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月26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一批商文體旅戰略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滴水湖北島、環湖80米景觀帶、城市公園、星空之鏡、港城廣場、港城新天地等新片區重要商業旅游地標。
當天,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直屬商旅公司、房產公司、展博置業分別與中旅風景、中旅商管、文廣演藝、融創文旅、浦江薈餐飲、百勝中國、迪卡儂、極樂湯、耀華教育等26家知名品牌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項目涵蓋臨港新片區商業、文化、旅游、體育等多元產業。
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杰表示,港城集團與26家知名行業企業在商業、文化、體育、旅游等領域集中簽約是打造臨港新片區商文體旅融合的一站式消費新地標的重要布局。
這些簽約項目中,中旅風景(北京)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將與港城集團圍繞滴水湖北島及環湖80米景觀帶B、C、D區域配套商業項目開展策劃及運營合作。北島規劃配套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擬構建集合深度休閑商業+國際一流品質的情景休閑消費目的地。滴水湖環湖景觀帶B、C、D區域配套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擬構建休閑運動愛好者的集結地(B區、C區)和親子休閑目的地(D區)。
中旅商業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將與港城集團圍繞星空之境配套商業開展策劃及運營合作。項目總建筑面積約9.1萬平方米,擬將商業融合度假、科普、田園、游樂,構建兼顧兒童游樂和成人休閑的主題性公園。
海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港城集團將聯合開發臨港新片區NHC10101單元WNW-C3A-02地塊。該地塊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項目將以國際標準建設以東方海洋主題為特色的主題文娛商業綜合街區,引入沉浸式體驗商業、主題性互動娛樂、溫泉特色主題度假等內容,構建成具有國際級影響力的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休閑商業中心。
港城房產與上海融創將合作開發新片區PDC1-0102單元23-01、18-08地塊。該地塊項目的商業部分將建設游憩型特色街區、動漫主題酒店和動漫街區,構建成臨港新興網紅打卡地。
上海耀華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將在港城廣場四期建立幼兒園項目,建筑總面積預計為6000平方米,實現“耀華國際教育”品牌完整系列在臨港落地。
港城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邵宇平表示,臨港新片區核心區域就是南匯新城,南匯新城被定位為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這意味著臨港新片區及南匯新城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按照規劃,到2035年,臨港新片區將集聚250萬人口,其中南匯新城將集聚100萬人口,商文體旅等產業將在這里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他表示,港城集團要搶抓臨港新片區商文體旅等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充分發揮新片區江河湖海交匯、公園綠化密布的地理優勢和自然優勢,全面提升商文體旅功能,打造商文體旅一站式消費新地標。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
4月15日,大地影院集團旗下多家影院集中發出閉店公告,自4月15日起正式停運。4月18日,北京蘇寧影城慈云寺店也公告,自當天起正式停業。這使得今年停業的影院數字不斷增加。
大地影院集中關閉多家門店
4月15日,大地影院同時關閉了在廣西南寧的4家電影院,包括東凱店、淡村店、江南夢之島店,以及集團旗下品牌橙天嘉禾影院盛天地店。
公告中,大地影院集團并未公告具體原因,僅表示會員卡可在市內橙天嘉禾影城南寧南城店繼續使用。
同在4月15日,大地影院東莞南城中央廣場店、唐山新華貿店也發布公告閉店。其中,南城中央廣場店表示,原因與疫情沖擊相關;新華貿店表示,原因是公司經營計劃調整。加上其他門店,當天各地有超過大地影院宣告關閉。
大地影院集中關閉多家門店引起業內高度關注。大地影院客服人員告訴記者,門店關閉主要是經營政策調整。
而資深影院行業人士則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稱,大地影院收購橙天嘉禾后不久,資金鏈就承壓,又遇上了疫情,壓力更大,未來大地影院可能繼續收縮門店,到年底可能會縮減到300家以內。
大地影院集團旗下有大地影院、橙天嘉禾影城、自由人影城、中瑞國際影城、悅影繪影城等品牌。2021年其影院票房為22.7億元,觀影人次5519萬,居全國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第二名。
近兩年,大地影院的業務規模不斷收縮。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地影院在全國170個城市運營409家影院,2617塊銀幕。而在2020年,其在全國191個城市運營469家影院,銀幕2936塊;2019年,影院、銀幕數據分別為514塊、3181塊。
在官方APP中,大地影院最新的影院數量已縮減至350家左右。
在疫情沖擊下,持續收縮的不只有大地影院。3月份,星美國際影城南寧新世界店發出停業通知稱,因租約無法持續,于3月11日撤場。
4月18日,北京蘇寧影城慈云寺店發出公告稱,因物業合作終止原因,門店將于4月18日起正式停業。該影城2019年7月開業,是蘇寧影城北京首店。燈塔數據顯示,2021年影院票房約1280萬元,在北京影院中排名42,其運營數據并不差。
2022年,國內電影票房持續低位徘徊。截至4月20日,國內電影票房約143.7億元,約為2021年同期的70%。其中,4月以來累計票房僅3.92億元。
燈塔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國內影院營業率為46.8%,營業影院為5630家。
多地再度推出影院紓困政策
在疫情沖擊下,影院的生存狀況再度引發關注。“房子賣了一個月了,還沒賣出去。”在記者詢問近期經營狀況時,某影院從業者直言正在通過賣房補充資金缺口。
2020年,不少地區針對受疫情影響的影院出臺了幫扶政策,如上海市2020年對全市345家影院予以資金支持,共計從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了近1800萬元,平均每家影院獲得5萬元停業補貼。
在近日發布的《全力支持本市文化企業抗擊疫情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上海市再度提到,將依托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因疫情影響停業的電影院,給予適當的補貼和支持。
江蘇省近日發布了《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新變化新沖擊進一步助企紓困政策措施》明確,省級電影專項資金安排10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電影企業提供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和風險補償。
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圍繞電影全產業鏈開發特色化金融產品,省級層面推出“蘇影保2.0”電影金融產品,對符合條件的電影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支持各地區對因疫情管控暫停營業的電影院,在具備條件時恢復營業的,給予一次性復工復業補貼。
而在浙江,包括金華、溫州、余杭區在內的地區,已經給影院開出了真金白銀補貼。
如浙江金華近日發布的《關于支持市場主體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意見》提出,對當地影院按座位數給予6個月的補助,每座每月25元。浙江溫州3月也發布了相關措施,同樣對影院按座位數予以6個月( 一、二季度)每座每月25元的補助。
按照一個影廳80座,一家影院平均6個廳計算,6個月下來,單個影院能獲得超過7萬元的補貼。對于影院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