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手游寶與手由寶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親愛的小伙伴,你是不是被獵寶角逐的陣容搞得有點迷糊了?巔峰賽和錦標賽的陣容竟然不能照搬全抄,甚至有的隊勝率慘不忍睹,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摳門這期就細講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且幫助你怎么調整陣容。

獵寶角逐福利比想象中的多

在講活動最新陣容和造成原因前,摳門還是先說說活動獎勵的事吧,也許可以給你點期待感。

首先,獵寶角逐和詛咒夢境不一樣的地方,是可以每天領到資源獎勵。

當到達強者段位(上5隊),就能拿到家具幣,到達專家段位(上6隊),就能拿到晶碎了。

至于最終的大師段位,如果你是平民,還是挺難上的,畢竟輸了會扣分。

雖然每天領的資源都是蚊子肉,但總比沒有好啊,況且沒活動的話,晶碎、晶核也不是那么好領的。詛咒靠卷、深淵看命啊。

其次,獵寶角逐和詛咒夢境不一樣的地方,是能分段領到2次的排名獎勵。

所以計劃好前期和后期的兩個領獎勵陣容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獵寶角逐是分賽區排名,而不是像詛咒夢境全大區排名。

這種分賽區模式,更接近巔峰賽而非全球錦標賽,所以競爭壓力會小許多。你也更容易沖到靠前的排名。

此外,就是摳門的一些個人碎碎念了,聽不聽的隨意。

畢竟不是每個玩家都喜歡卷詛咒,如果之前培養了天罰、時魔、冬喉、骨弓,又能上場幾次呢?

摳門就更喜歡亡騎這個英雄,而不是三頭。

多了游戲的賽道和相應福利(鉆石和資源),不好嗎?

所以摳門是希望獵寶角逐活動能常駐的,當然獎勵能更多點就更好了。(手動滑稽)

說完獵寶福利的事,摳門該說說平民的改進陣容了。

平民改進陣容

前三隊陣容

身為平民,你的前三隊陣容很可能是上圖這樣的,帶艾吉奧或達芬奇的骨法虛空隊,冬喉魔女揉在一起的能量隊,還有最低配的女巫速殺隊。

至于為什么會這么安排,且聽摳門一一道來。

其一,根據各種陣容磨合的實測。

你從上圖可以看到,一、二隊的問題是不大的。

但當你沒有亡騎或天罰這種英雄的話,三隊魔女冬喉亡靈隊卻很難有高勝率,所以干脆舍棄幾個亡靈英雄,讓其再就業嘍。

(摳門的號比較多,所以做各種陣容測試也比較容易)

其二、根據英雄勝率排行榜。

都說虛空隊的獵寶勝率不夠高,但事實證明真的還不錯呦。

注意,這可不是上陣率,而是勝率排名啊。勝率這么高,你還不安排到自己陣容里?

雖然每個賽區的英雄勝率會略有不同,但基本大同小異。(摳門可多號證明)

這里還有個小細節你要注意,勝率高的英雄可能并不一定適合你。

摳門為什么這么說?

還是舉例吧,如果你的劍魔是紅、金、甚至是紫品質,但艾吉奧或達芬奇都是309、30刻印起步,你覺得安排哪個英雄上場勝率會更高?

所以,上陣英雄還是要綜合你的英雄品質來決定,不能盲目抄排行榜。

同理,如果你亡騎僅僅白品質,連專屬、家具、刻印都沒有,還想打出奇效,恐怕也只能拉低勝率榜的排名而已。

(摳門可不是說亡騎不強啊,但需要培養投資,不然你以為大佬的劍魔和你的一樣嗎?)

會舉一反三的話,你就會發現勝率榜排名靠前的英雄,多是爆發類的,像帶各種半神的時魔速殺系列、帶天罰的高配冬喉亡靈、SP劍圣等英雄,都是如此。

但這些英雄基本都和身為平民的你關系不大,所以繼續向下找吧。

等等,勝率榜里好像混進了奇怪的英雄,女仆、龍弓,我們好久不見。

再綜合勝率榜之前的爆發類英雄你就會發現,原來本次獵寶活動的密碼在這啊。

而造成爆發類英雄雞犬升天的局面,又是因為什么呢?

沒錯,都是BUFF惹的貨

摳門最初介紹獵寶時就說過,這個PVP活動是帶增益讓你PK的。

而選擇不同路線,并沒像摳門之前預想的,會帶不同的BUFF加成。

而是都在開場前12秒內,提升所有英雄80%傷害,且敵方首英雄被擊殺后,我方C位擊殺英雄還會額外增加55%的攻擊增幅、20急速、25破魔、25破防,直到戰斗結束。

這不明擺著鼓勵開局爆發的英雄嗎?

所以巔峰賽和錦標賽其中一隊,傳統魔女能量不好用了,沒等魔女啟動,瞬間整隊人就都沒了。(包括魔女自己)

沒有天罰的低配冬喉亡靈也很難發揮,因為三眼也需要時間啟動。

這也是為什么摳門將魔女、冬喉、能量混成了一隊,而另一隊直接讓沒神魔的兔弓、女巫帶隊。

當然,你也可以換成亞龍隊或弓騎隊。(只要龍弓培養夠高、夠暴力)

那么隨著段位的升高,這種強爆發陣容接著會怎樣呢?

摳門的答案是,爆發陣容會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強。

因為隨著段位的提高,防御類的BUFF會逐漸變少,但攻擊BUFF卻沒變。

缺少了生命、防御BUFF的加持,你和敵人都會變得越來越脆,相對的,攻擊就顯得非常高。要么秒人,要么被秒。(咦?怎么好像狂瀾奪金在堆花呢)

摳門現在還在測更多隊的平民搭配,具體結果還要延后些。

但大方向已經有了,像達芬奇、時魔、兔弓、天罰、SP劍圣這種要么開局傷害爆高,要么提速的英雄,都將是每隊的核心,次一級有龍弓、綠劍、女巫等英雄作為備選,打傷害需要啟動時間的英雄,都要靠后排了。

此外像冬喉、時鐘這種又硬又能給敵人減速的功能英雄,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好了我的小伙伴,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了。如果你對1.89版本的后續內容感興趣,請持續關注我的報道。

親,都看到這了,真不來個長按點贊三連嗎?摳門的主頁還有更多好文等你來看哦!

文章最后,還會放出詛咒夢境年獸新平民陣容的傳送門,感興趣的可自取。

也歡迎收藏,評論區留言。先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詛咒夢境年獸新平民陣容的傳送門:

十字花科“傅科長”的花田故事

“油菜院士”傅廷棟帶領團隊培育出80多個油菜品種,累計推廣種植超3億畝

3月,華中農業大學油菜試驗田里一片金黃,85歲的傅廷棟,每天會出現在這片花海。

“年紀大了,他們都勸我少下田,現在我一天只下田四五個小時。”一口濃濃的廣東口音,傅廷棟笑呵呵地說。

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壺、工作服、筆記本,帶上“傅氏六件套”,扎進田里的傅院士更像一位地道的農民。60余年來,他像一只勤勞的蜜蜂,遨游在油菜王國……

一輩子,一株花,一件事。

傅廷棟帶領團隊先后研究培育出80多個油菜品種,累計推廣種植超過3億畝。作為國際雜交油菜的主要開拓者,傅廷棟發現了國際上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雄性不育類型,此后在世界雜交油菜應用于生產的第一個10年里,約有80%的雜交種是由傅廷棟首次發現的波里馬雄性不育型育成。目前我國種植的油菜三系雜交品種中,仍有50%以上用波里馬雄性不育系育成,影響深遠。

德國科學家曾評價說:“他的發現為國際雜交油菜實用化鋪平了道路……歐洲人毫無保留地將這歸功于中國人。”

育種,從追趕到領跑

從傅廷棟的辦公室窗臺望出,野芷湖畔,微風輕拂,金黃色的花海與明媚的陽光相映成趣,生機滿滿。

油菜花開滿地黃,傅廷棟團隊也迎來了忙碌期。他們要觀察不同品種油菜的長勢和抗逆性,記錄成千上萬組數據,選育油菜“優等生”,這是一段屬于育種人忙并快樂的時光。

傅廷棟在田間觀察油菜花。(劉濤 攝)

細數中國油菜種植面積從不到3000萬畝增長到1億畝,畝產提高了3倍,傅廷棟心中無比自豪。

油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1965年,傅廷棟作為新中國第一位油菜遺傳育種方向的研究生畢業。如今,他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時我國油菜平均每公頃產菜籽僅500千克左右,還不到先進國家平均產量的三分之一。

彼時剛留校任教的傅廷棟意識到,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唯有在油菜雜種優勢利用上下功夫。

其實,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在探索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的途徑。國外先后在油菜中發現了多種類型的細胞質雄性不育,但這些不育類型難以找到恢復系或者不育性不穩定,因而無法直接用于生產。

用傅廷棟通俗的解釋來說,甘藍型油菜是自花授粉植物,要進行雜交,就要首先找到一種雌蕊正常而雄蕊退化的油菜,即“母油菜”。當時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苦苦尋覓油菜雄性不育的“母油菜”,卻一無所獲。

必須尋找新的雄性不育系,而且要跟時間賽跑、跟外國同行賽跑。

1972年3月20日,這是傅廷棟一輩子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傅廷棟清早就鉆進了油菜田,當他走到種有波里馬品種的資源圃時,眼前一亮,居然有一株油菜雌蕊正常,而6個花藥都呈萎縮狀態。他趕緊用手一捏花藥,沒有花粉。這正是他苦苦尋找的雄性不育變異株。

反復搜尋了幾遍,他總共找到19株上述表型的植株,通過仔細研究,確認這是典型的自然突變雄性不育株。這個發現揭開了國際上“甘藍型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的序幕。這是傅廷棟帶著“傅式六件套”在學校試驗田、在農村田野里,找了整整兩年,排除了幾十萬株樣本后所獲的“至寶”。

一舉成名天下聞。此后在世界雜交油菜應用于生產的第一個10年里,約有80%的雜交種是由傅廷棟首次發現的波里馬雄性不育型育成。目前我國種植的油菜三系雜交品種中,仍有50%以上用波里馬雄性不育系育成的雜交種。

如今,我國油菜品種雜種化率已達到70%,全國平均單產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波里馬雄性不育系還被國內外轉育到大白菜、小白菜、紅菜薹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對上述蔬菜的雜種優勢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1年,國際油菜研究理事會授予傅廷棟世界油菜科學界最高榮譽——“杰出科學家”獎章和證書,他是世界上第二位,也是迄今唯一一名亞洲地區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面對“世界油菜雜交之父”的榮譽,傅廷棟不喜歡這個稱號,只想永遠當十字花科的“傅科長”。

推廣,中國田種中國油菜良種

根腫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一種傳染性強的世界土壤傳播病害,會造成小苗枯死,導致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堪稱十字花科作物中的“癌癥”。在國內,一度僅四川省發病面積就達300萬畝以上。

“當時我剛回國,開始對根腫病的研究來自傅老師的建議,油菜根腫病離油菜產業更近。”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農業農村部油菜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椿雨回憶起油菜根腫病防控研究初衷時說道。

傅廷棟在實驗室觀察育種情況。(劉濤 攝)

根腫病可通過輪作、推遲播期、凈土育苗移栽等方式進行農業防治,也可以對作物進行化學藥劑防控,但這些方法提高了生產成本,或對水土有污染,效果也有限。相比之下,培育新型抗根腫病品種,無疑是防治根腫病最根本、最經濟且有效的方法。

為應對我國油菜主產區面臨的根腫病威脅,傅廷棟帶領張椿雨等專家,從2010年開始利用蕪菁、大白菜等優異抗病資源,在國內首先選育了抗病新品種。經過在四川等病區試種,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已在全國推廣抗病油菜品種的種植面積達800萬畝。

增產提質,良種是關鍵。傅廷棟個人先后培育出16個品種,帶領團隊培育出80多個品種,累計推廣種植超過3億畝。如今,全國每年種植的1億畝油菜里,由傅廷棟團隊培育的品種超千萬畝。

“原來的油菜品種高芥酸、高硫苷,菜籽油質量差。現在‘雙低’菜籽油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產量高、收益好,品質接近橄欖油。”傅廷棟說。

傅廷棟團隊選育出的油菜品種除了廣泛種植于長江流域,也“走南闖北”,先后推廣北至黑龍江,西到新疆阿勒泰地區,甚至種在了浙江溫州近海的鹽堿地灘涂,“油菜地圖”越繪越廣……

然而,傅廷棟始終認為,現在取得的成果還不夠。

此前,傅廷棟在西北調研時發現,當地小麥7月份收獲,離嚴冬來臨之前還有兩三個月的秋閑時間,土地沒有植被覆蓋,水、風、沙蝕嚴重。親眼看見了黃土高原農牧區飼料短缺、生態惡化的現象,他琢磨能否在油菜上想點辦法。

于是,傅廷棟深入西北農村,與甘肅農業部門合作,進行“麥后復種飼料油菜”試驗。“華協1號”試種成功,麥收后至嚴冬來臨前的秋閑耕地種油菜生長60-75天,畝產飼料三四噸,能供應三四頭羊羔的青飼料,綜合經濟效益可達千元以上。

“北方有秋閑地兩三千萬畝,南方有冬閑地四五千萬畝,不與糧食爭地,發展飼料油菜1000萬畝是有可能的。”傅廷棟對飼料油菜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原來,根據此前的研究結果發現,用5年左右時間通過種植耐鹽堿油菜作綠肥,就有可能將鹽堿地荒地(pH10-11,鹽濃度0.3%-0.5%)改良為質量中等的良田。

目前,傅廷棟和他的團隊研究、推廣的復種飼料(綠肥)油菜,已被農業主管部門作為主推技術,在西北、東北和長江流域大面積示范推廣。

下田,離一線更近一點

華中農業大學是全國培養油菜人才最多的單位,傅廷棟培養學生的竅門只有一個,那就是“跟我一起天天下地”。

傅廷棟告訴記者,必須到實踐中去感受實際問題,脫離生產實際的研究沒有任何意義,尤其是農業院校的學生。

也曾有個別學生覺得經常下田太辛苦,導師就對他說,“你到油菜田去看看傅老師在不在?”當看到田中傅院士的身影后,學生就再也不提下田辛苦了。

傅廷棟(右三)在田間指導學生。(劉濤 攝)

一次,一名外校學生慕名而來,想報考傅廷棟的研究生。當得知傅院士不在辦公室正在下田后,這名女生在油菜田里找了一大圈,也沒發現傅院士的人影,只好問了一位田里的“老農民”:

“老師傅,您知道傅院士在哪嗎?”

“你找他有什么事?”

“我想考他的研究生!”

“我就是,考我的研究生,你得做好吃苦的準備哦!”

當確認眼前的“老農民”就是傅院士后,這名女生驚呆了。

傅院士愛下田的故事,還有很多。“傅老師不在實驗室,就在油菜田。”他的學生說,這對他們影響很大,“油菜開花的時候雨多。穿著沾滿泥土、五六斤重的膠鞋,一干就是一天,我們年輕人都吃不消,老人家卻一點兒不抱怨。”

1999年,傅廷棟從芥菜型油菜中再次發現了一個新的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株。一位到學校參觀的國外同行詫異地問傅廷棟:“傅,為什么又是你?”傅廷棟笑著說:“搞農業的就要多下田,多到實際中去,就會有新的發現。”

85歲的傅廷棟,剛從試驗田忙完又趕到荊門沙洋出席油菜花節開幕式,指導當地油菜的三產融合。說起今年的“小目標”,傅廷棟計劃忙完長江流域的油菜收割后,再趕到西北的夏繁基地,今年要在全國各地繼續繪制“油菜地圖”。

“科研就得圍著農民打轉!”傅廷棟一直堅持一個理念,能適應生產的需要,得到農民的認可,并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這才是做科研的意義。

傅廷棟及研究團隊成員歷經16年攻關選育出耐寒抗凍、可食用油菜薹,播種后50天左右即可收獲,采收期長達3個月,產量比同類品種高30%左右,每畝可采摘1000公斤,不僅好看、好吃、好栽,而且營養價值、經濟效益俱佳。

“油菜種植成本低、花期長、花量大,觀花與收獲農產品兩不誤,油菜花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油菜渾身都是寶,更成為鄉村振興‘致富花’。”傅廷棟笑著說。

“我感覺自己還不老,雖然我也算是‘85后’了!”正是對油菜的熱愛和執著,讓這位愛在花田有“喜事”的“傅科長”停不下科研的腳步。(記者 李偉)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