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e族app改成什么(車e族怎么注銷賬戶)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車e族app改成什么,以及車e族怎么注銷賬戶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支付寶、上汽、斑馬合推小程序上車 打造5G時代數字出行樣板間

【導言】小程序上車,不是將手機小程序簡單復制到車上,而是需要契合數字化出行的場景進行定制化的開發,打通手機小程序和車載小程序多端體驗,串聯起車前、車中、車后相關場景服務,確保信息流轉自然暢通,實現人、車、服務無縫銜接。這是支付寶、上汽、斑馬聯合推出的小程序與其它車載小程序的本質區別。

車載小程序風口已開 BAT三巨頭競逐新賽道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阿里、百度、騰訊小程序的戰火已經從手機燒到車機,智聯網汽車正成為BAT小程序爭相發力的又一個新戰場。車載小程序相比車載APP具有諸多優勢,不僅運行速度快,更省空間和流量,還可以讓車載服務內容更加豐富。

從2018年開始,騰訊、百度和阿里相繼宣布進軍小程序,并將各自的小程序生態搬進了汽車。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BAT入局車聯網是將汽車看成了未來的流量入口,而車載小程序實際上就是BAT爭奪車端流量的工具。

與手機小程序強調入口、開放程度、功能定位不同的是,車載小程序在喚醒方式、交互方式、構建場景、AI集成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BAT三家圍繞各自的生態和戰略布局,對小程序在汽車出行場景下的玩法也不盡相同。

據了解,騰訊車載小程序更注重服務的主動性,即基于位置實現服務找人;百度小程序更強調生態的開放性;阿里小程序在強調服務找人的基礎上,更側重智能化場景的連貫性。

相比之下,阿里小程序主張“一云多端”戰略,圍繞出行場景變化,實現上車前、行車中、下車后自然串聯的智能化場景服務,更契合用戶數字化出行的實際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車載小程序不是簡單的“投屏上車”或者“手機小程序上車”,而是更高難度的小程序與車載系統高度融合。這就為主打車載系統的AliOS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三方聯合定制車載小程序首發上車 人、車、服務無縫銜接定義數字化出行

為順應“數字新基建”和車聯網發展新趨勢,上汽、支付寶、斑馬網絡率先行動,聯合打造的車載小程序將率先在全新斑馬智行VENUS系統上亮相,并于今年5月在上汽集團新車榮威RX5 PLUS上首發,成為推動汽車產業數字化和用戶出行數字化的先行者。

資料顯示,作為阿里小程序的統一框架,支付寶采取“一云多端”戰略,融合了阿里巴巴集團所有的“開發者生態”,基于統一底座實現一次投放多端展現。而斑馬作為智能車聯網平臺,是首家基于AliOS系統和阿里小程序“一云多端”的車載端。上汽集團,則是基于斑馬智行系統,率先實現阿里小程序落地的首家整車廠。

斑馬網絡市場相關人士表示,支付寶、上汽、斑馬三方深度合作,打通了車輛狀態、車載系統和車載小程序場景引擎,通過用戶的位置和習慣來主動給用戶推薦服務,同時結合斑馬智行的AI語音和支付寶的無感支付能力,來實現車前、車中、車后相關場景的服務體驗閉環。

舉個例子,某用戶通過手機支付寶小程序預訂了一個餐廳的晚餐,當用戶上車時,汽車就會為用戶自動導航前往目的地,同時車載小程序就會主動預約排號;如果遇到交通擁堵,小程序還會根據到達時間主動提醒用戶是否需要把訂座時間延后半小時;到達餐廳附近,系統會自動喚醒小程序,為用戶推薦就近的停車場;下車后,車載小程序會無縫連接到手機端,用戶可以在手機小程序上查看餐廳的預約信息等。

據了解,支付寶、上汽、斑馬三方深度定制的小程序,具有兩大特點。一是與車載系統高度融合,實現了與語音交互、地圖導航、場景智能的深度結合,通過小程序多輪交互,實現原生體驗、手車互聯、AIOT(智能硬件控制)、情境智能驅動服務找人等車生活服務,打造“車載服務標桿體驗”;另一個是基于小程序容器實現生態服務豐富化。斑馬基于AliOS系統開發了小程序容器,大量手機小程序可以直接遷移運行在這個容器中,并且只要一周時間就可以實現與車載小程序的快速適配。同時上汽和AliOS系統還為這個容器提供了諸多車載能力API,包括車速、車輛信息、藍牙接口等API接口以及多模態交互能力、車載地圖能力、車載支付能力等API接口,方便開發者快速集成,以便更好地支持那些專為車載體驗而開發的小程序。該功能將率先在新國潮智聯網SUV榮威RX5 PLUS上量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支付寶、斑馬網絡聯合定制的車載小程序打通了手機小程序和車載小程序多端體驗,串聯起車前、車中、車后相關場景服務,同時通過AI語音交互、場景引擎服務找人等更適用于車載的交互方式觸達用戶,實現人、車、服務無縫銜接,打造5G時代數字化出行樣板間。

車主姓名(單位名稱)、身份證明號碼改了,如何辦理變更手續?

依據《機動車登記規定》(公安部令第124號),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機動車所有人的姓名(單位名稱)、身份證明名稱或者號碼變更的,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備案。

機動車所有人姓名(單位名稱)變更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提交身份證明、機動車登記證書、行駛證和相關變更證明。車輛管理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內,在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簽注備案事項,重新核發行駛證。

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名稱或者號碼變更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提交身份證明、機動車登記證書。車輛管理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內,在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簽注備案事項。

業務辦理相關資料:機動車所有人改后的身份證明原件(個人的如身份證;單位的如營業執照及公章)、身份信息變更證明原件(個人的如有改名、號記錄的戶口簿或者戶籍地派出所的證明;單位的如主管部門的變更證明),行駛證、登記證書原件。

如由代理人申請的,還需要委托書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駕駛證超期一年多了,還能正常換證嗎?

問:駕駛證超期一年多了,還能正常換證嗎?

答:駕駛證逾期未換證分以下三種情況:

1、逾期1年內的,可以正常辦理期滿換證業務。

2、逾期1年未滿3年的,需辦理“恢復駕駛資格”業務,該業務可以向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核發地以外的車輛管理所申請,申請人需參加科目一考試。

3、逾期3年未換證的,駕駛證自動被注銷,只能重新考取駕駛證。

注:駕駛證超過有效期,駕駛人不得駕駛機動車。


來源:浙車e族

@湖州人,這樣做,你的駕照就可以“終身免審”了!

隨著汽車等機動車的普及

駕駛證成為持有人最多的資格證之一

據公安部統計

截至2023年6月底

我國的機動車駕駛人

5.13億人

其中汽車駕駛人4.75億人

作為老司機們最熟悉的證件之一,

機動車駕駛證

有效期分為6年10年長期

今天我們來說說

駕駛證如何能做到 終身免審!

駕駛證免審的條件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62號)第六十二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的六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記滿12分的,換發十年有效期的機動車駕駛證;在機動車駕駛證的十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記滿12分的,換發長期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

也就是說,

想要駕駛證“終身免審”,

我們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01

在首次申領的6年時間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記滿12分,換證后的駕駛證有效期會變成10年。

02

領取10年有效期駕駛證后,每個記分周期均未記滿12分,再次換證后,駕駛證就變成終身有效期。

溫馨提醒

兩個年齡節點要注意:駕駛證雖然可以終身免審,但是駕駛人不能終身免檢。持C1駕駛證的駕駛人年齡達到70歲以上,應當每年進行1次身體檢查。在每個記分周期結束后30日內,提交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不得駕駛大型客車、重型牽引掛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輪式專用機械車、無軌電車和有軌電車。

年齡在70周歲以上的,不得駕駛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輕型牽引掛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

上述兩種情況,需要在60周歲和70周歲年齡節點辦理駕駛證降級等業務(詳情點擊鏈接查看)。

看到這里,

有小伙伴不禁要問,

那在6年或10年期限中,

未達到要求怎么辦?

莫愁,學法減分幫到你!

交管12123APP學法減分

駕駛人在處理完交通違法且未被記滿12分的情況下,可通過交管12123APP申請參加學法減分。在學滿30分鐘后,參加網上考試,答對18題就可以為自己的駕照減1分。具體攻略如下:

注意事項

① 參加學法考試,需要實名認證并通過人臉識別比對,否則系統將不予通過減記分。

② 考試未通過的可以在24小時內補考,補考以兩次為限。逾期或者補考不合格的,只能重新申請學法減分。

③ 在1個記分周期內,AB證駕駛人參加學法減分,記分被清零后無須再參加審驗學習

④ 在1個記分周期內可多次申請,但每人最多減6分

這7種情形無法學法減分

① 在本記分周期內,機動車駕駛人有2次以上滿分記錄,或者累計記分達到12分的。

② 在上一個記分周期,機動車駕駛人有2次以上滿分記錄的。

③ 在最近3個記分周期內,機動車駕駛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飲酒后駕駛機動車,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行駛證、駕駛證、校車標牌或者使用其他機動車號牌、行駛證,或者買分賣分受到過處罰的。

④ 機動車駕駛證在實習期內,或者機動車駕駛證逾期未審驗,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扣留、暫扣期間的。

⑤ 機動車駕駛人名下有未處理的交通違法行為記錄的。

⑥ 機動車駕駛人名下有安全技術檢驗超過有效期,或者未按規定辦理注銷登記的機動車。

⑦ 機動車駕駛人參加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減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或者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學習考試時存在弄虛作假、冒名頂替情形的。

你發現了嗎?

能擁有“終身駕照”的訣竅,

那就是

自覺遵守交規、安全文明駕駛!

來源:浙車e族

編輯: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