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車e族被什么代替了,以及車e族app不見了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30萬的卡車兩三年就要換 頻繁換車背后可能是用車理念出了大問題
當下有很多卡友對如何節約用車成本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就好比這樣一個問題:在冬天,你是選擇舒舒服服的買2000元的羽絨服保暖?還是賭一把發燒感冒用100元去治病挺過去?也許部分人寧可選后者,少花點錢,也不愿意用昂貴的羽絨服來保持健康。這個道理放在貨運行業也說得通,很多人寧可選擇讓自己過得苦的方式去賺錢,也不愿意在前期投入成本,保證未來的發展。
近年來,國內的貨運行業發展態勢迅猛,新車型、新配件層出不窮,無論是上路多年的老司機還是剛入行的新手都會關注新產品,看看有沒有什么新車適合自己,手里的車還沒捂熱乎就想換新車,問起理由大多都是“車開了沒多久,故障率有點高”、“配置不合適,買了后悔,想換新車”。
但實際上這些問題真的都出自車輛本身嗎?究其原因會不會是卡友們在購置成本、養護用車方面也出了問題呢?卡車e族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降低用車成本和省錢的問題。
兩年就要換輛車,購置成本高到離譜
有很多卡友經常會找到卡車e族咨詢關于新車的問題,甚至有一些還是熟面孔,隔了不到兩三年就要換新車,這些人都在說自己的車輛故障率高,動不動就出點問題,甚至有些卡友還抱怨說之后不會再買某某品牌的車輛,質量太差。綜合考慮,卡車e族認為這些卡友頻繁換車是因為以下兩點導致的:
第一點:這些卡友當初入行時沒有考慮太多未來的事情,銷售人員三言兩語就讓卡友拿出腰包付了錢,買到的車輛品質和配件都不算上乘,甚至有一些車型的品質連中等都算不上,自然而然的在運輸途中很容易出現問題,今天要在高速上打救援電話,明天可能就要返廠維修,于是頻繁換車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第二點: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卡友在從事砂石料、煤炭、鋼材等資源的運輸工作,平常運輸任務繁重,休息時間甚少,更不用說車子的保養問題了,俗話說就是用車太“狠”了。日常不注重車輛的保養,小磕小碰不理會,有點大問題也是隨便修修,導致車輛出勤率隨時間推移逐步降低,故障率倒是越來越高,因此需要頻繁換車。
以我國河北省、遼寧綏中、黑龍江綏化等貨物集散地為例,很多做資源運輸工作的卡友選車不上心、不注重用車方法和后續的養護,很可能兩到三年內車輛就要進行更換,即便是你這段時間賺到了錢,基本上又要把賺到的錢重新投入到購置成本中,算來算去,相當于免費當了兩三年的苦力,到頭來腰包依然空空如也。
油耗太大,里程太長,省錢太難了
如今隨著商用車行業的發展,國內的商用車企一直致力于技術升級,幫助司機減少車輛油耗,目前已降到平均30-35L左右,但是進口品牌的油耗要比國產品牌少很多,百公里平均油耗少5L左右。對于那些經常進行長時間、遠距離運輸或在復雜路況區域行駛的司機來說,油費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油耗太大,里程過長會讓司機把大部分的費用用來支付過路費+燃油費,用車周期內根本攢不下來錢,僅有的積蓄也用來為下一輛車子做準備了。
如何才能在用車中省錢?TOE這個詞你要記牢了
TOE是整體運營經濟性(Total Operating Economy)領域的簡稱,它看重全生命周期成本,還注重用戶的凈收益,讓用戶的收益最大化,是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概念的進一步深化。
通過TOE既可以幫助用戶計算用車成本,同時也可以增加運營的凈收益,以下幾點方法供大家參考。
節約購置成本,避免頻繁換車:提到節約購置成本,卡友們一方面可以依靠國家政策補助或多方比價,優選適合自己的車型,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出勤率這個角度出發。出勤率高、故障率低,不需要頻繁更換新車,這樣的進口高品質牽引車就可以幫助卡車司機節約固定的購置成本。
斯堪尼亞作為世界知名的商用車品牌,在全世界的卡友心中都有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雖然初期購置成本較高,但出色的工藝、精湛的技術保證了斯堪尼亞商用車的極高出勤率與極低的故障率。如果長期在商用車行業從事運輸工作,以一個較高的初期固定成本,來取代頻繁換車而產生的購置成本,后期很容易回本并開始凈收益。
出于技術限制,國產品牌中100萬公里無大修已經是一件難得的事情了,斯堪尼亞則把200萬公里無大修當做一件平常的事情。個中成本差異,想必各位老司機深有體會。
以冷鏈運輸為例,該細分行業對時效性要求高,產品附加值也不低,如果因為車輛的問題及司機本身對車輛不進行維護保養,產品不及時送到或產生貨損,損失的會更多。
既要省油又要舒適:卡車e族實測斯堪尼亞R450百公里油耗平均在26L,比國內品牌百公里油耗要少5L左右。按照我國華北平原每年運輸煤炭、砂石料等資源的20萬里程計算,單是油費就可以節省5萬元左右。
斯堪尼亞商用車的舒適性相對其他品牌也高出一截,極具質感的內飾設計,主動安全系統先進且完善;駕駛室降噪效果良好,為用戶提供靜謐的駕乘空間,利用整車高可靠性幫助司機提升工作效率,增加行業競爭力。
轉換理念,以養代修: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卡友們在運輸工作時一定不要忽視維修和保養,不少卡友一直覺得車壞了就要換,用賺來的錢換車好像沒什么不妥,但實際上這樣反而在購置成本上產生浪費,最后顆粒無收。
因此要轉換理念,以養代修,重視每一次養護和檢查維修的機會,查缺補漏,哪里差就補哪里,這樣也可以省出不少錢。
斯堪尼亞商用車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從動力系統保護到全面整車保修服務或者上裝和輔助裝備均涵蓋在內,保證車輛高出勤率;同時在維修保養時堅持專業維修服務宗旨,滿足法規要求和檢查水平;不產生任何計劃外費用并提供按月付款方案,幫助用戶控制成本,平安出行。
以TOE概念為核心,用戶可以通過上述幾種方法降低用車成本,如果選擇斯堪尼亞商用車,凈賺收益,迅速回本也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寫在最后
有著公路之王稱號的斯堪尼亞商用車近年來不斷向行業和市場推廣TCO的概念,并進一步將概念推動至TOE(整體運營經濟性)領域,即——看重全生命周期成本,還注重用戶的凈收益。并提出核心理念“使用斯堪尼亞車輛更賺錢”,讓更多人了解斯堪尼亞,了解TOE。
很多卡友看到這里多少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現在運費這么低,各種政策限制,還要去買進口品牌嗎?”凡事要往長遠看,不止于當下,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努力在這個行業中立足,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可以賺得更高的收益。
新能源卡車即將替代柴油車?吉利遠程1-5月銷量同比增長761%
有些卡友看到標題可能會有些奇怪,中國的新能源1.0時代好像都還沒站穩腳跟,為什么2.0時代就來了?
今天,卡車e族就將從中國新能源領域的“黑馬”吉利商用車旗下遠程汽車(下文簡稱遠程汽車)的角度,和各位卡友們探討,為什么說商用車新能源2.0時代已經到來了。
如房地產般泡沫褪去 新能源高端玩家脫穎而出20年前,中國農村人口第一次大批量向著城市遷徙,極度緊缺的城市住房催生了數以萬計的房地產開發商,房價甚囂塵上轉瞬間卻化為烏有,劣質建筑、爛尾樓盤、參差的物業,淘汰了許多“湊熱鬧”的企業,留下了一批口碑開發商。
這一場景和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何其相似,高價補貼、政策利好,最初的商用車新能源市場像是一片荒地,亟待開墾,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目光,良莠不齊的新能源車型出現在了卡友們的視野中。政策驅動著包括遠程汽車在內的諸多“拓荒者”不斷開墾這片土地,而我們未能窺見它的未來何去何從,這便是商用車新能源的1.0時代。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下,商用車的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過渡的大趨勢已然形成,需要知道的是,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總計2535萬輛,其中商用車雖然只有490.8萬輛,卻占燃油總消耗量的51%,這是商用車一場必將到來的變革,這是屬于新能源的2.0時代。
而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對劣質產品的自然淘汰,擁有自主核心競爭力,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擁有產品系列更全面、技術更專業的品牌則勢如破竹,遠程汽車獲得了商用車新能源領域更多的話語權。
新能源商用車“藍海” 是拐點更是遠程汽車的超車點毫無疑問,在泡沫迅速褪去后,留下來的淘金者才是新能源商用車未來的角逐者。“簡易房”在這片沃土中逐漸拆除,等待著世界的將是萬丈高樓。不得不說,遠程汽車商用車是這片藍海最為特殊的存在。
最先入局:遠程汽車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新能源的商用車品牌,早在6年前就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在技術與產品上創下全國多項第一,以領跑者的姿態站在了行業的最前沿。
最專注也最專業:遠程汽車自誕生以來一直聚焦于在乘用車技術基礎上開發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車。其以吉利控股集團中央研究院為依托,建立了專注于商用車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開發的杭州研發中心,形成了以純電動和增程式e-GAPF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城市商用車產品,以及以甲醇清潔能源和換電技術的電驅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公路商用車產品,涵蓋各類商用車領域,品系豐富。
強有力的技術后盾、豐富的生產制造經驗以及完善的服務與金融為遠程汽車打開了更闊的市場空間。今年1-5月,遠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61%。其中,輕型商用車同比增長1034%,重卡同比增長1079%。1-5月,遠程汽車輕商在新能源輕商領域排名第三,其中純電輕卡位居第一。在國內銷售業績長虹的同時,遠程汽車也在積極推進海外市場布局,助力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2019年至2021年間,遠程汽車助力烏拉圭、以色列、CURO集團、韓國浦項國際集團構建綠色物流體系。
6年說短不短,遠程汽車在這六年間厚積薄發,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先進技術、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車型;6年說長不長,遠程汽車已然成長為突破傳統汽車制造商模式,向智慧綠色運力科技綜合服務商創新發展,擁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從政策驅動到市場導向 綠色智造為遠程汽車按下加速鍵據統計,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為5.8%,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為2.7%。在環保、排放、路權、補貼的政策驅動下,在運費、成本、養護等市場導向下,新能源車型的滲透率都進一步增加。
據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相關預測,2030年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將達到20%。國六時代之后,下一次換車浪潮,很可能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分岔路口。如何把握時機,描繪更為美好的明天?遠程汽車“綠色智造·制造綠色”的發展理念成為實現新能源布局的抓手。
精益智能貫穿遠程汽車的制造全過程。以上饒基地為例,其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非常之高,建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廠。可靠的生產技術是前沿科技落地的有力支撐,隨著四川南充、江西上饒、山東淄博、山西晉中、安徽馬鞍山五大制造基地陸續投產,遠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也按下了加速鍵。
無論是站在市場導向的角度還是時代進步的需求,商用車的未來必將是傳統能源被新能源所取代的發展路徑,當未來被無限拉近,當行業變革將至,商用車新能源2.0時代下的遠程汽車還會為行業帶來如何驚喜,的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