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游樂場外國電影(殺人游樂場在線觀看)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每年10月份一到,也就意味著,進入傳統的萬圣節檔期;也就意味著,你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各種妖魔鬼怪。

今年的萬圣節檔期,有哪些鬼片值得關注呢,其實,這6部就足夠“不但要嚇尿,而且要嚇shi……”

陰風陣陣 Suspiria

秉承著“坑人快樂多”的原則,先給各位小伙伴,推薦一下備受矚目的《陰風陣陣》。

這部《陰風陣陣》翻拍自1977年版本。當年,大神阿基多把自己最最中意的各種元素,比如XX、XX、XX、XX(此處皆少兒不宜)都放進了電影里,成為那個時代的一個標桿——想看恐怖片嗎?這就是標準的恐怖片。

如今過去41年,意大利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將翻拍自己前輩的經典,意式風格肯定可以原汁原味保存下來,只是當年近乎舞臺劇風格的布景,如今能不能繼續把觀眾嚇得一愣一愣的,此處表示存疑。

不過,新版《陰風陣陣》在威尼斯試映時,不喜歡的人先捂著嘴,逃出影院;而喜歡的人在結束后,瘋狂鼓掌!

月光光心慌慌 Halloween

同樣是經典系列,同樣是1977年初版。

又是1977,那一年到底發生過什么?!

2018版的《月光光心慌慌》已經是這個系列的第11部,相比其他電影,這一部才是真正的萬圣節電影。不但因為片名就是“Halloween”,而且劇情也回到了故事本源——在萬圣節之夜大開殺戒。

原本新版《月光光心慌慌》是今年萬圣節的最大恐懼,和新版《陰風陣陣》不相上下,然而,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丑聞,給《月光光心慌慌》蒙上了一層陰影,既不敢用力宣傳,也沒人愿意站臺。

在這個萬圣節檔期,《月光光心慌慌》究竟會如何表現?就像電影里,每個面對套著頭套、面無表情的邁克爾·麥爾斯一樣,只能聽天由命。

地獄游樂園 Hell Fest

《地獄游樂園》已經在9月底上映了,只是10月份還沒有撤檔,所以,就加入了這個名單。而且,這部電影也是和萬圣節、《月光光心慌慌》都有著直接聯系。

因為故事設定在某個大型游樂場,在萬圣節之夜,推出了以“月光光心慌慌”為主題的大型鬼屋探險活動。

這么有趣的活動,許多愛冒險的年輕人來了,而殘暴的連環殺手也來了;

年輕人在鬼屋里找刺激,連環殺手也借著鬼屋的掩護,干著更刺激的殺人勾當。

《地獄游樂園》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恐怖片,特別是敵暗我明、你中有我的感覺,時刻在刺激著觀眾。

許多人都覺得VR電影,會取代2D、3D、IMAX成為未來電影主流,而這部電影拍出了比VR更真實的觀影體驗。

有什么,能比來真的更刺激?!

雞皮疙瘩2:鬧鬼萬圣節 Goosebumps: Haunted Halloween

作為老少咸宜、合家歡式恐怖片,《雞皮疙瘩》算是比較合格,只是時代不同了,像“捉鬼敢死隊”這樣的笑鬧恐怖片,也只能夠發發DVD了。

盡管去年第一部《雞皮疙瘩》來說,在全球票房賣出了1.5億美元,屬于“略能平本、實則小虧”。在這種情況下,索尼公司還是拍攝了續集。

但是,在影迷和書迷看來,R.L. Stine寫了這么多本《雞皮疙瘩》,居然拍成這樣給我們看?!

索尼相信,只要粉絲在,情懷也在,續集可以拍,續續集更可以拍。

其實,這件事兒,給弄反了。

對于我們來說,先說拍得爛不爛,然后,再說情懷。

霸王行動 Overlord

這就是在J.J.Abrams影迷群體里,口口相傳的“科洛弗”系列第四部;也是媒體所說的“僵尸版《拯救大兵瑞恩》”;在游戲粉兒里叫做“《使命召喚》的僵尸模式”;港臺的小伙伴叫做《大君主之役》……有這么多稱呼,說明大家對電影的期待。

曾經打造《迷失》、激活“星戰”、再造《星際迷航》的JJ,對于篡改時間線、科幻混搭恐怖的手法,已經運用的十分熟練,這次直接玩到二戰。

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諾曼底戰役的代號。

就在行動前夕,美國一隊傘兵深入敵人后方,為登陸計劃掃清障礙。但是,當他們進入預定地點后,發現這里是一個納粹人體實驗室,目的是制造處理無敵僵尸戰士。

這隊傘兵既要保證行動成功,又要消滅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僵尸軍團。

當然,以上都是幌子,如果在片尾處,JJ敢把“科洛弗”大怪獸放出來,兄弟敬你是條漢子!

安娜與末世錄 Anna and the Apocalypse

絕無套路的《僵尸肖恩》告訴我們,僵尸片原來還可以這么玩!

現在,安娜和她的伙伴們來了,告訴我們,歌舞片也可以讓僵尸來伴舞。

這部小成本制作的《安娜與末世錄》,從去年就開始在各個電影節露臉,被贊為恐怖片里的驚艷之作,爛西紅柿打出了90分,因為這是一部僵尸版的《音樂之城》。少男少女們要邊唱邊跳、邊打僵尸……

在積攢了無數口碑之后,電影一直拖到今年才上映。看來各位主創都是沉得住氣的人,既要口碑又要票房,兩方面必須攢個大爆發。

整理完這份片單,小編也暗暗吸了口氣,原來恐怖片已經改頭換面,以前那種血漿狂噴、斷肢橫飛的情節,一不留神變成了非主流,萬事萬物皆可僵尸化,才是新一代恐怖片的標準。

索尼去年推出的 PS4 獨占游戲《直到黎明》給玩家帶來了十足的驚喜,它將青少年恐怖B級片這一類型片成功的搬上了游戲平臺,并成功地吸取了B級片的精髓,給玩家帶來了充滿驚喜的恐怖之旅。

作為繼承了《直到黎明》這個名字的衍生作品,《直到黎明 血脈賁張》(以下簡稱《血脈賁張》)舍棄了原作中的多數要素(角色及故事),而是把游戲中最為精髓的“嚇人”要素單獨提取出來,與經典的光槍游戲結合,再通過 VR 設備的沉浸式體驗帶給玩家,不得不說在整個游戲體驗中筆者還是收獲到了足夠多的樂趣(驚嚇),對于第一次接觸 VR 的朋友來說,游玩《血脈賁張》可以說是一次絕佳的初體驗。

雖然名字掛著個“直到黎明”,不過《血脈賁張》和原作并沒有什么劇情上的聯系,頂多把原作的幾個角色扔到了游樂園中充當人肉背景,把原作中的殺人狂魔作為游樂場中的 BOSS,除此之外,沒有聯系。

可憐的姐妹花

傳統的光槍游戲中玩家只能沿著一定的軌道“被迫”移動,而不是主動操控行進的方向,這也是光槍游戲的一大“特色”。后來我們能在家用機上也玩到光槍游戲,比如在Wii和PS3上通過特制手柄來游玩《生化危機 歷代記合集》,讓玩家能夠在家里就體驗到置身街機廳的感覺,不過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光槍游戲還都局限于玩家觀看眼前的屏幕,不能夠向四周觀察。

你瞅啥?

《血脈賁張》則改變了這一傳統的“往前看屏幕”規則,得益于 VR 的沉浸體驗,我們轉動頭部的時候,游戲中的視角也可以隨之轉動,如果可以配上一副高品質的耳機,玩家可以完全沉浸在恐怖過山車的世界中無法自拔。通過耳機玩家可以聽到耳畔的低語聲,有時需要聽聲來判斷敵人位置,需要探頭尋找隱藏在角落的物品,這種沉浸感也只有 VR 才能帶給我們。

作為一個從來沒坐過過山車的人(還是坐過激流勇進的),筆者在游戲中也算是體驗到了過山車的樂趣,無論是爬坡還是俯沖,VR 體驗都會給你帶來一種游戲與現實反差的錯覺,靜止不動的身體和快速旋轉的大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甚至在俯沖的時候我不自主的就向后靠了靠椅背,這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俯沖的時候真的產生了玩過山車的錯覺

在《血脈賁張》中,玩家會坐在過山車上,手持雙槍,第一次坐上過山車時,玩家還是拿著兩把空氣槍,跟隨著游樂園主人進行打靶的游玩項目。不過這種娛樂項目沒有持續多久,玩家就被迫與游樂園主人分開,手中的槍也換成了真正的手槍,殺的敵人也都是有血有肉“小丑”。

隨著過山車的移動玩家會游玩七個不同的區域,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直到黎明》區域,多數區域中的場景都設計的異常扭曲。比如第二關的豬屠宰場,豬的慘叫聲沖擊著你的耳膜,簡直精神污染到爆炸。在嚇人這方面,《血脈賁張》做到了極致。

為了將游戲的畫面顯示最簡化,開發商將所有的 HUD 都融入到了游戲中,游戲中槍械的子彈、得分以及分數加成都會顯示在玩家面前的過山車上,不會出現在游戲畫面中浮現一堆數字的違和感。

不同于其他的 VR 射擊游戲(比如《PlayStation VR世界》的“倫敦大劫案”)中玩家只能看見自己雙手的情況,《血脈賁張》中玩家將能看見自己的整個身體,包括胳膊,不過由于 PS Camera 捕捉的只有 MOVE 上的光球,所以玩家胳膊的動作不能被識別,導致游戲中主角的雙臂永遠是僵直的,也就會出現下圖的詭異動作。

游戲支持 PS4 手柄進行游戲,左右兩個搖桿分別操控左右手兩把槍,這樣操縱最大的問題就是完全根本上頭部的移動速度,并且很容出現大腦錯亂不知道哪只手用的哪個槍。所以最好的操控方式還是要通過 MOVE,通過 MOVE 玩家可以準確的進行瞄準射擊,而開槍時 MOVE 的震動反饋也是非常爽快。

不過與 Oculus 和 HTC Vive 相比,PS VR 的精度就差了不少,由于所有的識別都是通過 Camera 來實現,所以玩家持槍的時候,畫面中的雙手可能會時不時的抖動,不過這種抖動對于玩家射擊的準頭倒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在《血脈賁張》中玩家舉槍時射擊手電照到的范圍內的目標都算擊中,并且在快節奏的射擊中玩家會不停地“舞動”雙臂,那種小幅度的不自然抖動也自然會被忽略掉。

我們一直在強調,看別人玩和自己帶上頭盔玩 VR 游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看的時候玩家可能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射擊游戲,夾雜了一些被其他游戲玩爛的“Surprise!”恐怖要素。但是事實上當真正戴上頭盔后,就會發現自己仿佛是真的進入了一個詭異扭曲的過山車游樂園,面對著成群的詭異怪物和超自然現象,無時無刻不在小心突如其來的驚嚇,有的時候筆者不得不閉上眼睛來躲避恐懼,這種感覺真的不能僅僅通過看來體會。

都是套路,嚇不倒我的,哎呦臥槽!

傳統光槍游戲的設計思路無非是玩家沿著給定的軌道前進,到了固定的位置會從不同方位出現敵人,把敵人全部消滅之后就會繼續沿著軌道前進,單純來說這樣的游戲設計卻是非常單一。不過《血脈賁張》卻盡可能把場景做到足夠的精細,小到槍械的細節、一個人臉部的表情,大到一個場景的變換設計,都充分體現了一個光槍游戲應有的設計思路:在固定的場景中能給玩家帶來一定的游戲樂趣。

令人滿意的水流效果

槍身清楚地寫著“Rush of Blood”

相比于我們之前評測過的《駕駛俱樂部 VR》,《血脈賁張》的畫面要好了不少,分辨率也要比《駕駛俱樂部 VR》高,所以玩家能看到的景象也更加細膩,這也都歸功于固定設計的場景與敵人,運算量也少了很多,畫面才能達到相對讓人滿意的程度。

這里玩家的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傾斜

為了增加玩家重復游玩的積極性,游戲中還加入了一些分支路線,通過射擊指示器來切換前進的軌道,這種分支路線也同樣會指向相同的結局,只不過沿途的“風景”會有所不同,但至少會讓部分玩家選擇重復游玩關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戲的耐玩度。

《血脈賁張》在 PSN 美服的售價為20美元,相當于一款“小品級”游戲的價格。《血脈賁張》的流程長度大概在兩小時以內,通關后玩家可以選擇游玩不同的難度,或者收集游戲的獎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模式可以供玩家選擇,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作為一款光槍游戲,《血脈賁張》是一款佳作,它繼承了以往經典光槍游戲的精髓,加入了恐怖驚悚元素,通過 VR 帶來的“360度環繞全方位嚇唬你”系統,本作可以說是光槍游戲的未來發展趨勢。當然,一款光槍射擊游戲顯然無法撐起 PS VR 的首發游戲陣容。

作為一款 PlayStation VR 的首發游戲,《血脈賁張》給沒有接觸過 VR 的玩家一個最好的方式來了解 VR 游戲,相比于《駕駛俱樂部 VR》的真實模擬,《血脈賁張》則是在沉浸感方面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能夠讓玩家體驗在真實生活中無法親歷的恐怖之旅,想必這也是開發商最想傳達給玩家的東西。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