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文 | 靠譜二次元,作者 | 哈士柴
《摩爾莊園》手游火了。
2010年,淘米網旗下“摩爾莊園”、“賽爾號”等兒童虛擬社區在全國擁有1.8億注冊用戶,其中活躍用戶約為3000-5000萬。
《摩爾莊園》頁游
2021年6月1日,由淘米網《摩爾莊園》頁游原班人馬研發、雷霆游戲發行的《摩爾莊園》手游上線后持續爆火。當初在《摩爾莊園》頁游里玩耍的中小學生,如今要么在讀大學,要么已經工作,成為了當下社交平臺的主力,幫助《摩爾莊園》手游成為2021年真正意義上的一款全網出圈手游。
6月1日《摩爾莊園》手游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0萬,8小時新增600萬用戶。據七麥數據顯示,《摩爾莊園》手游在IOS端免費總榜從5月30日(預注冊)到6月5日一直位于第一名,其IOS暢銷總榜在6月1日至6月3日穩定在第三名。
微博上《摩爾莊園》手游相關的熱搜,6月2日有5條,6月3日有4條,6月5日有5條。其中6月3日“摩爾莊園”詞條是熱搜第一。
熱搜內容里,既有游戲攻略向和內容向的如“摩爾莊園煙花”“摩爾莊園菜譜”“摩爾莊園鯊魚”等,也有“種地游戲”“表情包”“迷惑行為”關于游戲里種田和許多元素的梗圖討論,當然對于朋友圈被《摩爾莊園》刷屏,游戲體驗過于肝,以及游戲bug頻出的討論也都上了熱搜。
云合數據熱搜統計截圖
這些討論讓《摩爾莊園》在6月5日保持著微博游戲超話和微博手游超話第一位。
除了微博,小紅書上《摩爾莊園》的筆記超過3w篇,豆瓣《摩爾莊園》小組在6月3日是小組日榜第一名,當天下午已經有2萬用戶進入該小組。
小紅書搜索截圖
豆瓣小組截圖
除了這幾個社交平臺,在微信上,一些情感公眾號上也開始流傳《摩爾莊園》組cp遇到阿姨的段子,以及公屏cpdd加好友的各種故事。在《摩爾莊園》手游充值多個648元的截圖,和邊打《英雄聯盟》邊玩《摩爾莊園》的各種梗視頻也在抖音流傳開來。
微信指數截圖
《摩爾莊園》6月1日和6月2日的微信指數超過了1300萬,上線以來壓過了《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摩爾莊園》的熱度躥升令許多游戲大廠的員工費解,甚至靠譜二次元(ID:kpACGN)很多位于三線城市的朋友也在分享這款游戲。
《摩爾莊園》的頁游是一個集大成者,有著足夠豐富的游戲和交互內容吸引各個群體的玩家。在種田模擬養成手游里,和老頁游/端游改編的手游里,如何做減法一直是一個難題,如今的《摩爾莊園》手游,提出了一些方向,但靠譜二次元(ID:kpACGN)也觀察到,《摩爾莊園》手游對頁游的取舍使得玩家對于《摩爾莊園》手游的評價呈現兩極化并且持續變化中。
手游減法:男玩家不滿,女玩家沉迷
有趣的是,男玩家和女玩家對《摩爾莊園》手游的評價反差較大。
接觸的多個女玩家都覺得在游戲里有回到初中的感覺,并且或多或少的充值了。男玩家的普遍評價是,“新手教程太無聊,卸載了”,“玩一會就犯困,太墨跡”,再就是認為《摩爾莊園》小游戲太少,種田體驗無聊。
在微博、小紅書、豆瓣這些女性用戶占比居多的平臺上,《摩爾莊園》的討論更多圍繞攻略和互加好友。在男玩家居多的NGA上《摩爾莊園》手游專區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
有的“老哥”不理解為什么火,好奇“什么人在玩”
有的老哥覺得釣魚太累了,問“能不能批量釣魚”?
體驗較長時間的老哥們,發出的測評中,多數認為《摩爾莊園》手游是“閹割版”“騙情懷”,好玩的小游戲比如激流勇進、豬豬快跑、陽光搬運工等都沒出現在手游里。對頁游還原度不高的同時,付費點卻很多。
產生這樣兩極化評價的原因,第一點當然是游戲本身仍有很多問題:
游戲優化層面,小摩爾的建模和摩爾世界的貼圖畫質都確實精細度不高,跟國內的一些MMO游戲比起來只能說是及格水平。
UI界面“便攜”和“精簡”兩種模式里突出的功能不同,玩家要經常切換兩種模式進行操作,還有很多交互界面的按鈕太小,很多時候想關掉一段對話要點擊“關閉”按鈕多次。而且《摩爾莊園》的大地圖放到手機里不管是2.5D還是3D視角都會有玩家感到頭暈和別扭。
此外,《摩爾莊園》手游還存在畫面加載時間長,閃退、發熱等常見的新游問題。玩家XY表示:“自己的iOS新手教程還沒過完就閃退了兩次,氣的直接就卸載了”
繁瑣且無用的新手教程幾乎是所有玩家一致的槽點,玩家青竹表示:”新手教程只是介紹功能,劇情沒什么營養,但又沒法跳過。前期大家都是自動導航做任務,只有一條路線,很容易卡住。而且任務中充斥著大量的傳話、送外賣、送東西的跑腿活。“
游戲中的紅點提示也令人厭煩,尤其是初期,摩爾腳印里的家居手冊、摩爾食譜、生物圖鑒、魅力寶典、居民檔案這五種資料加起來有上千個圖鑒,甚至每次收菜、釣魚,玩家的背包右上角都有紅點提醒。
這些頁游MMO的弊端出現在《摩爾莊園》手游里,讓玩家的前期體驗很不適,很多玩家會以為這款游戲是沒有任何自由度的無聊MMO而卸載。
玩家XY對我們表示,“我跑腿30分鐘,完成了新手教程,建模和UI差我都忍了,然后就是游戲里各種沖臉的首充、月卡、年卡等付費設定,這也太騙情懷了”。
接觸的多個男玩家里,第一天卸載的不在少數,重新下載回來也都是因為一些朋友或社交媒體的安利。
很多男玩家不喜歡《摩爾莊園》的第二個原因,實際上也是女玩家認可的原因,即《摩爾莊園》手游的減法。
《摩爾莊園》頁游是一個集大成者,除了種田玩法還有數十個小游戲,比如摩爾莊園警署里的“射擊游戲”,摩爾足球場的“投把訓練”,西部游樂場的“飛行棋”,游戲小屋的“摩摩來找茬”,城堡二樓的“拼圖游戲”和城堡書房的“五子棋”,拉姆運動場的“拔河”和“跳高”等。
與頁游的數十個小游戲相比,《摩爾莊園》手游目前版本僅有連連看,消消樂,泡泡龍和抓娃娃機。滑雪競速、纜車這些場景交互也比頁游少了很多,比如激流勇進在手游里有場景但無法互動。
在場景的還原上,比如城堡二樓、報社、拉姆學院、黑森林等很多場景手游還沒還原,而且很多場景做了簡化。玩家控制的小摩爾與拉姆的互動也幾乎沒有。
游戲博主MTV摩爾莊園臺的統計
原汁原味的小游戲和真實的場景還原其實是男玩家更在意的。如今的《摩爾莊園》手游砍掉了很多頁游小游戲,聚焦在種田為主的模擬經營和家園建設,玩法上相當于一款種田MMORPG。《摩爾莊園》手游里種田/釣魚的模擬體驗,摩爾世界下的RPG,以及餐廳/農場經營這三點都有連接在一起,不是割裂的。
首先,《摩爾莊園》手游種田/釣魚玩法有多個因素驅動,村民的訂單、主線/支線任務需求、經營餐廳的菜譜需求。
經營餐廳需要的菜譜,其實是種田的農作物與釣魚的海產品的交互,解鎖新的菜譜就需要新的農作物和海產品,又會驅動玩家繼續種田/釣魚,解鎖新的圖鑒。經營餐廳時也會有部分菜譜和訂單是來自村民和支線任務需求。
同時,種田/釣魚多余的物品既可以售賣,也可以和試菜失敗的黑暗料理一同贈送給村民增加好感度。
目前餐廳每天僅開放2個小時,而且玩家反饋耗費食材過多。但總的來說,種田/釣魚為核心的田園模擬,給了玩家足夠的自由度。
《摩爾莊園》的社交也是一個亮點,沒有過分引導,功能設計的又足夠用。
個人資料里,玩家可以詳細的寫出自己的地區、性別等信息,便于交友,也可以跳過這些信息。新手教程結束后會推薦6個好友,添加與否的選擇權完全交給玩家。
好友之間可以通過偷菜、澆水、贈送禮物、在留言板留言點贊等行為進行互動。
圖源:微博
在家園中,好友可以坐在沙發上對著池塘和天空發呆,可以拍照打卡,可以在屋子里泡澡,游戲中還有很多雙人動作的設定,未添加好友也可以互動。
這些場景交互和社交功能其實是夠用的,而且好友親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可以互為鄰居,鄰居會有更大的共同空間,也可以互相照顧農作物和牧場動物。
《摩爾莊園》接替《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摩爾莊園》手游借鑒了《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一些設定,這些設定為游戲的模擬經營玩法和社交增加了更多趣味。
首先,村民的好感度,可以通過劇情和送禮增加,好感度達到一定程度,村民會送給玩家禮物,比如小裙子等裝扮道具。這個并非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首創,在很多田園養成游戲里也比較常見。
其次是,村民尼克的餐廳每天都會高價回收一種海產品,這其實類似《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大頭菜設定,區別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里變量是大頭菜的價格,《摩爾莊園》手游里變量是食材。這個隨機變化增加了釣魚玩法的趣味性。
《摩爾莊園》手游里還加入了特產的設定,分為農作物特產和海產品特產兩種。農作物特產是“水蜜桃、葡萄、草莓、蘋果、香蕉”里的一種。海產品特產是“狗魚、金魚、錦鯉、小龍蝦、大閘蟹”里的一種。玩家經營餐廳和訂單任務中需要其他特產,一種方法就是找該特產的小摩爾,添加為好友后摘取對方種植的特產。除此之外就只能付費購買特產種子,或者通過活動和任務獲取。
特產種子并不便宜還限購
特產的設定會驅動玩家進行社交。比如有一個支線任務是玩家需要釣到錦鯉,非錦鯉特產玩家就要找錦鯉特產的玩家成為好友,在公屏里很多玩家都在自薦自己的特產與其他玩家加好友互換。
這些設定雖然不是原創,但確實增加了模擬養成的體驗感。
甚至在靠譜二次元接觸的多位玩家都認為,某種程度上《摩爾莊園》手游是有接替《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潛質的。
玩過《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也玩過《摩爾莊園》手游的咕咕雞認為,“與《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相比,《摩爾莊園》手游玩法更豐富有種田和各種小游戲,還有社交的便利性,而玩《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必須解決游戲設備的限制或者解決網絡限制。”
“而且《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地圖并不大,玩過1年后就會發現,每個節日的活動都玩過了,就沒有新的內容了。在一些對白的設計上《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過于日系,雖然玩起來很治愈,但《摩爾莊園》手游的對白和設定可能更適合大眾群體。”
如果跟國內的MMORPG相比,《摩爾莊園》手游的題材更輕度更新穎,自由度更高。單純看種田模擬類的手游,廣受好評的《星露谷物語》手游目前只有付費買斷模式的海外版本,與同是種田休閑的《小森生活》相比,《摩爾莊園》顯然玩法更豐富,完成度也更高。
當然,從細節上來看,《摩爾莊園》還有很多優化的地方。主線任務和新手教程過于冗長繁雜,大部分玩家當前都是忽略任務,只玩種田和社交。甚至咕咕雞跟很多人推薦的時候都強調,“熬過新手教程就好了。”
主線任務中村民的互動也都沒有太多新意,文案也比較直白,跟《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相比精細化不足,大部分玩家也都是為了獎勵/情懷而互動,并非因為村民人物本身的豐富度。
游戲中還有大量bug需要完善,最嚴重的bug當屬6月4日有多個玩家憤怒地反應自己家的牛被偷了——玩家在游戲中養的牛和雞可以被好友出售,收益歸“偷牛賊”所有。#摩爾莊園偷牛#的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1.1億次。6月5日官方表示修復了該bug,并且扣除了售賣好友動物的收益,也賠償了所有玩家。
即便在6月5日《摩爾莊園》手游官博表示從上線以來修復了32條bug,但實際上,依舊有大量的bug仍未被修復,而且隨著新的玩法和活動的更新,新bug也不斷出現。比如6月5日晚《摩爾莊園》手游與新褲子樂隊的聯動場景就有玩家反饋“進去就卡住了”,“現場一片漆黑,人都沒了“等情況。
而且,當下種田MMO+經營+小游戲玩法下《摩爾莊園》手游內容豐富度還遠遠不夠,《摩爾莊園》手游在B站的評分從6月1日的7.5分降低到6月5日的6.1分。taptap上《摩爾莊園》最近7天的評價是6.2分。
評分的下跌主要因為,大部分玩家在目前的版本很容易感到肝和累,比如牧場功能很多玩家都是玩了2-3天后才解鎖,新鮮感來的太慢。玩家們也都很期待《摩爾莊園》手游里加入更多小游戲,更多頁游的場景,職業和玩法。
總的來說,《摩爾莊園》手游的爆火在田園模擬手游F2P做法,以及經典頁游端游移植上,給出了一些方向,但也留下了很多問題。
實際上,頁游時代《摩爾莊園》經歷過大起大落——2012年淘米網Q1財報顯示活躍用戶4230萬,付費用戶190萬。2015年Q1,淘米網付費用戶僅為80萬。
當下,與《摩爾莊園》同時代的兒童頁游《洛克王國》和《奧比島》都公布了其手游作品,沙盒建造類的
《心動小鎮》,模擬經營類的《波西亞時光》等一系列競品也蓄勢待發,《摩爾莊園》手游究竟是會長時間霸榜,帶動整個田園模擬MMO手游市場,還是像頁游一樣曇花一現成為其他游戲的背景板,其內容更新、優化和后續運營能力將是關鍵。
本周V社旗下《反恐精英》DLC強勢登頂,游戲本體《CS:GO》于2017年9月16日發售以來就一直大受玩家喜愛,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之一,游戲目前在steam平臺僅評論數就達589萬,并且有著88%的好評率,是V社旗下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亞馬遜進軍游戲行業的先鋒《新世界》的兩個版本在本周又取得了暢銷榜第二和第三的成績,游戲演示視頻吸引了大量MMORPG愛好者的矚目,宣發強勁,還未正式上線就已兩次沖進steam暢銷榜。
暢銷榜第六的《死亡循環》是上周較受主機游戲主播歡迎的作品,這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玩家扮演的主角需要在不斷重復的一天中擊殺自己的8個目標,這途中會受到另一名刺客的阻攔,作品目前在steam上售價199元人民幣,評論數超過7100,好評率75%。
本周新品榜中《暗魔領主》強壓《少前》奪得第一名的位置,這是一款taptap獨家游戲,由傲人游戲開發,是一款帶有暗黑風格的roguelike動作游戲,作品在IOS端售價1元,目前已獲得超過2700評價數,評分穩定在7.1分左右。
而在熱門榜,《少女前線:云圖計劃》則穩居第一,作為國內知名二次元手游開發商散爆網絡的新作,這款游戲從很早就受到一眾核心二次元玩家的關注,正式上線前預約數超過200萬,目前taptap平臺下載量超過52萬,評價數超過1.1萬,評分為7.3分。
同時位于兩榜第三名的是深圳酷貓發行的taptap獨家游戲《瘋狂粉碎方塊》,這是一款休閑地牢冒險游戲,官方表示游戲內不存在任何商業化元素,并且免費開放下載,游戲目前已在安卓端開啟試玩,反響較好,目前在taptap端評分為9.0分。
兩榜第四名均由一款名為《蒼空物語》的二次元卡牌手游占據,這是由翼之驍科技開發的一款角色扮演游戲,目前已在安卓端開發下載,不過反響一般,多數玩家對不少游戲內容都感到不滿,作品目前在taptap僅有1100評價數和6.7分的成績。
一周大事件(產業篇)
1.騰訊入股《小森生活》開發商睿邏網絡,占股55%
9月23日,企查查顯示:《小森生活》開發商上海睿邏網絡出現工商信息變更,新增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5%。睿邏網絡原大股東為盛趣游戲,于2018年投資入股,本次變更后剩余持股約為13.5%。
睿邏網絡成立于2016年,目前旗下主要在運營游戲為《小森生活》,該游戲由騰訊發行,是一款模擬經營游戲,玩家需要在鄉村進行耕種、收割、砍柴、做飯、吃飯等活動,并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家園,體驗田園生活與冒險探索。游戲有著較高的人氣,目前在taptap上下載量突破42萬,但由于運營層面的問題,口碑處在下降的狀態,目前評分穩定在5.5分左右。
2.天美3D開放世界游戲項目曝光
近日,騰訊天美工作室群新項目《ZPLAN》對外招聘多個崗位,涉及技術、設計、產品三大類,工作地點覆蓋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
目前該游戲并沒有曝出太多信息,但就公布的招聘崗位看來,這將是一款用虛幻4引擎開發的3D開放世界游戲,并且大概率為手機平臺,并主打社交,可能會有云游戲功能。
因此,外界猜測:這將是騰訊metaverse布局中的一環,因為就招聘的崗位內容看來,這款游戲的內容包括生存、開放世界、建造、休閑、共斗、派對、動作、射擊、生存、沙盒等玩法,涉及的游玩面非常廣。
但或許,玩法多并不意味著游戲好玩,從數十年前的2D馬里奧以來,成功游戲的設計美學無一不告訴外界,一款好的游戲需要有一個核心的游玩體驗、機制,而實際上,融合了多種玩法的游戲在前些年也并不少見,如較為遙遠的《ARK》、比較近的《創世理想鄉》《英靈神殿》等,這類游戲,在“元宇宙”概念興起之前,我們一般稱之為“縫合怪”。
3.網易入股日本游戲開發商Grounding
9月21日,日本游戲開發商Grounding宣布接受網易入股。股權變更后,公司仍會繼續自主經營,并保留先有的管理層。
這一方面,是網易在日本進一步布局的手段,此前不久就先后傳出了其在日本的櫻花工作室招募人才、挖角名越稔洋的消息。另一方面,由于網易在日本主力產品多為競技游戲,而Grounding旗下多為休閑游戲,所以此舉也被視為是網易對自身產品賽道的補足。
Grounding的主要開發作品為手機游戲《Hyde Run》《JOJO的萌萌消除》《骰子街競賽》,主機游戲《太空頻道5 VR》《世界末日俱樂部》等作品,總的來說,研發能力并不能算非常強,但在休閑賽道上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其中最知名的大概是《世界末日俱樂部》。
這是一款少年冒險ADV,它最出名的地方在于請到了業內三位一流的寫手來進行編劇,如《彈丸論破》系列之父小高和剛,文字AVG“頂點”之一《Ever17》的主筆打越鋼太郎和懸疑游戲經典神作《remember11》的編劇之一的中澤工,而畫師則是《寶可夢劍盾》的主畫師“竹”,可謂是陣容豪華,但游戲最終的品質卻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三位編劇寫出了自己的特色但并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高度。
4.新華社點名劇本殺
9月21號,新華社發視頻點名批評劇本殺,直指宣揚暴力、靈異的某些變味劇本殺店鋪,批判一些店鋪以宣揚暴力、怪力亂神等內容為噱頭吸引年輕人,引發社會擔憂。
批評以外,新華社對部分歷史向的劇本殺表示了肯定,認為這類劇本帶有一定積極的社會影響,有著寓教于樂的效果,有利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不過,其對靈異、兇殺等作品的批判,仍引起了部分愛好者的討論。
一部分人認為劇本殺作為推理文學的新形式,“兇殺案”是其存在的基礎,而它的一切暴力、靈異元素的存在,往往旨在批判這些元素而非宣揚這些元素,新華社的批評,毫無疑問是限制了劇本殺玩法的表達方式,不利于創作者的自由發揮;而另一部分人認為,不管理由如何,這些元素其存在本身就會對未成年人產生不利影響,創作者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未必會導致好的結果,兩種觀點爭執不下。
而不論此舉有沒有道理,這個帶有批評性質的視頻出來之后,資本或許將會更加謹慎對這個產業進行投入,在客觀上已經讓劇本殺這個新興產業遭到了打擊。
一周大事件(產品篇)
1.《原神》官服上架應用寶,3:7分成
9月21日,據報道,《原神》從2.1版本開始將與騰訊應用寶合作,并且可以進行云游戲試玩,業內人士透露將這是騰訊方妥協,同意采取3:7分成的結果。
這對于國產手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時刻,這代表著渠道大頭第一次向游戲廠商低頭。長年以來,極高的渠道提成使國內的游戲開發商苦不堪言,在國外如IOS端、steam端3:7分成早就占主流的時代,國內的渠道如騰訊、華為依然堅持著55分成的霸王條款,再加上發行商拿走的提成,實際讓游戲開發者獲取的收益是很少的。
騰訊在《原神》上的這次讓步,或許確實證明了“渠道為王”的時代已經遠去了,然而,部分小廠商表示:這次讓步是建立在《原神》難以復制的高流水的基礎上的,對于中小型開發方而言其實并沒有太大影響。不過,至少這說明了時代仍然是在進步的。
2.《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正式上線
9月24號,由小島秀夫主導開發的《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正式上線,售價10美元。
《死亡擱淺》發售于2019年,是小島從科樂美獨立出來之后主導開發的第一款作品,游戲在世界媒體評價中呈兩極分化趨勢,如IGN就打出著名的6.8分,在部分評測者眼中,這是一款非常無聊的游戲,內容重復、繁瑣,讓人昏昏欲睡,但在另一部分媒體看來,這是一款劃時代的大作,小島秀夫賦予了游戲藝術一種新的可能,那就是游戲的樂趣不再建立在“勝利”或“打敗”上,而是建立在“聯系”與“互助”的基礎上,但顯然他的理念并沒有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不過,由于小島秀夫的響亮的名號和游戲出色的畫面、音樂、劇情表現,依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截至今年3月銷量已超過500萬。
導演剪輯版在不少人看來是對作品游戲性的補足,小島秀夫設計出了多種縮短任務流程時間的道具與玩法,在部分媒體看來,這恰恰削減了游戲的樂趣,新增內容并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作品的口碑,但整體的內容量并不愧對10美元的價格。
3.任天堂宣布《獵天使魔女3》將于2022年問世
在9月25號凌晨的任天堂直面會中,官方宣布《獵天使魔女3》將在2022年發售。
這一簡單的消息點燃了全世界粉絲的熱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獵天使魔女》這個IP在動作游戲中的地位是與《戰神》《鬼泣》平起平坐的存在,第一部作品于2009年發售,MC均分89、第二作2014年發售,MC均分90分,可以說品質極高且穩定,而時隔近8年,玩家們終于可以再次見到這個著名IP的續作。
《獵天使魔女》在設計上對動作游戲而言非常突出的貢獻,如米哈游《崩壞3》中的核心機制之一的“魔女時間”就是出自這款游戲,這個機制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動作游戲的玩法,國外作品如《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新戰神》《刺客信條》等名作均對這一機制有所借鑒。
2022年可以說是17、18年之后主機游戲罕見的“大年”,年初就將迎來由宮崎英高開發、喬治·R·R·馬丁設計劇情的《elden ring》發售,而后來SE的《最終幻想16》、索尼看家大作《戰神:諸神黃昏》、任天堂《塞爾達》正統續作、《地平線》續作等作品均選擇在明年發售,同時,國內大廠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入主機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