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手游戲怎么玩以及打手游戲?qū)儆谑鞘裁从螒蝾愋?/h1>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一個策略游戲被玩了三年,還依然是下載榜的熱門,每天都有很多新玩家入坑。游戲保持一定的更新,能非常好地增加玩家黏性。劍與遠(yuǎn)征最近更新的次數(shù)很頻繁,各種各樣的活動送英雄。

3天的虛空嘗鮮,很多玩家抓住機會,將王座塔向上挪了挪。小彤也趁機爬了幾十層,主線的鉆石拿了好幾千。用波斯王子帶塔,也碰到一些有意思的小技巧。不如波斯王子碰到什么英雄會打不出傷害,碰到什么隊形最難過。?

王座塔120層,面對5個紅圈的英雄,首領(lǐng)是女騎士愛絲特瑞達。很雜亂的隊形,沒有屬性加成。用四個耀光配一個虛空,就是為了15%攻擊,20%生命加成。?

使用波斯王子戰(zhàn)斗,最大的感覺就是必殺技,只要攻擊目標(biāo)夠多,第一個必殺技之后,會連續(xù)釋放必殺技。如果有脆皮被擊殺,可以說必殺技沒有CD。面對女騎士愛絲特瑞達,波斯王子第一時間就被“嘲弄”了。先是被擊退,再被6秒的降低攻擊力。

必殺技的第一時間被推遲,當(dāng)能量存夠釋放時,碰到愛絲特瑞達的“英勇沖鋒”。帶有一定推力的位移,波斯王子被推到后排。這個位置釋放必殺技,只能打到2個目標(biāo),還不能擊殺對方后排脆皮,就造成了能量斷鏈。沒有了能量恢復(fù),波斯王子的連續(xù)必殺技,就停止了。對戰(zhàn)一開局,愛絲特瑞達就帶起了節(jié)奏,擊退,再擊退,超強打手變成了站街男。

這120層的王座塔,最后是打通了,只是一向四殺五殺的小王子,這一局沒有太突出的表現(xiàn)。等到女騎士被擊殺后,跑去下路攻擊。對方的刺客脆皮,已經(jīng)被小公主和女騎士打完了。?

看到最后的輸出數(shù)據(jù),波斯王子輸出不過100K,完全是被對方的愛絲特瑞達給帶了節(jié)奏。必殺技能量恢復(fù)慢,位置被推移,不能進行連續(xù)必殺技輸出。如果這就是波斯王子的缺陷來說,競技場里打架,他并不是最好用的英雄。同等級的英雄對戰(zhàn),比的是誰更持久,更能控制。

?

COSPLAY曾很盛行,只是這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持續(xù),令這樣的聚集活動被控制了。

當(dāng)知道COSPLAY本意就是“角色扮演”后,想起小時候就經(jīng)常玩這樣的游戲,只是沒有什么服裝啊、裝飾啊,之類的噱頭。

小時候,這類游戲還不少,似乎也只限于小學(xué)生階段的孩子在玩。更小的理解不了,力氣也不夠;大一些的卻不屑游戲的幼稚。

最經(jīng)常玩的角色扮演,叫“打皇帝”。

在一塊空地上,長方向約10-15米就可以了。在兩端各劃一條線。一端豎上幾塊磚頭或石板,上面寫上一個角色名稱,包括:皇帝,法官,笑婆子,這三個角色各有一個。還有一個角色是“打手”,視參加游戲的小孩多少來設(shè)定,從1個到3、5個不等。有時,也不寫名稱,大伙約定好每個牌位的角色就行了。

角色牌位總數(shù)要比參加游戲的人數(shù)少,至少要少1個或者更多。

這些角色牌位分三排擺放。最遠(yuǎn)的是“皇帝”,中間是“法官”和“笑婆子”,第一排是若干“打手”。

小孩們集中在另一端的線后面。每人找好一塊石塊,在確保能擲過中間地帶的前提下,盡量大一些,這樣可以更容易擊中牌位。

先確定投擲順序。一般是所有人站成一排或一圈,由組織者(通常是有“眾望”的那個)念著一首簡短的童謠,從他自己開始依次點人頭。念到最后一個字時,點到的人,就是選中次序的人。選中者退出排序。這個過程反復(fù)進行,直到排位完成。

大家依次用石塊從線后向另一端的牌位投擲,每輪每人一次機會。如果擊倒某個牌位,他就獲得了相應(yīng)的角色。如果撞倒多個牌位,他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角色,并將其他牌位重新豎起。角色被選后,相應(yīng)的牌位保持倒下。其他人只能繼續(xù)擊打立著的牌位。所有牌位被擊倒后,角色分配完成。這時,沒有搶到角色的人,就都成了“犯人”角色。

搶到角色的人,各就各位,坐到對應(yīng)的牌位上。皇帝威嚴(yán)就座,不發(fā)一言;法官發(fā)令“將犯人押上來”;一個或一眾打手從犯人中揪出一個來,反剪犯人的手,按低犯人的頭,押上前來;笑婆子開始盡其所能地搞笑,講笑話或者做怪相,要將皇帝逗笑。

法官會詢問犯人所犯何事,可以是犯人自答,也可是打手陳述。自然都是些想像中的小壞事,編得越好笑越好,比如,偷吃人家鍋的飯、將鄰居家的雞趕得喘不上氣了,這也有將皇帝逗樂的目的。

陳述之后,法官就進行判罰,諸如,唱歌,跳舞,跑圈之類的。這時皇帝可發(fā)言,進行赦免或者增加懲罰。

在整個過程中,皇帝不可發(fā)笑。一旦笑出來,就會被從皇位上揪下來,與笑婆子互換角色。

所有犯人被審判完畢后,一輪游戲就結(jié)束了。重新豎起牌位,開始新一輪游戲。

成年后,還曾想過這個游戲的究竟。如何發(fā)明就不可考了,但明顯是脫胎于古裝戲。只是又加入一些現(xiàn)代元素,比如,法官角色。比較令人發(fā)噱的是笑婆子這個角色。有的小伙伴說,這是皇帝的婆娘。細(xì)究起來,這是一個插科打諢的角色,可能是來自戲劇中丑角,也像皇帝的弄臣。

還有一種COSPLAY,就是對電影的模仿了,主要是英雄和敵人的斗爭。一般是在有男孩女孩一起參加時,才這樣玩。

自然是由女孩們扮演英雄,男孩們則是一群敵軍。先是敵軍抓捕到英雄們,威逼利誘、嚴(yán)刑拷打,英雄們自然是怒斥敵寇、寧死不屈。接著,就被押去刑場,執(zhí)行槍決。臨刑時,英雄們高呼“打倒反動派”,“打倒日本鬼子”之類的口號,慷慨就義。

場景轉(zhuǎn)換之后,英雄們化身為游擊隊,將敵軍打敗,全部俘虜,取得最終勝利。后來想想,為何女孩們都扮演游擊隊,而不是正規(guī)軍,應(yīng)該是因為,電影中正規(guī)軍的戰(zhàn)士基本都是男的,游擊隊倒是有女隊長。

這算是自發(fā)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了。

小孩子總能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尋找到單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