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妖精國度”,輕松關注!
西園寺,別名戒幢律寺,位于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留園路西園弄18號,東靠留園,西鄰寒山古寺,北倚虎丘風景區,南臨閶門運河。
?創建于元代至元年間(1264年)的西園戒幢律寺,坐落于蘇州城西閶門外,寺廟雖然名氣不如寒山寺,卻是蘇州人口碑相傳許愿最靈的寺廟,每逢初一、十五等節假日,香客不斷,素有“吳門首剎”之譽。 ?明嘉靖年間,西園寺曾一度被留園的建造者太仆寺卿徐泰時改為私家園林。寺廟西花園的放生池周邊分布著假山與亭臺樓閣,建筑特點與蘇州園林如出一轍,因此西園寺也被譽為蘇州城內唯一一座寺廟園林。
?
?放生池中供養著一只400多歲的斑黿,為明代徐氏建園時投放其中,現已瀕臨滅絕,據說全世界僅存二只。因巨黿平時難得一見,寺廟在放生池岸邊以一比一的比例塑造了斑黿銅像,形象非常逼真。
?
?
??西園寺內古木幽深,梵宇重重,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主要建筑都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其中興建于光緒末年的大雄寶殿是僧人們做早晚功課和舉行各種法會的場所。
??大雄寶殿內供奉著三世佛,居中的是佛祖釋迦牟尼,最左邊是藥師佛,最右邊是阿彌陀佛,迦葉、阿難兩位弟子分立佛祖兩側。大殿東西兩側還供奉著神態各異的二十諸天金身立像。
? 三寶樓的二層藏經閣內珍藏有《龍藏》四部、元朝善繼法師血書《華嚴經》等八萬余冊古版經書,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富、版本之全,可稱冠絕東南。
?享譽中外的五百羅漢堂是中國現存四大羅漢堂之一,供奉著500尊清代貼金羅漢塑像。殿內正中一座四大名山塑座象征著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等四大菩薩的道場,游客在此就可以頂禮朝拜四大佛教名山。
?
???羅漢堂內一尊用四根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每只手掌中各有一只眼睛,象征觀音菩薩無限慈悲和無量智慧。雕像構思巧妙,精美絕倫,是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被譽為西園寺鎮寺之寶之一。
過了火焰山,今天開始八祭賽國萬圣老龍王的九頭鳥,雖然古書里就這么點材料,網上搜一搜也都有,但是如果深八,還有些好玩的東西。
關于九頭鳥
《西游記》里,是這樣形容九頭蟲的:
毛羽鋪錦,團身結絮。方圓有丈二規模,長短似黿鼉樣致。兩只腳尖利如鉤,九個頭攢環一處。展開翅極善飛揚,縱大鵬無他力氣。
最早的九頭鳥的記載,是漢劉騊駼《玄根賦》的“九頭之鸧”,然后到了晉朝,郭璞《江賦》就寫成“奇鸧九頭”。這種鳥就是“鬼車”。曾經有十個頭,被狗咬掉一個,還剩九個。所以叫九頭鳥。斷頭的地方經常滴血,滴在別人家衣服上,這家就要遭災。所以鬼車經過的時候,家家關門閉戶,拍床打凳,把它嚇走。有人還使勁拽狗耳朵,讓狗叫(狗狗也倒霉了)。
(西游記的九頭蟲)
這里腦洞一下:難道一只鳥的頭被咬掉,它世世代代就要少一個頭嗎?這豈不就是蘇聯李森科的獲得性遺傳學?據說物理學家朗道跟李森科說:你的理論是不是說如果我們把每一代小牛的左耳割掉,那么某一代以后,小牛生下來就沒有左耳了?李森科說,是的,朗道又說,那么為什么我們現在還有處女呢?(此段子源自網絡,未經證實)
見過九頭鳥的人
九頭鳥只生活在傳說中,然而翻一翻古書就會發現,還真有人打到過,當然恐怕只是傳聞。
第一次就是宋朝淳熙年間(1174-1189年),長沙的地方官李壽翁就抓到過一只。周密在《齊東野語》中記載:
九頭鳥身子圓圓的,像個簸箕,十個脖子環簇,有九個頭,唯獨一個脖子上沒有,而鮮血點滴。每個脖子上都長著兩個翅膀,飛起來,十八個翅膀噼里啪啦地一起扇,錯落不齊,還有可能碰折受傷。
另外一位見到九頭鳥的人,是明朝的鄺露,據他說,在廣西的鬼門關(廣西北流縣)見到過,可惜是個母的。原來這種鳥,公的才是九個頭一個身子,母的是一個身子,九條尾巴。孔子還見到過一只母的,他還唱了一首當時的流行歌曲《河上之歌》(不是和尚之歌啊啊啊):
鸧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
孔子是具有遇靈體質的,一輩子不知見過多少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麒麟、靈珠子一樣的浮球,這些我們可以專門八。
九頭鳥到底是什么動物?
九頭鳥是一種傳說中的鳥,但它總會有個原型,到底是什么?歷代說法很多很多。今天只揀一種來說。
首先說,它為什么叫鬼車?因為它的叫聲像車子經過:
鬼車鳥,相傳此鳥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為犬所噬,秦中天陰,有時有聲,聲如力車鳴。
王安石在詩中也這么說,他有一首詩《車載板二首(鬼車,不祥鳥也,一名車載板)》:
鳥有車載板,朝暮嘗一至。世傳鵩似鸮,而此與鸮似。
別的書也這么說:
車載版乃惡梟也。(通雅)
鵩、鸮、鵂鹠、姑獲、訓狐、鬼車、車載板、九頭鳥、蘄州鬼,名雖不同,實則同類。(事類備要)
這里鸮、鵂鹠、鬼車、車載板(也寫成車截版)、九頭鳥,都認為是同義詞。其實王安石既然說它似鸮,其實就是貓頭鷹的一種(當然還有別的說法,這里只取這一種)。
這里可以讀出的信息是(至少在當時人看來是這樣):
1、九頭鳥和梟、鵩、鸮是一類動物。鵩似鸮,“不祥鳥也”。訓狐,也是貓頭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四·鸮》:“梟,訓狐聲也。鵂鹠,也是鴟鸮科的動物,俗稱小貓頭鷹。區別是頭上沒有角狀羽毛。姑獲,一名鴟鸮,也是貓頭鷹。
2、九頭鳥的叫聲和車有關系。
貧道找到了一種斑頭鵂鹠的叫聲(話說貧道二十歲以前,都以為貓頭鷹既然長著貓咪的頭,叫聲一定是喵喵咪咪的),這是一連串幽幽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像鬼片的配音,也有點像輪子高速旋轉的連續聲音(貧道發在了微信里,可以拉到本文最后,關注貧道微信聽聽看)
在這里開一個小腦洞:“九頭鳥”,其實很可能是“鬼頭鳥”的訛變,因為“九”和“鬼”,今天讀起來有差別,在古代其實是一樣的。例如《史記· 殷本紀》商紂王以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這個九侯,也寫作“鬼侯”,這個字用南方方言念起來更像。而貓頭鷹正好長了一張鬼模鬼樣的臉。今天還有一種貓頭鷹叫鬼鸮。
傳說貓頭鷹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收集人的指甲,放在窩里研究。研究清楚了,這人就要倒霉了。所以人們剪了指甲,都要埋掉。這個習慣,和不在屋外晾衣服,怕九頭鳥的血滴在上面,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九頭鳥,毋寧說就是貓頭鷹的一個變種。
(鬼鸮)
《西游記》的九頭鳥
《西游記》里說“長短似黿鼉樣致”,其實和“形如簸箕”是吻合的,至于是不是十八個翅膀,有一版《西游記》電視劇特效做成了兩個翅膀,估計是18個翅膀實在不好表現。但是,“九個頭攢環一處”,說明《西游記》里的九頭蟲,剛出來的時候不是十個頭,而是九個頭了!。
然后又被狗咬掉一個,還剩八個頭:
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那怪急殺翅,掠到邊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個頭來,被那頭細犬攛上去,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
二郎神斗九頭鳥這一段,實際上出自周公射鳥的故事。《玉芝堂談薈》卷三十三引《小說》:“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余猶九首。”庭氏,是官名。屬于《周禮》秋官。專門管射殺都城附近的鴟鸮、狼、狐之類夜間鳴叫的鳥獸的。這個工作,到了《西游記》里就轉交給二郎神擔任了。
九頭鳥和張居正
最后八一下,為什么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個據說是和張居正有關。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萬歷朝主持變法,和許多人結了梁子。所以就有人罵他是九頭鳥。古人是喜歡把人罵成貓頭鷹的。例如唐朝人罵蘇循為“鴟鸮”。把九頭鳥比作酷吏的也有,例如蘇軾“君看彼酷吏,所至如鬼車”。近代人余遠謀有一首《九頭鳥歌》,保存了一個民間傳說(《社會記憶、話語、權力——九頭鳥形象的省略與嬗變》):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誰將此鳥比鄂人? 齊東野語無稽考。我在鄉賢口得之,從頭說與君知道……只有鄂人張居正,憂君憂國心如搗,隆慶年間初入閣,有心盡把污塵掃。……為此與人結怨多,被人咒詛九頭鳥。
久而久之,張居正的梗人們都忘了,只記得“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了!
【歡迎關注貧道微信 仙兒(xianer-xianer),查看往期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