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棗莊的農村,年味素來濃郁。離家在外的農村娃,紛紛趕回來,攜兒帶女,赴一場紅紅火火的中國年。
貼對子是大年三十最重要是事之一,有的是自己寫。尤其是家里有上學的熊孩子,一般裁紅紙、買墨汁讓孩子寫。
(過年遇上喜事兒,對子寫得也喜慶)
農村大集上也有現成的,字體好,畫面好看,家里比較忙的,一般就買現成的了。至于貼對子,那可是極為重視的。
貼之前要放一掛鞭炮,大門、房門、以及院中小配房的門都要貼。甚至不住人的老屋,也是要貼上的。
貼對子的風俗,源于什么時期呢?很多農村的老人也是說不清。倒是為了哄孩子,還是尋得一些些說法的。
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除夕夜里說要來的。為了把年獸瞎跑,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年獸怕響,一聽鞭炮聲便嚇跑了。萬一遇上不怕鞭炮的年獸怎么辦呢?
那就是這對子了,這些紅色的對子,就是驅怪獸的桃符,怪獸怕紅色,所以對子都是大紅色的。
所有的門都貼上,年獸也就不敢進來了。門楣上的,棗莊農村叫它紙掛子。風中翻飛著的,有的是家和萬事興,有的是恭喜發大財,都是老動人民最樸實的愿望。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這一切最真實的寫照。忙碌著,忙碌著,這年味兒啊,愈來愈醇厚。
作者:心珠漫漫 發布于191農資人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中國文藝報道》將在13:31、15:45、18:05三個時段分別推出每期 20 分鐘的二十四節氣“大寒”特別節目,伴您過大寒、迎卯年。節目以古典的四合院為“家”,以“兔”為媒,邀請節氣新老嘉賓一起說節氣、談民俗、聊文化,與大家共迎新春、同賀佳節。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在第一時段的節目里,節氣老友和新友們相約到“節氣小屋”做客,他們興致勃勃地暢談著大寒里的健康密碼、文化藝術、民俗活動……
“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今天是臘月二十九,大家在節目中就蒸上了“花樣”饅頭——花餑餑!
還有老熟人化身快遞小哥做客“節氣小屋”,將祝福送貨上門!聽說是有講究的兔年賀卡與二十四節氣郵票!這份祝福禮物背后都有哪些玄機?1月20日13:31,鎖定CCTV-3《中國文藝報道》為您揭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明朝換新律 梅柳待陽春”。大寒一過,世界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第二時段的飛行嘉賓——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與應用氣象高級工程師楊丹,將透露過年時全國總體的天氣情況,并為大家介紹大寒的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大寒究竟有多冷?答案藏在古人的詩篇中。古人說“冷”往往不直說,叫說冷不露冷,比如“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您還知道哪些相關詩句呢?
冬日寒冷,用美食來御寒的手段自古都少不了。第二時段的節目中民俗美食學者姜波和楊丹做了一張除夕年夜飯的全國美食地圖。這張“特殊”地圖中的美食既可以幫助我們御寒,還可以為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增添菜譜。那這張地圖會是什么樣子呢?15:45第二時段節目帶您一探究竟。
大寒迎年,文化賞節
大寒節氣常與歲末重合。因此,大家除了順應節氣干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做好準備。這不,第三時段的節目中嘉賓們就已經準備起來啦——貼春聯、寫福字、編織中國結……
您知道為什么春節要掛中國結嗎?中國結藝傳承人、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倪巧鳳將為我們答疑解惑。
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拿著瓶子去酒家買酒,用來招待客人或是供奉祖先。在第三時段節目中,嘉賓們以茶代酒,玩起了古人飲酒助興的游戲——飛花令。游戲以“聲音”為令,要求詩句與大寒、春節、冬季密切相關,那究竟會“花”落誰家呢?此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傳承人張建平還表演出了藏在詩句里的聲音,不得不說,惟妙惟肖的聲音真令嘉賓瞠目結舌,大呼過癮!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中國文藝報道》二十四節氣“大寒”特別節目
13:31、15:45、18:05三個時段
與您聊大寒,迎卯年
來源: 央視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