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絲地牢逃脫(密室逃脫1逃脫地牢)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莎莉絲地牢逃脫,以及密室逃脫1逃脫地牢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2008年,奧地利73歲獸父囚禁性侵親生女兒24年,強迫她生下7孩

2008年,奧地利發生了一起聳人聽聞的案件。

73歲獸父囚禁并性侵親生女兒24年,還與她生下7名子女。直到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病重被送往醫院后,約瑟夫·弗里茨令人發指的罪行才被暴露出來。

此事一出,鄰居們錯愕不已。在他們眼里,約瑟夫是個溫和有禮、樂于助人的好人,甚至還幫離家出走的女兒伊麗莎白撫養著3個孩子,是個人見人夸的好父親。

這樣一個人如何成了強暴女兒的惡魔?隨著警方調查的深入,約瑟夫不為人知的一面被揭開了......

1935年,約瑟夫·弗里茨出生在奧地利阿姆斯泰滕。4歲那年,父親拋棄了他和母親。自那時起,約瑟夫再也沒感受過家庭的溫暖。

遭受打擊的母親,將怨氣全都撒在兒子身上,對約瑟夫動輒打罵,甚至禁止他交朋友。

有時約瑟夫被打出了血,躺在地上動彈不得,他用祈求的眼神望向母親,得到的回應只有辱罵:“你就是個撒旦,一無是處的東西!”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約瑟夫表面看來沉穩冷靜,實際上心理早已扭曲。

成年后,他在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早先做過電機工程師,后來又擔任了混凝土制造公司董事及丹麥混凝土管道式工廠的代表。

1956年,21歲的約瑟夫與17歲的羅斯瑪麗結婚,兩人婚后育有7個子女,其中包括伊麗莎白。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模范夫妻,家庭十分和諧。實際上,約瑟夫經常打罵妻子,甚至在她懷孕時還大打出手。

孩子們也非常懼怕這個控制欲極強的父親,只要約瑟夫一出現,他們便會停止玩鬧,靜悄悄地待在房間里,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父親毒打。

后來女兒伊麗莎白到了青春期,她開始用叛逆來對抗父親的權威。

在約瑟夫看來,伊麗莎白整天和一些不正經的人混在一起,夜晚流連于骯臟的酒吧,煙酒不離手,是個十足的問題少女。

在近乎變態的控制欲驅使下,約瑟夫開始醞釀他的邪惡計劃:“我必須創造一個地方,讓伊麗莎白遠離外界,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

15歲時,伊麗莎白在一家高速公路休息站參加了培訓計劃,白天做服務員,晚上住在宿舍里。有天,她對另一個女孩吐露了心聲:在她12歲時,父親侵犯了她,她想要逃離。

1983年1月28日,伊麗莎白同那名女孩離家出走,去了維也納。三周以后,警察將她帶回了家。在最初的幾周里,約瑟夫再也沒有碰伊麗莎白。但后來,噩夢又開始了。

伊麗莎白覺得很無助,她不敢將那些事告訴母親:“再忍一年半,等培訓一結束,我就自由了。”

1984年夏末,培訓計劃順利結束,伊麗莎白在奧地利北部的林茨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就在她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逃脫父親的魔掌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1984年8月28日,伊麗莎白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天。

那天約瑟夫像往常一樣在地下室忙碌,他叫伊麗莎白幫他將一扇門搬進去,伊麗莎白沒有多想就去了。

她剛進地下室,站在身后的約瑟夫就用浸透乙醚的毛巾捂住了她的臉。等伊麗莎白恢復意識時,她的雙手被皮帶牢牢綁在了地下室的柱子上,約瑟夫又一次強暴了她。

早在1967年,約瑟夫就曾在林茨市強暴了一名婦女,并因此坐了一年半牢。

其實他一直在尋找獵物,一個不易被發現,且方便操控的長期泄欲工具,他早就將罪惡的雙眼瞄向自己的親生女兒,直到有天伊麗莎白想擺脫他的控制。

“終于能夠嘗到禁果的沖動,實在是太強烈了。這就像上癮一樣。”

第二天,母親羅斯發現女兒失蹤后報了警。9月21日,約瑟夫將一封信交給了警方。信是伊麗莎白寫的,郵戳來自附近的小鎮布勞瑙。

在信中,伊麗莎白表示,自己已經受夠了家里的生活,現在跟一個朋友住在一起,并警告父母不要找她,否則她會離開這個國家。

很明顯,信是約瑟夫逼迫伊麗莎白寫的。之后,約瑟夫告訴警方,女兒逃跑是因為加入了一個神秘教派。鑒于伊麗莎白此前就有離家出走的經歷,警方很快就對此案放棄了調查。

接下來的24年里,伊麗莎白被困在暗無天日的地牢中,受盡了非人折磨。

每隔兩天,約瑟夫就會來看女兒,給她帶來食物,并且強暴她。

為了防止伊麗莎白逃跑,約瑟夫威脅說,如果她敢有什么舉動,就放毒氣毒死她。每次離開地下室前,他都會假裝擺弄一個裝置,好讓伊麗莎白相信他的謊話。

“實際上,我想和她生孩子。”約瑟夫并不滿足于強暴女兒,他想要在他的地下王國中組建第二個家庭。

1986年,伊麗莎首次懷孕,但10周后就流產了。1988年,她再次懷孕。臨產時,伊麗莎白十分害怕,約瑟夫給她帶去了一本醫學書籍,還有毛巾、消毒劑和尿布等等。

在沒有任何產前護理的情況下,伊麗莎白獨自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此后的14年間,她總共生了7個孩子。

有個男孩剛出生就呼吸困難,狠心的約瑟夫沒有采取任何挽救生命的措施,沒幾天孩子就夭折了。之后,他直接將嬰兒尸體扔進焚化爐燒了,還把骨灰撒在了自己家花園里。

在這些孩子中,有三個因為生病被“送”到了樓上。約瑟夫指使伊麗莎白寫了封信,信中說自己無力撫養孩子,請家人收養他們。

根據奧地利當地法律,雖然約瑟夫曾有過犯罪記錄,但這一污點15年后會自動從檔案中清除。因此,約瑟夫通過合法程序領養了自己的“外孫”和“外孫女”。

“我為孩子們感到高興。地窖里有第二個像樣的家庭,還有妻子和幾個孩子,這對我來說很棒。”

在地牢中,他是孩子們的父親;在家里,他又成了孩子們的祖父。就這樣,約瑟夫肆無忌憚地在旁人的眼皮子底下,過著自己的雙面人生。

約瑟夫的惡行之所以不為人知,是因為他非常善于偽裝。

前同事形容他工作勤奮,彬彬有禮。只是他對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辦公桌上沒有家庭照片,也從未打過私人電話,甚至同事都不知道他有沒有孩子。

鄰居們認為他是個好父親、好祖父,他們一直以為伊麗莎白跑了,是約瑟夫盡心盡力地幫她撫養孩子。

那些年他的房子曾有過大約100名租戶,但沒人發現地下室的蹊蹺之處。為避免節外生枝,約瑟夫曾多次警告租戶,禁止他們靠近地下室,否則就將他們趕出去。

有個叫萊特納的房客,曾在地牢上方的房間里住了4年。他的寵物狗每當經過地下室或看到約瑟夫時都會狂吠不止,萊特納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有多想。

更蹊蹺的是,萊特納不怎么使用電器,而且經常不在家,但他每月的電費都高得離譜。也許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并沒有對此追究。

另一位房客杜班諾斯基說,他租住了約瑟夫的房子長達12年,偶爾會聽到地下室傳來奇怪的響動,約瑟夫聲稱那是暖氣爐造成的,甚至還跟他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棟房子有一天將締造歷史。”

如果不是因為第一個孩子病重,伊麗莎白很可能將在地牢里度過一生。

2008年4月19日,19歲的克莉絲汀因病陷入昏迷。伊麗莎白懇求約瑟夫帶她的長女去醫院。不知是出于憐憫,還是怕萬一克莉絲汀死了尸體難以處理,約瑟夫居然答應了。

上午10點37分,警方接到醫院電話,說有個身份不明的病人入院,她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醫院急需她母親的信息,以確認是否有遺傳病。

面對警方詢問,約瑟夫不得不再次編造故事。他說突然聽到樓梯間有響動,出門就看見克莉絲汀靠在墻上,身上帶著一張便條。便條是伊麗莎白寫的,上面說自己的女兒病危,急需就醫。

這么多年以來,伊麗莎白從未露面,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與神秘教派有關?警方決定,對“伊麗莎白失蹤案”重啟調查。

這時約瑟夫慌了,他又故技重施,逼迫伊麗莎白寫了封信并將其交給警方。

信中,伊麗莎白說自己的兒子曾有過癲癇發作和癱瘓癥狀,但已經康復了,克莉絲汀可能也有同樣的問題。此外,她還說很快將會帶著兩個兒子回到家中。

這封信的郵戳來自距離阿姆斯泰滕70公里的小鎮。警方立即前往小鎮展開調查,但奇怪的是,那里并沒有人認識或見過伊麗莎白和她的孩子們。

4月26日,約瑟夫眼看事情就要敗露,便搶先一步,趁妻子和其他孩子不在家時,把伊麗莎白和兩個兒子從地牢接了上去,并對外宣稱離家出走的女兒終于回來了。

隨后,他帶著伊麗莎白前往醫院探視克莉絲汀。院方覺得兩人形跡可疑,立刻打電話報了警。警方趕到后將兩人帶回分開審訊。

直到伊麗莎白確定不會再跟父親見面,并且自己的孩子和母親都會受到警方保護后,才將那24年經歷的非人折磨公之于眾。

從約瑟夫家的地下室進去,要穿過5個房間,才能到達隱藏在儲物架后面的地牢入口。

一扇高90厘米,寬60厘米的鋼筋混凝土門分隔了兩個世界。門上設有密碼鎖,只能從外部打開。

地牢面積55平米,沒有窗戶,共4間小屋:兩間臥室、一個衛生間、一個儲藏間,每間平均只有1.6米高,睡覺、做飯、盥洗等設施一應俱全。

儲藏間的墻壁由橡膠制成,對此警察透露:“有一間特殊的房間,可以讓約瑟夫為所欲為。”

在被囚禁于地牢的8516天里,伊麗莎白遭受了數千次侵犯。在那里,時間是沒有盡頭的長河,黎明和黃昏被人造燈光取代。

孩子一天天長大,她的頭發也一根根變白。直到被解救的那天,42歲的伊麗莎白已是滿頭銀發,看起來像60多歲的老人。

跟她一起生活的三個孩子從未走出過地牢,全部體態佝僂、患有貧血,他們對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全憑一臺小小的電視機。

被約瑟夫撫養的另外三個孩子,過著正常生活,但也遭受了心理創傷:約瑟夫說是伊麗莎白拋棄了他們,并且他也時常虐待他們。

而伊麗莎白的母親羅斯瑪麗,雖然對一切都一無所知,但因為輕信了約瑟夫的謊言,也沒有得到女兒的原諒。

2009年,約瑟夫因強奸、亂倫、謀殺和奴役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開始他并不承認罪名,直到他看見了伊麗莎白的證詞錄像。那是一份長達11小時的錄像,內容駭人聽聞,以至于法庭上的8名陪審員都看不下去,不得不另外安排4名替任陪審員來輪換觀看。

旁觀者尚且如此,更何況親身經歷呢?當身邊的親人成了摧毀你一生的惡魔,這個世界無疑就是地獄。但伊麗莎白頑強地活了下來,并且依然能夠保有理智,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當地的警長曾如此評價伊麗莎白的孩子們:“我們對他們的良好教養感到驚訝,可見其母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努力交予她的孩子的。”

她從未放棄生存的希望,也盡力擔起母親的職責。因為她知道,除了堅強,她別無選擇。

庭審后,伊麗莎白和她的六個孩子被轉移到奧地利北部一個不知名的村莊,用全新的身份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尼采曾在自傳里說過:殺不死他們的事物,終將使他們更強大。

我們震驚于父親約瑟夫的獸行,也驚嘆于女兒伊麗莎白的堅強。在被囚禁的半生中,對孩子的愛,是她賴以生存的動力。正是憑借偉大的母愛,伊麗莎白在地牢中給孩子構建了一個小小的世界。

經歷了苦難與創傷之后,更重要的是向過去告別,雖然這一步著實艱難,但永遠值得為之付出努力。逃離了有形的牢籠,又該如何逃離心靈的枷鎖?唯有愛與希望是真正的解藥。

也許有一天,那些被偷走的歲月、被傷害的生命、被禁錮的靈魂,終將被希望和善意救贖。

-END-

作者:鹿野

編輯:柳葉叨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