個投資項目因調查論證不充分存在投資損失風險50.07億元;經營業務存在風險隱患,4戶企業開展的委托貸款、保險理財等金融業務存在損失或剛性兌付風險,涉及資金59.14億元;有的項目內部管控不到位,如,3戶企業在工程項目建設、物資及服務采購中未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涉及合同金額94.65億元。針對這些問題,審計機關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已推動企業出臺制度68項,修訂完善內控制度等39項。
二是聚焦提質增效,加強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審計監督。本著統籌發展和安全,2021年10月至12月,對18家地方商業銀行風險管控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審計發現,有的資產管控不嚴格,如,15家銀行30.4億元抵債資產處置不及時;有的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不到位,11家銀行違規向“兩高一剩”行業或環保失信企業發放貸款,4家銀行未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有的違規開展信貸業務,如,11家銀行貸款被用于償還其他貸款、購買理財等。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相關主管部門和銀行認真整改,截至今年5月底,共修訂完善制度27項、采取控制措施46條、優化完善系統管控16處。審計為引導和加強金融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三是聚焦規范管理,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本著優化配置、合理規范的原則,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監督,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在23個部門及所屬96個單位預算執行審計中,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使用情況進行專題審計,發現,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運用管理效益不佳,如,省直部門單位有39.01萬平方米已劃轉的土地和辦公用房未能盤活運營;政府公物倉作用未充分發揮,2022年一季度,在公物倉庫存資產能夠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有19個部門單位購買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等313臺,涉及資金168.35萬元;有的資產管理不規范,如,9個部門單位未按程序出租房產7740.18平方米;有的高校資產管理有待加強,如,6所高校3.84億元固定資產未入賬或已處置未核銷等問題。截至今年5月底,審計已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將2.44億元固定資產、4570件無形資產登記入賬或核銷;收回拖欠房租218.73萬元。
四是聚焦集約利用,加強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監督。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是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年來,審計機關對8市水資源保護利用情況和2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情況開展專項審計,并對14名縣(市)委書記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通過審計發現,水資源保護利用方面,7市356家企業未經許可擅自取水等問題。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方面,1市7縣滯留、閑置專項資金1.58億元,3家企業未上繳砂石資源處置收入1.81億元等問題。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發現,3縣超期貯存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8495.58噸;8縣建設用地規模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7100.45公頃,應征未征土地出讓金、污水處理費、水土保持補償費等16.5億元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被審計單位積極整改,收回被挪用及閑置資金2.15億元,資源處置收入1.81億元全部上繳財政;已補征土地出讓金、水土保持補償等相關資金1.67億元。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省這兩年集中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請問發言人,審計在推動這些政策落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王金城:近年來,聚焦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我省出臺了一大批創新政策供給、增強政策實效的重要舉措,審計機關圍繞政策措施的效果性、協同性、銜接性,及時對科技創新、自貿區建設、高校人才等領域的政策措施、改革事項跟進審計監督,促進政策快落地、早見效。
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開展了科技創新政策落實及資金績效審計,共審計14市125家企業、165個省級科技創新項目。重點關注了制度建立和落實、項目立項和實施、資金管理和績效等情況。從審計結果看,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資金整合,加大財政投入,有力促進科技強省建設。但也存在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個別項目推進慢、資金支出不合規等問題。如,審計發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資金1091.15萬元及貼息3498.12萬元未及時兌付或撥付到位,14個項目存在虛報科研成果等問題、涉及資金3590萬元,6家創新平臺2021年底累計結存資金19.65億元未發揮效益等。針對這些問題,審計機關督促相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強化項目全過程管理,督促相關資金補助到位,提升資金使用績效,推動科技創新政策落實落地。
在山東自貿試驗區改革推進方面,我們對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青島、煙臺3片區兩年來的建設運營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結果顯示,自貿區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開放窗口引領作用日益彰顯,已成為我省對外貿易的新引擎、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通過審計調查,揭示了在引資保障、工作開展、運營成效等方面的一些短板。如,飛機零部件循環再制造等6項試點任務落實不夠到位,省級事權下放承接不順暢,制度創新統籌規劃不足、效率不高,省級及3片區未設立自貿試驗區專項發展基金。針對這些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加強系統研究和統籌謀劃,出臺改革創新評價辦法,開展復制推廣評估檢查,在推進改革發展中補齊短板、增添后勁。
在人才政策落實方面,我們重點對9所省屬高校2018年以來人才政策落實及資金績效情況進行審計調查。總的看,各高校積極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推進人才制度改革攻堅,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審計也揭示了引進人才與學科建設不匹配、未兌現人才引進待遇、人才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如,有的高校未制定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制度辦法,有的未按規定保障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經費,有的未落實泰山學者等配套經費等。針對查出的問題,省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全省高校開展系統整改和自查自糾,督促出臺完善制度43項,促進落實人才待遇8441.39萬元,將1.37億元科研平臺運行保障經費等納入2022年度預算,為人才更好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