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小時代游戲ios,以及三國時代小游戲在線玩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大屏當道的逆流而上?——2022年的第二代SE體驗(純主觀)
首先聲明,我不是一個極客玩家,文中很多數據都是主觀評判,僅供參考意義,如果不喜歡這樣的方式,可以繞道了。因為我既是一個數碼愛好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本篇圖文僅基于我手上這臺伊拉克成色美版卡貼(超雪)64GB丐版se2,電池效率84%,iOS版本16.1。當然,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先說點題外話,它其實我八月份就收來上手了,但之前都作為備用機,基本上沒有用作主力機。
所以對它并沒有很深的感受。這兩天恰逢iOS更新16穩定版16.1,腦子一熱直接轉資料買配件當主力,主要是note11tp太厚重了,尤其是貼膜帶上硅膠套后,厚度直逼1cm,簡直就是磚頭。好,廢話少說,先看東西。外觀上,se2幾乎與iPhone8沒有區別,都是亮面玻璃后蓋加鋁合金中框,但是蘋果總會在細節上下功夫。與iPhone8最大的不同就是背板上的蘋果logo,由偏上的位置和當時大哥iPhone11系列一樣移到了中間。
還有就是正面屏幕玻璃2.5d的弧度略有增大,使得當時有一部分人用iPhone8的鋼化膜貼在se2上發現會有白邊。當今年的se3還是這種設計時,極客灣親切地叫它“經典機身”。上手把玩一下,輕薄的像玩具。7.3mm厚度,138.4x67.3mm的嬌小機身,148g的重量(對比紅米n11tp 163.64x74.29mm,200g),在這個199g都算“輕裝上陣”的手只因世界,既像未來科技,又像回到過去。在這個尺寸下,單手操作毫無壓力。因此像iOS左上角返回,左滑返回,這種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極其小巧的機身
經典正面
按下home鍵點亮屏幕,一塊16:9的4.7英吋60hz720p屏幕映入眼簾。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參數,那放在22年簡直是連百元機都不如。但事實上,高達326的ppi和最高650nit亮度,支持DCI-P3廣色域和原彩顯示,全亮度DC調光等等使得這塊屏幕素質我認為可以和n11tp的“高素質”LCD一較高下。甚至在邊緣發黑,亮度均勻性,太陽下的可視度,都要比n11tp更好些。而且有點神奇的是,60hz在這個尺寸下并不讓我覺得難受。
像我之前的主力榮耀v20,看習慣了90hz后再回頭看v20的60hz,覺得每一個動畫都是掉幀的。但是當我看se2時,會覺得并不比90hz差。當然每個人觀感不同,有可能我是個例。(想看n11tp的測評可以進我的主頁捏)進入桌面,大名鼎鼎的iOS。對我而言,也是對16:9的老機型而言,iOS16和15最大的不同就是鎖屏界面,由歷年來的“時間鎖屏”改為了可以自由組合的鎖屏。
在se2上保留了全部的功能,包括時間字體顏色自定義,emoji表情壁紙,景深壁紙,以及各種系統小組件。下載萬能小組件后,你可以將支付寶健康碼等快捷方式放在鎖屏。但是,我覺得這個小組件是不適合在帶有home鍵的機型上的。為什么呢?首先,最大的邏輯問題在于可以實現按下home鍵直接進入桌面。這就意味著你解鎖進入桌面這個動作是不需要在鎖屏界面停留的。
不同于全面屏的iPhone,face id識別完成后還需要停留在鎖屏。這樣再選擇小組件顯然比選擇app來的快速。當然這是蘋果的取舍。其他的,像什么支持照片摳圖,隱藏相冊,最近刪除需要touch id等一些小功能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我感覺比較有用的
更吸引人了
接下來是16.1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一些點。首先是續航。1821mah的電池本來就不需要抱太多念想。但是在全程WiFi的情況下,早上大概9:00沖滿,可以用到下午4:20左右,可以說還不錯了。算下來亮屏時間237分鐘,約4個小時(3.95)。相比之前的16.0,可以說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一天兩到三充是不可避免的了。
100%
50%
4%
電池效率84%
之后是bug。16.0的bug我無力吐槽。這幾年iOS各個版本也基本都用過,16.0第一次讓我見識到了蘋果的bug。比如說相冊里點入一張圖片,上方的拍攝日期會和下方的拍攝時間擠在一起(以前沒截圖,現在是修復了)。雖然這樣的bug不影響使用,但是“難分秋毫.jpg”確實是變成了兩個笑話。接下來是發熱。10月的衡陽依舊熱的離譜,更新16.1后,發熱對比16.0甚至是上一個大版本15.3都要好些。而且在16.0的時候日常使用對比之前15.3會有明顯的頓挫感,但16.1上依舊流暢。打開應用速度倒是沒什么變化。
影像上,se2后攝為iPhone8和se3同款主攝,1200w像素,型號未知,支持光學防抖,最高可拍攝4k60幀的視頻(點名批評某CMOS支持但是軟件閹割的廠商),也是最后一代沒有deep fusion的iPhone。實際成像如圖,掃碼極快。
學校的路
學校小路
這代se的夜景有點意思,蘋果官方是說不支持夜景模式,但是“所見非所得”,取景框死黑一片,但是拍出來會有一定程度上的亮度提升。說明蘋果對se2的拍照還是有一定的優化的。
取景框
照片效果
n11tp加谷歌相機簡直降維打擊
其他的,英特爾基帶加上卡貼,debuff屬實是疊滿了,信號真的極爛,對比n11tp都是天上地下。這也是為啥我會選擇拿n11tp作為熱點機。至于無線充電,IP67防水,雙揚和x軸線型馬達都是iPhone的老生常談了,這里不再贅述。
現在來到性能部分。SE2搭載滿血A13,輔以3GB的RAM。A13在Geekbench5中單核成績1335分,小贏8gen1,持平8+gen1,多核3634分,持平麒麟9000e和驍龍888;在GFXbench5.0中,1080p成績95幀,1440p34幀,介于麒麟9000到A14之間。
Geekbench5,圖源極客灣
GFXbench5.0,圖源極客灣
在日常使用中除了企鵝和小而美,其他應用基本都是秒開。至于殺后臺的情況,根據每個人使用情況不同而不同。比如我習慣了用完就清后臺,所以我只能告訴你這個末代3GB打原神不會閃退。
既然聊到了原神,那就勉強談一下se2打游戲的情況(由于64GB不夠用,所以我現在是把游戲都刪了)。首先是王者的情況,上賽季目測全高60幀一條直線;原神開局5分鐘左右可以跑到60幀,后面會因為發熱問題掉幀;狂野飆車9前20分鐘左右可以60幀,后期也是因為發熱掉幀。
因為這里沒有實際數據,都是主觀感覺,所以一筆帶過。不過在22年,4.7英寸的小屏幕已經不適合打游戲了。與其說是不適合,不如說現在的熱門手游已經拋棄了這類小屏手機。14年的iPhone6一樣的4.7英寸,不一樣打游戲嗎?人的手沒有進化,而是游戲進化了。不管是所謂的19年的王者2.0,或者是18年的大逃殺類手游,亦或者是老牌游戲cf,MC,狂野飆車,它們有的生于全面屏的時代,有的更大的屏幕可以帶來更多樣的操作更好的游戲體驗。在手機屏幕形態進步的同時,這些游戲廠商也在跟著適配。
漸漸的,原來的“大屏”手機雖然物理上沒有變化,但事實上“變小”了,伴隨著慘不忍睹的銷量,逐漸成為小眾。當我們在討論小眾游戲不適配,不對機型優化的時候,是否也考慮過游戲廠商對小眾手機的適配和優化呢?
最后,我再聊一下我對小屏手機的看法。
在我在的學校,我看過很多k50,reno8,iPhone13等等系列機型。但是我幾乎沒看到類似se2/3,12/13mini的機型。當我們要求一把小尺寸的手機時,往往會用大屏幕大尺寸的手機要求它。必須要有強勁的性能,頂尖的影像,持久的續航等等,或者價格要夠低。但是這恰恰是現階段小手機無法做到的。但是小屏手機就一定會有更差的體驗嗎?我并這樣不認為。我認為大屏手機不會有比小屏手機更高的生產力。
因為我們并不會在巴掌大的手機上進行太多復雜的操作,往往我們依然需要更大屏的設備例如pad和PC?;卮饦祟}的問題,se是大屏時代的逆流而上嗎?是的,目前來看確實是這樣。但是人是有生理極限的,手機不可能無限增大。從18年的主流5.99英寸到22年的主流6.67英寸,4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增大多少。但是在14-18年的這4年里,手機屏幕從主流的5英寸到5.99英寸的類全面屏,手機大了非常多。如果科技是一個輪回,那或許以后還能看到新定義上的全能“小屏手機”。
童年橫版卷軸動作游戲集體回歸 我們的青春又回來了
2023年是大作頻出一年,也是老IP的動作IP回歸的一年,從最早的熱血物語,以三國志的身份復活,再到世嘉的怒之鐵拳4,還有忍者神龜像素重制版,同時現在《雙截龍外傳:龍之崛起》公布預告,很多人都希望童年橫版卷軸動作游戲的快打旋風、恐龍危機快點跟上吧。
《雙截龍外傳:龍之崛起》
這次雙截龍公布的畫面是Q版風格,為什么不是之前的寫實風格,游戲玩具評測師個人認為,可能是缺錢,沒有錢燒真實畫面,而且游戲公司的技術能力跟不上,所以改用Q版的畫面,安排9個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劇情動畫,還有招式特點,從公布的預告來說,還是非常有趣,至少玩家口碑很好。
忍者神龜像素重制版
作為1987年重置版,這款游戲銷量出奇的高,懷舊復古的像素風格讓很多人都喜歡,游戲玩具評測師就是一個,但是感覺還是回不到以前了,我更加期待還是忍者神龜可以出新作,至少像怒之鐵拳系列這樣用心。
怒之鐵拳4
說到小時候的動作IP重置,游戲玩具評測師最滿意還是怒之鐵拳4,可以看出世嘉是真心做老IP,雖然劇情有點爛,但是手感非常好,特別是是女主角的動作方式做到非常到位,而且畫面上也不錯,游戲玩具評測師買的NS版本的,很喜歡這種隨地游玩的感覺,如果重置有100分,我會給這款游戲打90分。
熱血三國志
說到做老IP用心的游戲廠商,還有熱血系列,這次三國志也是原班人馬來做,但是故事變成三國時代人物,畫面依然還是那個像素風作品,但是游戲動作性沒有這么硬核,游戲的動作更加傾向是幽默詼諧,更加側重玩家利用各種道具展現出來的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