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烏托邦英文(烏托邦貿易網)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城市烏托邦英文,以及烏托邦貿易網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這些音譯詞,翻譯真絕妙

漢語中有大量的外來詞。其中大部分是音譯詞,我們很容易識別,因為它們一般只表音不表意,字面上沒有什么含義,如沙發、巴士、咖啡、卡通、蒙太奇、海洛英、白蘭地、奧林匹克、厄爾尼諾,等等。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音譯詞由于翻譯得非常巧妙,字面上也包含著一定的意義,因而不僅能表音,而且能表意,非常符合漢語造詞的規則(即音意兼表),以致于讓我們不易識別其“廬山真面目”,甚至經常把它們當作漢語大家庭中的原有成員,不知道它們竟然是外來詞,如基因、休克、苦力、黑客、維生素、烏托邦、安樂死、迷你裙、俱樂部、嬉皮士、可口可樂,等等。這樣的音譯詞音意兼表,形神兼備,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這些音譯詞在表意方面的作用和妙處又不盡相同,概括起來,大致體現為兩種情形。

一、字面上基本上達到了音意合一,能十分近似地結實原詞的內涵,可謂巧合之至,非常難得。這類詞由于音意結合得十分緊密和巧妙,未露出翻譯的痕跡,因而最像漢語中的固有詞匯。例如:

1、苦力:譯自英語coolie、cooly,又譯作“咕哩”,是過去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體力勞動者的蔑稱,而“苦力”字面上恰好有“辛苦、苦難的勞動力”的意思,你看,與原詞詞意多么吻合!而譯為“咕哩”就看不出是何意義了。

2、休克:譯自英語shock法語choquer,又譯作“修革”,是指由于機體受到強烈刺激而引起中樞神經呈抑制狀態,而“休克”字面上恰好有“休息、休眠、克制”之意,與原詞詞意多么接近!簡直可以讓人“望文生義”。而譯為“修革”則不知所云了。

3、連誦:譯自法語liaison,即連音,特指法語中第一詞詞尾與第二詞詞首的連讀。

而“連誦”二字顧名思義就是連續誦讀,與原詞詞意不謀而合

類似的音譯詞還有很多,下面再列舉一些,并分別將各詞的詞意與相應音譯詞字面的含義對照列出,以便從中觀察其翻譯之妙。

1、黑客(英語hacker),“非法”闖入對外保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并盜取資料甚至進行破壞的人。“黑客”:黑衣夜行者,行為詭秘者

2、基因(英語gene),生物遺傳因子。“基因”:基本因子

3、幽浮(英語縮略詞UFO),指空中不明飛行物,尤其指飛碟之類。“幽浮”:幽靈般神秘地飄浮之物。

4、維生素(英語Vitamine), 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維生素”:維持生命、生長的元素。(港臺譯作“維他命”:維護他的生命,亦妙)。

5、烏托邦(英語utopia),烏有之鄉,不存在的地方,即理想國,后借指空想主義。

“烏托邦”:子虛烏有的地方,寄托理想的國度

6、嬉皮士(英語hippies),泛指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的對社會現實不滿而墮落的青年。“嬉皮士”:嬉皮笑臉的、玩世不恭的人。(只有“皮”表音不表意,下同。)

7、雅皮士(英語yuppies),泛指美國城市地區年輕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雅皮士”:文雅的、有知識、有技術的人士。

8、雅廢士(英語yuffies):又譯作“雅非士”“雅飛士”,是現代美國都市中的失敗青年,由雅皮士中淘汰出來,心理上失去平衡。“雅廢士”:“雅士”中的廢棄者、淘汰者。

9、安樂死(英語euthanasia):對于絕癥患者或年老者實施的無痛苦致死術。“安樂死”:安然地、快樂地死去。

10、俱樂部(日語譯自英語club):進行政治、社會、文藝、娛樂等活動的團體和場所。“俱樂部”:眾人在一起進行活動、娛樂的部門。

二、字面上雖不能揭示原詞的內涵,但蘊含著相關信息和言外之意,能暗示該詞的外延,引起人們對該詞基本內涵的聯想和猜測。顯然,這類詞在音意結合方面不如上一種緊密,但翻譯的靈活性更大,往往具有詼諧、夸張的效果,其數量比上一種更多。例如:

1、可口可樂(英語coca-cola):西方的一種暢銷飲料的名稱。20世紀30年代由旅英華人蔣彝譯出。據說當年廠家為了在中國打開市場,特重金懸賞中文最佳譯名,結果在眾多譯名中“可口可樂”四字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可口可樂”:意謂該飲料喝起來,既可口又可樂,因而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妙絕!此后,此譯名為該飲料在中國的風行起了重大作用。(美國又有一種飲料“pepsi-cola”譯為“百事可樂”,也較妙。)

2、康樂球(英語crown):就是平常說的桌球、臺球,也有人譯為“克郎球”、“克郎棋”。譯為“康樂球”之妙在于可以顧名思義,“健康快樂”,誰不想玩!(另一種球bowling譯為“保齡球”也妙:此球可以使人保住年齡,保持年輕!而另一種譯法“保令球”則相形見絀。)

3、迷你裙(英語miniskirt):就是超短裙。因為超短裙能引起某些男子的遐想,對男子的誘惑力極強,所以該詞音譯比意譯更含蓄、更誘人。(又有一種裙子叫“microskirt”,也是一種超短裙,有人音譯為“迷哥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4、席夢思(英語 simmous):一種有墊子的床。該譯名字面上有席和夢兩字,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床和睡眠,而“思”即思念,意謂這種床好想讓人睡啊,好讓人思念啊。言外之意當然是好床了!如果譯為“習孟斯”之類,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5、香波(英語 shampoo):指洗發劑、洗發膏之類,諧音“香波”字面有香味的波浪、泡沫之意,與洗發用品的使用特點頗為協調,還有一定的特意。

6、派對(英語 party):指小型聚會或男女交際舞會,其中“對”,讓人想到成雙成對,與交際舞會很有聯系,較為巧妙。

7、奔馳(德語 Bens):德國的一種名車,譯為此名頗能顯示該車的性能,真是妙極!

8、脫口秀(英語 talk show):當場提問并回答的廣播電視節目,其中“脫口”很容易讓人想到脫口而出、快速解答之意,與原詞詞義切合!

其它的還有:拉力賽(英語rally,一種連續進行的體育比賽)、美加凈(英語Maxam,系列化妝品名)、口得福(英語Codfo,味精名)、樂口福(英語Locavo,麥乳精名)、富爾康(英語Fullcomp,一種高能量高蛋白全營養滋補品名)、敵殺死(英語Decis,一種高效殺蟲農藥名),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類似的詞語還在不斷出現,稍加留心即能發現。

這些翻譯得巧妙、有趣的音譯外來詞在漢語中分布面很廣,扮演著語言交流的重要角色。它們在漢語的百花園中爭奇斗艷,異彩紛呈,為漢語詞匯的豐富多彩和形象生動起了促進作用,增強了漢語的表現力。它們的出現,也充分體現了翻譯者高超的語言技巧和藝術手段。

傾倒牛奶、排隊領救濟,教科書里的大蕭條來了?

近日,“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 “洛杉磯市民排隊申領食物救濟”先后登上熱搜,引發熱議。“這些故事在中學歷史課本里的1929大蕭條看過”, 有網友表示,“這是在幫我復習歷史嗎?”

當歷史教科書里的場景一一重現,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大蕭條真的要來了?

牛奶、雞蛋……大量食物被銷毀

今年網友頻頻見證歷史,上世紀大蕭條時期“傾倒牛奶”的一幕在美國等國家重演。

美國廣播公司2日報道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牛奶過剩,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這一幕也在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陸續上演。

“之所以出現牛奶過剩的現象,是由于通常在餐廳提供牛奶的學校現在關閉,以及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許多美國家庭在疫情大流行開始時就囤積了大量牛奶,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導致。”美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解釋。

據國際乳制品食品協會(International Dairy Foods Association)的數據,美國目前約有5%的牛奶被倒掉,如果未來幾個月繼續停業、停課的話,這個數字預計還將翻一番。

不只上千加侖牛奶被倒入池塘和肥料坑中,據《紐約時報》報道,餐館關門、酒店停業和學校停課讓一些農民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買主。盡管零售商們看到,由于美國人現在幾乎每頓飯都在家里吃,超市的食品銷售出現了激增,但這種增長不足以消化幾周前種下、原本要提供給學校和企業的所有易腐食品。

愛達荷州的一名農民挖了好幾條大溝把100萬磅的洋蔥掩埋;在為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提供農產品的南佛羅里達州,拖拉機正在四季豆和卷心菜田里縱橫往返,把長熟的蔬菜犁回地里;養雞企業桑德森農場(Sanderson Farms)現在每周銷毀75萬枚未孵化的雞蛋,占其總產量的5.5%,這些打碎的雞蛋被送往一家加工廠加工成寵物食品。

桑德森農場的首席執行官喬·桑德森(Joe Sanderson)告訴分析人士,公司高層甚至考慮過對雞實施安樂死,以避免以無利可圖的價格出售,但公司最終沒有這樣做。

美國合眾國際社6日發布的報道中也稱,因為疫情導致種植者失去了大批客戶,美國農民銷毀了大量易腐爛食物,如番茄、生菜和四季豆。種植戶說,他們試圖尋找零售商或食物賑濟中心但未果,所以只能讓作物爛地里。如果政府不立即提供刺激資金援助,他們只能銷毀更多食物。

“在許多美國人陷入經濟困境、數百萬人突然失業的時候,發生大規模銷毀新鮮食品的情況,即使用一場全球大流行病的標準來衡量,也是一個特別反烏托邦的事態變化。這反映了新冠病毒造成的巨大經濟不確定性,以及農業等規模龐大的經濟行業如何改變運作以適應如此突變的難度。”《紐約時報》指出。

資料圖:當地時間4月6日,美國大華府地區的一家超市在結賬區收銀員和顧客之間設置玻璃隔斷,防止互相傳染。 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攝

美國失業人數暴增,市民排隊領食物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洛杉磯失業人口猛增。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在當地時間4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疫情對加州經濟的重大傷害,加州的失業率正在迅速攀升,失業人數達到190萬,在過去的一周中,每天收到大約11.1萬人次的失業申請。

據美國媒體報道,9日,美國加州南部一處臨時設置的食物發放區,吸引了許多民眾前往。等待領取免費食品雜貨的車輛大排長龍,隊伍接近2公里。如果夠幸運,可以領到一個16公斤重的箱子,里面有米、小扁豆等主食,冷凍雞肉、柳橙等。

報道稱,一名40歲男子是高爾夫球賽事承包商,帶著孩子一起排隊,“我已經3周沒有工作,攢了一點錢但還要付房租和電話費等。”

有網友稱,仿佛重回上世紀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只是排隊的由人變成了車。

不只加州,失業潮席卷了整個美國。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勞工部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導致美國部分企業倒閉,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4月4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達到660萬人。

數據顯示,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有近1700萬人失去了工作。分析人士指出,因疫情持續蔓延且數據存在滯后性,未來數月美國就業數據可能更加嚴峻。

這一點也得到了研究機構的證實。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NABE)10日公布45位受訪經濟學家的調查中位數顯示,疫情導致美國經濟突然停止運行,可能使就業崗位減少450萬個。預計至2021年底,減少的就業崗位只能恢復不到200萬個,未來21個月美國失業率將升至6%以上。

經濟活動停擺也令全球失業人數激增。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布報告顯示,在全球33億勞動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其工作場所被全部或部分關閉。預計疫情將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勞動人口總工時縮減6.7%,相當于1.95億名全職雇員失業。

報告還指出,今年全球失業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疫情發展和相關措施實施情況,全年增加的失業人數可能遠高于此前預測的2500萬人。

資料圖:當地時間4月12日,美國舊金山漁人碼頭的商店均已關閉。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全球經濟將萎縮3%!經濟大蕭條會重演嗎?

一邊是市民排隊申領救濟食物,一邊是農民損毀大量食物,歷史課本上“大蕭條”這一章節所述場景重現了。疊加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不少機構預計,全球經濟正在陷入衰退。

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再次證明:經濟衰退真的來了。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3%,這使此次的“大封鎖”成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情況糟糕得多。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稱,流行病危機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左右,大于日本和德國經濟之和。170多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預計將收縮。

“由于新冠疫情的傳播及相應疫苗研發的不確定性非常高,疫情即使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冬季也可能卷土重來,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或將導致企業和居民大幅減少其投資和消費行為,全球貿易迅猛下滑,造成全球性負反饋效應,從而可能在較長時間內重創全球經濟增長。”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初期對經濟的沖擊,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就像戰爭、9.11 等事件一樣。但目前各國為了應對疫情,大多數經濟體都采用了鎖國、封城的政策,隔離政策的結果就是對經濟的沖擊內生化。”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告訴記者,就像1929年大蕭條,當時引發的經濟體之間的閉門鎖國導致了經濟活動的急劇萎縮。

“未來全球經濟走向衰退已經無法避免。衰退的程度依賴于特效藥或者疫苗推出的進程,推出的時間拖得越長,經濟衰退的程度越深。”潘向東表示。

假設“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的前提下,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8%。但IMF同時表示,全球增長預測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糟糕得多的經濟增長結果是有可能、甚至是很有可能出現的。(謝藝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