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華·美術館展覽現場。
深圳雅昌藝術中心。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藍岸畫廊。
博雅藝文空間。
今天介紹的這些藝術空間都在南山區,它們以自身豐富多彩的藝術展與活動,引領市民與藝術正面相撞,體會藝術帶來的視覺刺激。有中國第一家設計美術館之稱的華·美術館;也有與大型商業綜合體很好融合的盒子藝術空間;有即將試運營,集閱讀、展演、沙龍、生活方式于一體的美學空間LA VIE物質生活;也有今日蛇口的文化地標,由日本建筑師槇文彥領銜設計的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還有一建立就成為熱門打卡地的深圳雅昌藝術中心……可以說,這些融合了不同審美形態與趣味的藝術空間,已成為深圳人文化與藝術生活的日常必需。
華·美術館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深南大道9009-1號(華僑城洲際大酒店西側)
開館時間:10:00-17:30(逢周一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特殊情況以館內公告為準)
華·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家設計美術館,由華僑城集團投資興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華僑城正式成立,現為OCAT館群中的設計館。該館以推動設計的交流、發展和研究為主要方向,關注設計的實驗性以及跨學科的創新力量。
近年來,該館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展覽與公教活動,如“策展課”系列、“機器·人·藝術·時代”、“巴別塔迷思——華·美術館館藏展”、“下一代自然”、“變量循環:繆曉春2006-2018”、“重構烏托邦”、“吃設計”、“另一種設計”、“超景觀——十周年特別項目”、“我們在參與”系列、D-TALK系列設計論壇等,這些展覽與活動在業界引起極大關注。目前該館正在展出“長效設計:思考與實踐(2000-2020)”(5月29日至9月12日),此次展覽將植根于中國的本土語境,進一步提供“長效設計”理念在中國在地化的思考和實踐樣本,以此審視2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盒子藝術空間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路東8號O‘PLAZA歡樂海岸購物中心F3藍楹坊11棟
開放時間:每周二-周日10:00-22:00
OCAT歡樂海岸展區·盒子空間成立于2015年,在深圳華僑城歡樂海岸購物中心內。盒子藝術空間由主展廳與17個可以移動的白色盒子櫥窗組成,放置在商場里的公共空間;而主展廳則是由頂層的商鋪改造的一個標準展廳,陳列著精心策劃和布置的作品并隨著檔期更換,展覽與空間的關系靈活多變,為整個商場帶來充滿活力的藝術氛圍,讓進入商場的市民與藝術正面相撞,體會藝術帶來的視覺刺激,感受思維受到的挑戰。
藝術家、盒子美術館藝術總監周力介紹,盒子藝術空間主推的展覽是具有充沛的活力、無限的創意的青年當代藝術。呈現最具有新意的原創藝術作品,一方面豐富商場的文化藝術內涵,另一方面切實推動當代藝術發展,這是當代藝術實驗介入商業空間的勇敢嘗試。
從2015年至今,盒子藝術空間已經舉辦了23場藝術展覽,7個藝術項目。現正在展的是由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陳曉陽策展的“房間劇場”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葛瑪麗,郭苑舒,林鈺玘,劉符潔,任倢,小小灰,謝梓鈺,楊一心,張珂,張逸。
L·AN藍岸畫廊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路東8號O’PLAZA歡樂海岸購物中心三樓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0:00—22:00。
藍岸畫廊在2017年落地深圳,開幕首展《藍色》,邀請譚平為展覽的學術主持,藝術家包括陳文驥、李磊、馬樹青、馬路、孟祿丁、譚平、滕英、王易罡、楊勁松、周長江等當代藝術家,將抽象藝術帶入深圳市場。從2019年開始,藍岸畫廊逐步將約翰·麥克林,胡里奧·朗多等好的西方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帶入中國市場,希望能夠在更廣泛的層面上表達其藝術主張,促進不同的文化交流和互通,去獲取進入全球文化語境的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當下,藍岸畫廊正在展出馬樹青的個展《平面之上》,該展聚焦馬樹青的新作——“空間”系列作品。
博雅藝文空間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新區社區沙河西路1819號深圳灣科技生態園7棟負一層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0:00
博雅是深圳的“老字號”,從最初的解放路,到后來的東門、深圳證券交易中心,再到如今的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數次搬遷,40年來一路伴隨著深圳特區的發展。如今的博雅藝文空間是一個以閱讀為紐帶的復合型文化交流體驗空間,于2020年6月正式開業。曾舉辦過《四季英華——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青年工筆畫藝術展》、《影像時空——深圳美術館館藏深圳題材攝影作品展》、《翰墨流芳 ——獻禮深圳特區四十周年博雅書畫藏品展》、《明代毗盧寺壁畫——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展》等多項展覽,其中《明代毗盧寺壁畫——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展》為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項目。當前博雅藝文空間暫時未舉辦展覽,預計將于7月-8月間聯合無界藝術舉辦“關于深圳未來的暢想”公共藝術裝置展覽。
LA VIE物質生活(2021年6月19日試運營)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荔園路9號G&G創意社區南區一、二樓LA VIE物質生活
即將試運營的LA VIE物質生活是一個集閱讀、展演、沙龍、生活方式于一體的美學空間。以伴隨深圳21年成長的獨立書店物質生活書吧為精神原點,從根植蛇口的社區人文土壤的G&G創意社區再出發。物質生活創始人曉昱表示,LA VIE物質生活的定位是分享一切美好事物與生活,引領城市新生活觀念,連接有趣、有用、有態度、有夢想的人,構建品質生活的共生、共贏生態圈。我們將推動藝術機構與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的交流,幫助年輕藝術家、設計師成長。同時致力于“讓人們的生活藝術起來”。
LA VIE物質生活曾于2021年1月舉辦2020藝術展。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當代藝術家奶粉zhou「咸魚」主題展(6月6日-7月28日),即將開展的有“設計師、視覺藝術家殷九龍器物展”(6月19日-7月28日),未來將啟動年輕藝術家助力項目和年度藝術家合作項目。
紅樹林畫廊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1號廣場南二期110號
開放時間:周二-周六,10:00-18:00
2020年,藝術品經紀人鄧彬彬創立紅樹林畫廊,畫廊的主要方向是當代藝術,致力于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影響力,策劃國際藝術家展覽與交流項目以及探索視覺藝術在當代語境下更多的可能性。畫廊空間設計由設計師劉曉都操刀,視覺設計由深圳藝術組合「明天見」主理。該空間有如一個小型劇場,富有層次,自創立已來,已舉辦6個展覽,包括國外藝術家丹尼爾·克諾爾、奈文·阿拉達的個展,恩佐·庫奇與深圳藝術家梁銓的展覽,藝術家伍禮的個展,以及米利亞姆·卡恩、恩佐·庫奇、奈文·阿拉達、丹尼爾·克諾爾四位藝術家的群展。
目前該畫廊在展的是藝術家厲檳源個展《阻斷》,此次展覽由獨立策展人李佳策展,首度呈現了厲檳源的最新同名作品,以及他從2012年開始至今的部分精選創作回顧,此展將持續至8月28日。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望海路1187號
開放時間:場館,周一至周日10:00-22:00;展館,周一至周五10:00-19:00、周六及周日10:00-21:00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由日本建筑師槇文彥領銜的槇綜合計畫事務所設計,此建筑無疑已成為今日蛇口的文化地標。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自2017年開館至今,先后共舉辦了35場展覽,其中自主策劃18場,圍繞“設計的價值”主題,呈現逐步建立自有館藏的常設展,以及回應重要社會和設計議題的主題展。經過三年的自主策劃,已經形成設計互聯旗下“設計的價值”系列、V&A合作系列、科技藝術系列和青年先鋒系列四大主題展覽。目前該中心在展的展覽有:“源于自然的時尚”(2020.12.19-2021.07.04)、“新文化運動與美育啟蒙”(2021.05.01-10.31)、“振動的云層”(2021.04.30-07.13)等。
位于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3樓的境山劇場,自開放以來,自主籌劃了境山古典音樂季、尋聲·留白-東方古典音樂、親子劇場、先鋒計劃等四大系列。目前境山劇場正在進行的演出項目是“2021境山古典音樂季:誰不愛巴赫”(2021.06.18-11.20)。
萬一空間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2層202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四,11:00-19:00;周五至周日,10:00-20:00
萬一空間是由曹元琪、胡霽文、紀紹文三位90后藝術從業者,于2020年在深圳創立的全新藝術空間??臻g致力于消解當代與古代的邊界,融合美學研究邏輯下的現當代與古代藝術,構建一個不同國家、時期和形式的藝術在同一語境下共容的場域。
萬一空間依托道的同質內核:“一、二、三思維”,依次啟動了「萬一」、「蟲二」和「函三」開幕主題展覽,讓不同時空、形式的藝術在同一場域互動和發聲。展現其后疫情時代對藝術和生命的全新思考。該空間當下正在展出的是,由夏可君博士策展的《留白》(5月28日至7月15日)。此展展出了30件具代表性的中國歷代白瓷,和邱世華、梁紹基、尚揚、隋建國、劉國夫、卡蘿·杰斯特(Caro Jost)、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7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巢·美術館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2層204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9:00
由小燕畫院創辦的巢·美術館,主要關注00后藝術群體與青少年的藝術教育與藝術設計,2018年3月1日推出首展“未來未來——小燕畫院優秀作品展”,此展之后成了小燕畫院與巢·美術館的一個重要品牌。目前正在巢·美術館進行的“未來!未來!2020&2021國際小燕畢業生優秀作品雙年展”就是“未來未來”系列的延續。此次展覽展出了140位學生的170多件作品,分兩個展廳呈現,一號展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L204小燕畫院巢·美術館)展至6月15日,二號展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L212)展至6月30日。
巢·美術館曾還舉辦過“粵港澳·畫時代”插畫作品邀請展、“砂·金”孫玉倩水彩畫展、“度物象”左正堯作品展、沈姍珊×沈俊毅10年藝術作品展等眾多展覽。
紫苑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深圳市南山區歡樂海岸等
誕生于1997年的紫苑,以藝術畫廊為起點,是深圳雅生活的首倡者,它融合傳統六藝與當代藝術,將生活美學扎根于深圳人的內心。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紫苑目前分布在深圳的歡樂海岸、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華僑城、中心書城、龍華書城,惠州南壇。這些空間功能各有側重,但都集文化藝術、活動策展、餐飲管理、美學傳播等多業態為一體,紫苑也逐步成為一家文化資產運營管理機構。
紫苑·蛇口的文化藝術中心店不僅是一家藝術餐廳,更是一件裝置藝術作品,餐廳空間環境由空間藝術家馮羽打造。藝術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編作”??臻g編織線條縱橫交錯,時而跌宕起伏,時而蓬勃向上,編造出一個生機勃勃、萬物生長的視覺形態,以此命名《萬物生長》。
空間獲得2019年日本著名商業空間設計大賽JCD空間設計大獎,亦成為蛇口文化藝術中心內重要的藝術網紅之地。
歐古軒藝術空間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蛇口龜山路1-4號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太子路83號
開放時間:(門票預約制),周一-周日10:00-18:30
歐古軒藝術空間創立于2016年,是立足于大灣區的專業原創當代雕塑藝術機構??臻g集原創藝術品配置、租賃、定制、展覽,公共藝術服務為一體,和近百位國內外知名雕塑家有著深度的合作關系。舉辦過“城市·藝象”公共雕塑展(深圳寶能·第一空間80萬平方商業體開業公共藝術展)、“時空旅行”國際藝術家聯展、“新象”雕塑藝術聯展等展覽,其中“新象”藝術展仍在持續中,將展至6月30日。今年5月,歐古軒受邀參加了第17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雕塑與建筑藝術展”線上開幕式,7-12月份展覽計劃有“西班牙藝術家聯展”、“當代雕塑名家展”等。
雅昌藝術中心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深云路19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8:30(17:00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
深圳雅昌藝術中心2015年剛開放時,曾以其15萬冊的藝術類藏書與一座約50×30米的豐碑式藝術書墻成為深圳的熱門打卡地,很多外地文化人來深都想慕名去參觀。
雅昌藝術中心美術館在藝術中心5樓,以極美弧形展線(面積810平米,展線總長100米,挑高9米)著稱,經典的長廊型以及天窗所帶來的室外光線,配備博物館級燈光系統,是一個專業級的藝術展覽空間。據雅昌藝術中心官方微信號上的數據,該美術館開館以來,已舉辦布達拉宮壁畫展、故宮數字養心殿互動展等重量級的展覽30余場,藝術課程300余堂、藝術活動280余場,美術館正通過一系列的展覽計劃,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行系統化的學術梳理并呈現出來。
高北十六創意園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北路六道16號
高北十六創意園開啟于2018年11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東方信息港”。園區開啟以來,舉辦了一系列年輕人喜歡的藝文活動,如展覽、講座、音樂、戲劇、電影、潮玩、創意嘉年華等。其每年的蟲洞市集,已成為一個受追捧的創意品牌活動。高北十六創造了創造大學,陸續在創造大學培育了五7音樂社、蟲洞市集、奇異講壇、石榴劇場等互動社群。
深圳制造文化空間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北路六道16號高北十六創意園內
開放時間:暫停開放狀態
深圳制造文化空間成立于2014年,定位為當代藝術的另類平臺,空間曾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文化園F1棟105B-A,2020年后開始調整空間,搬遷至高北十六??臻g還包含實驗性展覽的制作,當代藝術的咨詢和收藏。“制造文化”同時也意味著文化生產與傳播的獨立軌道,從當代藝術、獨立設計等多個方面接近全球視野下的當代“后期制作”之中。曾舉辦過“堆棧的地貌”、“春之歌”、“聲色全碼、小徑分岔的花園——海嵐作品展”、“像鉆石一樣閃耀 shine bright like a diamond”莫棣個展等眾多展覽。
握手302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洲上白石二坊49樓302室
開放時間:每周三下午3:00-6:00對外開放
“握手302”創立于2013年9月,是一個基于深圳城中村-白石洲的實驗性公共藝術項目,也是一個藝術空間。旨在開展藝術創作、研究、學術交流和社區再發現等活動。其創始人之一張凱琴在2020年11月13日川美的一次演講中曾介紹,“在過去的7年時間,握手302共打造了四十多個系列,進行了二百多次活動。內容涵蓋了藝術創作、研究以及活動等?!?/p>
在我看來,“握手302”更像是一個行動小組,他們以行動介入城市肌理,他們最近的兩次活動是5月23日、29日與OCAT深圳館合作開展的“走讀+自然藝術創作”活動。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謝湘南
盒子藝術空間第十二展:銷聲覓跡
開幕時間:2017年6月17日,16:00
展覽時間:2017年6月17日至2017年8月25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22:00
展覽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路東8號歡樂海岸購物中心F3藍楹坊11棟,盒子藝術空間
藝術家:
包曉偉、鄧悅君、馮琳
胡佳藝、胡尹萍、李琳琳
李怒、梁半、廖斐、林芮襄
麻劍鋒、馬文婷、萬朵云
謝淑婷、楊牧石、藝本道委員會
于艾君、鐘嘉玲、宗寧
論壇:
本次展覽開幕前,特設了藝術家與策展人圍繞“銷聲覓跡”展覽所舉辦的小型藝術研討會,歡迎旁聽。
藝術家研討會時間:2017年6月17日,14:00-15:30
藝術家研討會地點:深圳市南山區白石路東8號歡樂海岸購物中心F3藍楹坊11棟,中山大學藝術文化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抽象藝術與創意設計研究所
主辦: 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
統籌: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策劃組
顧問: 中山大學藝術文化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麗茲藝術(深圳)有限公司
| 展覽前言 |
文/胡斌
這是一個日益喧囂和景觀化的世界,各種噪音和聳動的姿態充斥著我們的感官;然而與之相對的卻是另一些聲音和行動被屏蔽而得不到彰顯,又或者是眾聲喧嘩本身就形成對某些聲音和跡象的遮蔽。
這是一個新興城市的高端商場,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且價值不菲,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這也是我們的展場,它不是一個慣常的賦予作品典儀感的“白盒子”,而是一個日常消費的公共空間。展覽以移動的玻璃盒子的方式滲入到這個喧鬧的場域,它們貌似商場添置的櫥窗,實則卻完全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像是消費景觀中的一個個“孤島”。
時至今日,在任何場地做展覽都已經變得不新鮮,以場地的特殊性標榜展覽的功效正在減退。以往面對公共場所,我們總是習慣去適應它,并力求與周遭環境產生互動。而這一次,我們試圖逆向為之,轉而朝向那些被銷聲的、隱秘的內外區間,這里面包括奇特形體的隱現,羞于啟齒的身體行為,潛藏心底的荒誕意識,遙不可及的神話,難以觸碰的歷史,網絡媒介的過濾,記憶碎片的重生,沒入塵埃的精致,作繭自縛的掙扎,隱忍的痛感,無力的圖示,多義的物性,無限推后的“璀璨登場”,一本正經的“胡說”……在這當中尋得某些社會運行和身體感知的痕跡,喚起被各種話語霸權干預的認知。
這樣的呈現與作為熱鬧敞開的公共場域和時尚消費空間的商場正好形成一個鮮明的反差,同時,我們也希望以這樣一種內窺式的實驗構成對當下社會與藝術景象的反撥。
| 展出作品 |
(部分)
鄧悅君-T計劃 MARK1-綜合材料-80cm×30cm×120cm-2017
馮琳-禮物2-綜合材料-Φ150cm×10cm-2017
胡佳藝-冰刀-影像裝置-6'01''-冰刀鞋-15cm×25cm×35cm-2014
胡尹萍-即將璀璨登場-事情-招貼-202cm×372cm-2017
李琳琳-乳牙-乳牙復制品,木床,照片,鞋-尺寸可變-2017
李怒-11平米-泥土, 木頭-250cm×250cm×440cm-2017
梁半-透明更衣室-錄像-45''-2016
廖斐-制造一個環形-水平儀,橡膠球,書-尺寸可變-2017
林芮襄-東山-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7
麻劍鋒-無題-綜合材料-200cm×200cm×200cm-2017
馬文婷-《一切》系列-裝置-尺寸可變-2017
萬朵云-非洲之星1-1號—破石頭-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7
謝淑婷-瓷皮-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7
楊牧石-扭曲-霓虹燈管-尺寸可變-2017
藝本道委員會-安全距離-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7
于艾君-國王的演講-綜合材料-13.5cm×27.8cm×9cm-2015
鐘嘉玲-夢之旅國際旅行社項目-綜合材料-尺寸不定-2017
宗寧-夸父攝影-90cm×120cm-哈內姆勒基宣打印.木板-2011
圖文/ 盒子藝術空間
今日編輯 / 雨葭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后臺聯系
《收藏/拍賣》雜志現進駐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臺,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系郵箱: 或微信scp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