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石青川)8月15日,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提出,合肥將推出償還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組合貸款提取事項“隨心取”服務舉措。將還貸提取次數由每年一次放寬至每月一次,繳存人在累計提取額不超過實際已還貸款本息時可隨時提取公積金。
在此之前,8月11日,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提高繳存人家庭租房提取額度。中心城區繳存人提取額度提高至每人1800元/月,夫妻雙方為3600元/月;中心城區以外區縣繳存人提取額度提高至每人1500元/月,夫妻雙方為3000元/月。
家住重慶九龍坡區的羅女士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她是外地人,畢業后在重慶租房為主,此前沒有提取過公積金,此次公積金提取政策的調整引起了她的注意。“準備提取一下,至少能緩解一部分日常開支壓力?!眲⑴空f。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公積金新政策還優化了住房公積金置換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其中規定,無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記錄的繳存人家庭,僅有一筆未結清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且在我市僅有一套住房,可申請將該套住房未結清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置換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記者查閱相關政策發現,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地放寬了公積金提取的限額與條件。除了類似合肥增加提取次數,重慶提高提取額度外,多地還從公積金貸款、公積金做首付方面放寬了限制。
5月18日,遼寧營口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包括階段性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限額,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二手房貸款首付比例。
5月26日,南京市規定多子女家庭使用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可以上浮20%,多子女家庭最高額度可以達到60萬元/人。
6月1日,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發布了新政策,住房公積金余額可提取用作首付款,且不影響后續公積金貸款額度。
6月5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租房提取業務的通知》提出,今后在京繳存的多子女家庭可按實際房租提取公積金,不受月繳存額限制。此外,無發票租房提取公積金的額度也由1500元調整為2000元。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1537.87萬人提取1521.37億元用于租賃住房,分別比上年增長13.59%、20.87%。公積金提取政策的放寬限制,或將在租房市場繼續擴大刺激作用。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公積金提取政策的調整都是往寬松方向走,并持續在租房市場釋放活力。公積金有兩條線,一個是租房提取使用,另一個是購房首付,而在租房領域公積金比商業銀行作用更直接,而這樣的政策調整是便民的,同時對市場有積極活躍的作用,值得肯定。
一審:鄭揚波 二審:王新景 三審:周琦
暫停
00:00
進入全屏
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現代快報訊 " 當時看到兩天 830 元,我都想辭職了。" 網友小馬下載了一款名叫 " 點點猜歌 " 的軟件,號稱聽歌就能賺錢,剛打開 App 賬戶里就有了 20 元,玩了兩天就有 830 元了,感覺發家致富就在眼前。但是當她試圖提現時,卻發現無法操作,要繼續聽歌。小馬發現,和她一樣陷入死循環的網友不在少數,有人聽了近 5000 首都無法提現。
聽了 2000 多首歌看了 300 多個廣告,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3 月 8 日,小馬向現代快報記者投訴說,今年 1 月,她在手游上看廣告時,無意間點到了廣告中的鏈接,就自動下載了 " 點點猜歌 "。打開后發現,是一款聽音樂猜歌名的游戲軟件。
" 剛進入 App,現金賬戶余額就有 20 元。綁定微信登錄后,微信還馬上到賬了 3 毛錢。" 據小馬介紹,聽一首歌并且答對歌名,會獲得幾千金幣(游戲內貨幣);如果答對歌名再觀看推廣視頻,也就是廣告,還可以翻倍領取金幣。廣告時長多在 30 秒到 1 分鐘。10 萬金幣可以兌現一元現金。
在使用了兩天后,小馬驚喜地發現,按照金幣兌換規則,她將金幣兌換成現金后,賬戶里已經有 830 元了。此時她已經聽了 2000 多首歌,雖然有點累,玩的過程中還不斷有廣告,但兩天就能賺近千元,可以說是讓人瘋狂心動了," 我都想辭職了。"
可是當她想要將 830 元提現到微信錢包時,系統卻告訴她不滿足提現條件,要繼續聽歌。" 但是當你達到提現金額標準后,他就會給你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你再多聽 20 首歌曲,周而復始。"
兩天里聽了 2000 多首歌、看了 300 多個廣告,除了最初的 3 毛錢,小馬什么也沒有得到。她在網上搜索發現,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 有個網友說,軟件會一直讓用戶答夠 5000 首歌。并且當現金數字接近提現金額后,歌曲的清晰度會降低,讓用戶聽不清。"
接到投訴后,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了點點猜歌的客服,對方回應,提現規則其實在游戲內都有說明,用戶應仔細閱讀。在用戶協議中,現代快報記者找到了兌換規則:曲庫總共有 5200 首歌,需要答對 5000 首,且賬戶余額大于等于提現金額。此外,在與客服的對話中記者發現,還有一個隱藏的條件是,需要滿足天數登錄任務,以 300 元提現為例,需要連續 10 天完成頁面登錄任務,并且賬戶余額大于等于 300 且總共答對 5000 首歌。
按照客服的解釋,小馬只滿足了余額大于等于提現金額這一條件。對此小馬認為,平臺并沒有在顯眼的位置寫明這些條件," 早知道規則這么多、門檻這么高,我才不會浪費時間。"
集滿 200 元也提不了現,但每聽一首歌就要看 3 個廣告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類似套路的聽歌 App 不在少數。近日,市民蔣小姐在瀏覽網頁時,發現了一款名為 " 猜猜什么歌 " 的 App。該 App 宣稱,聽歌曲片段猜歌名,猜中了就能掙錢。下載 App 就送 88 元,集滿 200 元即可提現。蔣小姐有點心動,本著試試看的心態,她下載了這個 App。
正如廣告所說,一打開 App,界面就顯示賬戶里已經有 88.3 元的現金。沒一會兒,微信跳出信息提示,稱蔣小姐已經收到了來自 " 猜猜什么歌 " 打給她的 0.3 元,這更讓她確信,這款 App 能賺錢。但真正開始猜歌后,蔣小姐發現,這和她想象的并不一樣。
蔣小姐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曲庫里的都是老歌,系統也會給出提示,基本不會答錯。每猜對一首歌,可以獲得 0.5-1.5 元不等的獎勵。短短 1 個小時內,蔣小姐賬戶上的數字就從 88 元漲到了 116 元。但是煩人的是,App 的廣告可以說是見縫插針、無孔不入。每聽完一首歌,就會自動跳出 2-4 個廣告。不小心點開之后,要么就開始自動下載其他 App,要么直接跳轉到其他 App 的界面。" 每聽一首歌,就要看好多廣告,而且還關不掉。"
2 個小時之后,蔣小姐終于集滿了 200 元準備提現。但令她氣憤的是,系統竟然提示她 " 金額足夠才可以提現,繼續努力哦!" 她不甘心,隨即又猜了十幾首歌,將賬戶金額攢到了 220 元,結果還是不能提現。" 說好了集滿 200 就能提現到賬戶,完全就是欺騙消費者!"
截至 3 月 9 日中午,現代快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 " 猜猜什么歌 " 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共有 1343 條投訴。絕大多數都在投訴 " 積攢金額滿足提現標準,但無法提現 "。值得注意的是," 猜猜什么歌 " 的運營方從始至終沒有回應過投訴者。
江蘇消保委:" 集滿 XX 元可提現 " 可能涉及虛假宣傳
其實,這類猜歌得現金的 App,與前兩年流行的刷短視頻得現金、走路得現金、看新聞得現金,歸根結底套路還是同一種:以賺錢為誘惑吸引用戶長時間投入其中,最后卻無法給予承諾的現金。
江蘇省消保委的工作人員表示,從本質上來說," 集滿 XX 元可提現 " 是商家擴充平臺流量、招攬客戶的新型手段,消費者參與這類活動是希望能夠獲得商家給予的現金獎勵。消費者按照規定履行后,商家無法兌現承諾顯然是與消費者的預期利益不符。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如果商家事先沒有明確、全面地告知消費者提現方式、獎勵形式、提現限制等問題,而不履行承諾,既損害了消費者的信賴利益,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其中 " 無法兌現現金 " 還可能涉及到虛假宣傳問題。
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如遇此類情況,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消費者可以向 App 所在地的消費維權部門進行投訴。投訴前應當注意留存證據,包括提現活動的宣傳廣告、與商家的溝通記錄、以及自己參與活動的情況等。
律師:" 提現 XX 元 " 多數都是廣告噱頭,不能輕信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焦牧笛律師告訴記者," 這類 App 和小程序的賺錢消息大多會以鏈接的形式分享出來,身邊有朋友分享過。"
焦牧笛發現:" 很多鏈接會利用手機或者電腦界面,把規則或條款‘隱藏’起來,或者字體很小,往下翻很多頁才能看到,所以平常人們很少去點開。" 而等到提現這一步時困難重重。當用戶投訴時,這些沒有被打開的條款就會被商家或網絡平臺拿出來做解釋。
她表示,有些 App 是一些資產管理公司開發的,用于推廣自己的理財產品,這樣用戶和平臺方之間是以合同關系為基礎。消費者遇到這類的情況,就會適用于《民法典》中關于格式條款進行解釋。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二)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該條款無效。
" 諸如‘提現 XX 元’這樣的字眼多數都是廣告噱頭,消費者不能輕信。因為多數頁面下方都有小字補充解釋一些內容。" 焦牧笛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但從法律的角度上說,是否屬于虛假廣告,需要視情況判斷。
專家建議:加強對 App 應用市場的監管,設立 " 黑名單 " 制度
南京郵電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所長、管理學院教授姚國章認為,通過現金獎勵等各種辦法來吸引用戶來下載安裝來使用 App,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 因為流量越來越貴,資源越來越枯竭,幾乎所有新 App 都會用各種獎勵辦法來擴大用戶面,我覺得無可厚非。" 在他看來,等到提現環節沒有兌現承諾,這就帶有 " 變相欺詐 " 的性質。
從消費者維權的角度來說,因為數額小,并且沒有帶來實質傷害,單個用戶想要報警立案很難?,F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條文能夠明確制裁這類行為。
姚國章表示,除了用戶自己提高警惕心之外,App 應用市場也應該加強監管和審核。比如,對有違規行為、有集體投訴案例的 App 進行下架處理。此外,政府主管部門也應該拓展投訴渠道,他還建議增加 " 黑名單 " 制度,將違規 App 納入黑名單,將違規 App 的責任人納入失信人員名單,公開曝光 App 違規行為,同時完善措施條款進行有力監管,還給消費者公平的互聯網環境。
【征集】
你有什么消費困惑?全都告訴我
在日常的購物消費中,你遇到了什么困擾?是否需要維權?網絡購物、信息消費、共享經濟、數字文創、電商直播、健康保健、影音娛樂 …… 無論你關注哪一方面,只要你在這些場景的消費中有需要幫助的,或者發現了商家存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都可以向我們提供線索。
互動途徑:
1、撥打快報熱線 96060
2、在現代快報 + · ZAKER 南京 "3 · 15" 專題報道下評論留言
3、在現代快報官方微信、微博后臺留言或私信
實習生 陸勤英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江楠 王益 蔡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