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模擬器如何使用金手指(psp模擬器安卓)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國內大神制作的GBA最新大作《火焰之紋章-曉之女神》。游戲名稱:火焰之紋章-蒼炎之勇者 制作:國內大神。游戲類型:SRPG模擬策略游戲。運行環(huán)境:GBA模擬器均可。語言版本:中文。

游戲整合了任天堂NGC主機上的火焰之紋章蒼炎之勇者+曉之女神兩部作品的全部內容,用GBA上火焰之紋章的素材展現出來。不光繪制還原了曉女的戰(zhàn)斗動畫和許多美術素材,其他很多關卡和設計細節(jié)也忠實還原。

音效:一般般吧,還挺好聽,聽熱血的,一般打游戲都沒有怎么注意聽音樂,只在乎打擊感和劇情等等。

固件更新:

▼先前拆解的 Odin Base 高通版

操作:操作嘛,要慢慢習慣,我第一次用安卓PPSSPP模擬器,感覺很不適應,手感也沒有,就是搓屏幕,還有L鍵和R鍵一時半會很難同時操作,也許后期會適應起來的,或者可以買個手柄。

開啟跳幀 在圖像→幀速率控制→跳幀里將跳幀設置為自動會對游戲的提速起到一定的作用。當然,更好的提速方案是根據游戲的幀數來決定跳幀數如果一款游戲全速是30 FPS,那么可以在跳幀里設置為偶數(2、4、6、8);如果游戲的全速是60 FPS,那么跳幀數設置為奇數為佳(1、3、5、7)

以下是自帶的模擬器,基本PS2以下全乎了,還有DOS模擬器,非常全面。我最喜歡的還有支持HACK ROM的FBA模擬器,這個好評啊。

3讓安卓化身PS4!回頂部

ExC 上升:

不過在某次“五臺”地區(qū)的作戰(zhàn)任務中,發(fā)生了“神羅精銳戰(zhàn)士大量失蹤事件”,包括神羅第1精銳戰(zhàn)士杰內西斯(Genesis)在內的眾多神羅精銳戰(zhàn)士因不明原因而失蹤。認為事態(tài)嚴重的神羅高層,為了終結戰(zhàn)爭與了解事件,于是決定派遣神羅精銳戰(zhàn)士。

▼實測 US 版本在電信 4G 網絡下可以正常上網和通話

▼2OG

安卓可以玩PSP、NDS上面的游戲,有的朋友可能還會覺得不夠癮,畢竟這都是上世代掌機了。安卓能不能做到更多?能!通過這款Remote Play Port應用,安卓玩PS4游戲都不在話下!

氣力上升:

▼1920X1080 50M

PPSSPP界面,支持外接手柄

▼串流,Moonlight 串流 PC 端刺客信條奧德賽

Windows 平臺除了模擬器更豐富以外,同樣可以方便的運行很多 Win 游戲,在游戲的豐富程度上也有優(yōu)勢

機體被擊墜竟然不需要維修費

開箱與外觀設計

CEMU 測試部分,選擇了比較熱門的荒野之息,實測 Vulkan API 下運行毫無壓力,除了模擬器占用內存和 GPU 較多外,CPU 部分其實還有余力的。

安卓有修改器系列軟件新版本下載:
八門神器點擊本地下載
燒餅游戲修改器點擊本地下載

雖然 Ryzen5-5600H 集成的是 7CU 的 Vega 核顯,其實實際游戲表現還是不錯的,實測 720P 下刺客信條奧德賽平均幀數46幀(最低畫質)。雖然沒有跑滿60幀的水平,但對于集顯來說,能流程運行幾年前的 3A 游戲已經很超值了。

不算推薦的手柄推薦

3ds模擬器如何用金手指?
在工具欄中光標放置在“檔案”處,彈出選項,單擊“載入檔案”

對于預算有限的用戶,也可以考慮八位堂的獵戶座有線手柄(適配 XBox 所以只能有線),無線的話八位堂 Pro2 也可以看看。

除了原生安卓游戲玩,很多朋友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模擬器了,作為低功耗的手持終端,安卓上運行復古游戲確實很不錯。從復古的 FC、GB、SNES,到 N64、NGC、Wii、PS1、SS、NDS、DC、PSP,甚至很多 PS2 以及部分 NS 游戲都已經可以在安卓上運行。

當然安卓機器的玩法也不止于此,得益于串流(PC、PS4/PS5、Xbox)和云游戲,用安卓掌機玩 3A 大作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考慮 Win 掌機高昂的售價、低續(xù)航和重量,在合適的網絡環(huán)境下,使用安卓機器串流 3A 的體驗也是不錯的。

正面是一塊5.98英寸 FHD(1920X1080)分辨率 IPS 屏幕,屏幕左側自上而下依次是麥克風、左搖桿(含 L3)、十字鍵以及 Odin LOGO。右邊自上而下,依次是 Home 鍵、ABXY、右搖桿(含 R3)、Select 以及 Start 鍵。

側面放置了完整的 L1/L2/R1/R2,其中 L2/R2 支持數字/模擬兩種方式,可以很好的支持賽車類的游戲。頂部蓋板下方是 Micro HDMI 接口、TF+SIM 卡槽,使用 Micro HDMI 接口時可以輸出 1080P/720P 畫面,TF 卡槽可以用來外接擴展卡,SIM 卡槽則支持 4G 網絡(實測電信 4G 還可以正常進行通話)。

背面部分除了散熱和揚聲器開口外,還有 M1、M2 兩個額外的可以自定義按鍵,對于模擬器和串流游戲非常方便。

Odin Lite 采用聯發(fā)科(MTK)天璣(Dimensity)900 SOC,臺積電 6nm 工藝,2核心 2.4Ghz A78 大核 + 6核心 2.0Ghz A55 小核,GPU 部分則為 Mali-G68 MC4。配置方面 AYN 提供了 4GB LPDDR4x + 64GB UFS2.1、6GB LPDDR4x + 128GB UFS2.1兩種配置,屏幕部分采用5.98英寸 IPS LCD,分辨率為1080X1920。接口部分由于天璣900的限制,無法使用 USB-C 直接進行視頻輸出,機身內置了 Micro HDMI(1080p/720p可選) 接口用于連接外部顯示器/電視。音頻部分采用 2X1W 揚聲器,支持藍牙5.2、WiFi6、4G 網絡連接,電池部分為6600mAh,出廠搭載 Android 11.0系統(tǒng)。

CPU 性能方面,Odin Lite 天璣900單核心跑分771,多核心跑分2252,在制程和更新的大核心加持下超越了驍龍845版本,這個 Lite 嘛真的不太 Lite。

GPU 方面,3DMark Wide Life 天璣900跑分2031,相比845略弱一些。

存儲部分,AndroBench 測試天璣900書序讀取779.33MB/s,順序寫入205.75MB/s,隨機讀取154.42MB/s,隨機寫入173.06MB/s,整體 I/O 部分相比驍龍845版本略強。

總分部分,安兔兔9.4.1測試總分410370,CPU 得分 135248、GPU得分104323、MEM 得分70183,UX 得分100616.

3DMark Wild Life 壓力測試部分,由于 Odin Lite 配備了主動散熱,加上 6nm 工藝不錯的功耗表現,全程滿血輸出下壓力測試穩(wěn)定性高達99.6%。

GPU 部分,使用 GFXBench 測試,1080P Aztec OpenGL ES3.1 離屏測試1761Frames(27FPS),1080P 曼哈頓 ES3.1離屏測試2634Frames(42FPS)、1080P 曼哈頓 ES3.0離屏測試3903Frames(63FPS),1080P 霸王龍 ES2.0 離屏測試5626Frames(100FPS)。

由于天璣900只是入門級的手機 SOC,理論性能其實相比主流的870、天璣1200這些還有不小的差距,實測原神低畫質+60幀設定下平均幀率在50多幀(本測試是嚴格的真實游戲測試,包含跑圖打怪,并非有些為了數據好看的原地站崗測試)。溫度部分得益于天璣900優(yōu)秀的能耗比(以及較弱的 CPU、GPU),以及 Odin 的主動散熱,25度室溫下實測原神30min下機身正面最高溫度33.1度,背面最高溫度也僅35.9度。相比手機動輒40+的溫度來說,配置主動散熱的掌機玩原神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不過45分鐘內 SOC 核心溫度最高達到了75度,應該和 Odin 沒有采用熱管導致 SOC 散熱效率有限相關(雖然采用了大面積鋁塊提供了足夠的熱容,但是 SOC 位置還是使用銅熱管效率更高一些)。

天璣900 WiFi 部分為新一代 WiFi6,實際連接 Redmi AX6 路由器連接速率為1201Mbps,200M 電信寬帶測速下行速率114Mbps、上行速率22.9Mbps。

這次 AYN 還給 Odin Lite 帶來了4G網絡,不過我手頭這臺由于是初期出貨機器,實際4G天線為 US 版本。本來以為無法連接國內網絡,實際插入電信4G卡后發(fā)現正常連接,Speed Test 測試下行速率19.6Mbps、上行速率4.34Mbps。雖然官方標稱僅支持 4G 網絡,但是實際測試電信4G可以正常撥打電話,不知道算不算一個意外的驚喜。不過實際國內出貨為 Asia/Europe 版本,具體電信、移動、聯通支持情況還要看國內版本支持的頻段。

串流部分使用 GTX1070 + 局域網 WiFi6(路由器 Redmi AX6) + moonlight,實測1280X720 20M碼率下,掌機屏幕和顯示器顯示時間差在30~40ms。1280X720 20M 碼率下,平均網絡延遲3ms、抖動1ms,平均解碼時間9.37ms。1920X1080 20M 碼率下,平均網絡延遲3ms、抖動1ms,平均解碼時間11.79ms,1920X1080 50M 碼率下,平均網絡延遲3ms、抖動3ms,平均解碼時間13.51ms。

原視頻標題:The Odin Lite is Amazing! - PS2, Switch, Wii, GC, 3DS, and PSP Emulation

PSP、PS1、N64、GC、Wii、DC 這些老平臺基本完美,根據畫質需求可以開高倍數或者使用濾鏡(什么GB、SNES、GBA這些都可以開N倍,就不用提了)

之前一直使用的「挖坑者聯盟」天馬前端整合包2.0,在安卓11下無法識別存儲內容,手動修改配置文件也依舊無法識別。

可喜的是真機的表現確實不錯,模擬器性能部分基本接近早先的高通版,雖然確實了刷 Win 的可能性(高通845版本可以刷 Win10/Win11)以及 USB-C 視頻輸出。但是額外的 4G 網絡,更低的價格、WiFi 6、更低的 SOC 功耗也讓天璣版非常值得考慮,這個 Lite 真的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入門版,只是稍微減低了部分配置換來了更親民的價格。

雖然 AYN 后面暫時沒有安卓的新機計劃(轉去開發(fā) Win 平臺的 Loki 掌機了),但是軟件部分承諾會進一步優(yōu)化目前的前端,對于復古游戲玩家來說確實是不錯的。即使對模擬器不感興趣的玩家,400g 以內的重量、不錯的續(xù)航,也讓 Odin Lite 非常適合作為串流機器。只要有性能夠強的 PC,或是 PS4/PS5、XBox 主機(亦或是 XGP 云游戲),掌機也可以通過串流暢玩 3A 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