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漫畫生肖圖2022以及東南漫畫昨天圖片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人口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和戰略意義。我國是全球人口大國,2022年人口高達141175萬(僅次于印度),與相比2021年,全國人口減少了85萬。

人口的減少和生育率、死亡率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人口的流動則與經濟發展情況密切相關,經濟活躍、就業機會多的地方,往往更能吸引人口,反之亦然。那么2022年我國31個省市區的常住人口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它們的人類流動又有哪些規律?

10個省市區人口負增長,8個位于北方地區

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南快北慢;而目前的人口外流的趨勢則和經濟發展形勢相反,是北快南慢。而經濟增速放緩,就業機會少,也是北方人口快速外流的主要因素。

2022年,我國31個省市區中(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有21個省份的常住人口呈現正增長,10個省市區常住人口增速為負。(雖然廣東、吉林、寧夏和西藏數據未公布,但根據全國人口總數以及各省數據,再結合各地區人口增長趨勢,基本可以確定上述地區2022年的人口數據。)

2022年,各省市區中,廣東、江蘇、浙江等21個省市區常住人口實現了正增長,經濟和人口實現了共振,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但是,遼寧、黑龍江、河南、湖南和河北等10個省份的常住人口出現了負增長,而在這10個省市區中,8個位于北方地區,南方僅有湖南、上海常住人口為負增長。

廣東地圖

廣東依舊是我國人口增長最快的省份

在我國民間曾經有一句俗語:東南西北中,發財在廣東!而隨著這句俗語的廣泛流傳是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廣東,希望在廣東能夠實現自己的“淘金夢想”。而這一人口遷徙的過程,從改革開放開始,直到今天一直還沒有結束。

粵港澳大灣區

雖然,廣東并沒有公布2022年詳細的人口數據,但是將全國總人口減去各省市區已知的人口數據,廣東2022年新增常住人口約150萬,依舊高居全國各省市區之首,成為我國人口增長最快的省份。由此可知,廣東人口的快速增長,除了自身生育率高以外還和大量流入的外流人口有著直接的關系,粵港澳大灣區依舊是我國最受歡迎的外出務工目的地,依舊承載著許多人的夢想!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僅次于廣東的第二大人口虹吸地

高度活躍的經濟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大量外來人口的流入,又促進了廣東的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而我國第二個經濟活躍區——長三角城市群,也是僅次于廣東的第二大人口虹吸地,這也證明了人口流動趨勢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

長三角城市群

2022年,長三角城市群的三省一市除了上海因產業轉型升級致使人口外流以外,其他三個省份的人口均實現了正增長。2022年,長三角城市群人口增長最快的是包容性最強的浙江,常住人口增加了37萬,其次安徽新增常住人口14萬,江蘇常住人口也增加了9.60萬人。

中部地區人口呈現兩極分化,2省人口負增長

中部地區是我國自然條件、地理區位以及經濟基礎最好的地理,但是這些年我國的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中部地區作為內陸地區,經濟增速明顯不如東部地區,因此人口也免不了被東部地區虹吸的命運。

中部地區

但是,最近十年來,隨著中部地區的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外流形勢得到了逆轉。2022年,在中部六省中,湖北和安徽均新增常住人口14萬,江西常住人口也增加了10.58萬,山西新增人口0.87萬。2022年,湖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但常住人口依舊出現了快速增長,說明人口回流比較明顯;而安徽的情況,和湖北基本類似。

而中部地區人口最多的河南和湖南,2022年常住人口雙雙出現負增長,其中湖南省常住人口減少了18萬之多,湖南去年人口出生率為6.20‰,低于全國6.80‰的平均出生率,這也是湖南人口負增長的主要因素。河南省2022年人口也減少了11萬,人口出生率雖然高于全國平均增速,但死亡率也高,說明人口老齡化在上升,自然增長率基本為零;但人口依舊負增長,說明河南人口依舊在外流。

西部地區廣西一枝獨秀,大部分省份原地踏步

西部地區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在四大經濟區中是最低的,而且西部地區也是我國區位和經濟基礎最差的地區。但是,在高生育率的支撐下,西部地區的人口增速一直維持著弱平衡的狀態。

廣西地圖

2022年,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基本原地踏步,人口增長了一、兩萬人而已,唯一的負增長省市區是新疆,常住人口也不過減少了2萬人。而廣西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0萬,在12個西部省市區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廣西常住人口的增加,除了高出生率以外,和人口回流也有著直接關系。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全域外流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屬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曾經也是全國人口的主要虹吸地,但是最近十年隨著天津的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北京制造業的外遷,京津冀地區人口開始由純流入轉變為流出。

京津冀城市群

2022年,河北常住人口減少了28萬之多,主要原因一是生育率低,自然增長率為負增長,二則是人口持續外流所致。北京2022年常住人口減少4.3萬,天津人口減少了10萬,北京主要是受產業轉移影響所致,而天津則主要是低生育率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引起的人口外流所致。

各省市區人口數據

東北三省人口外流近百萬,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成為主因

東北地區曾經是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也是大量外流人口的聚居地,但是最近十幾年隨著經濟增速的明顯放緩,東北三省開始由人口流入地逐漸變成了人口流出地,常住人口處于持續外流和減少中。

東北三省

2022年,東北三省常住人口合計減少了近百萬,其中吉林常住人口減少了約40萬人,遼寧人口減少了32.40萬,黑龍江人口也減少了26萬之多。而東北三省人口的減少,一是長期的低生育率,二是人口持續外流所致。近十幾年隨著東北經濟增速放緩,就業機會急劇減少,導致大量人口外流;而經濟水平的下滑,也導致生育率一直在下降中。

作者:一禪小和尚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