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英雄保衛戰官方版(末日英雄五部曲)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末日英雄保衛戰官方版,以及末日英雄五部曲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科幻小說 _ 末日英雄:琴弦(六)

本期科幻小說來啦~

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

末日英雄:琴弦》(六)

作者:東方曉燦

科幻小說

決戰日

巨眼沒有回應。

馮思銳向后轉身,把腕表對準身后叉號的外壁,映出一張五顏六色的表格。啟動投影的同時,他在腕表操作界面左下角另一處悄悄按了一下,那里有個不起眼小按鈕。

表中的每一格里都有一個圓環形圖案,環形中心由數量不同的紅色和白色的點構成,外環則是均勻分布的藍色的點。從表格的左上角往右下角數去,各色小點的數量也對應增加。每個圓環的旁邊還標有文字、數字,除了中文“氫氦鋰鈹硼……”和英文字母外,還有對應的第五星云紋字符。

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宇宙通用的“字錨”。這之前,他一直在猜對方是不是有語言,假如有,對方是不是了解過第五星文字?就像游戲里的語言學家老羅那樣,打通語言體系相互譯解的第一座橋梁應該是什么?他想到了把通用元素作為字錨。

這時,馮思銳注意到腕表收到一條信息,正要打開時,叉號的外壁忽然被映亮了。他轉過身去,看到黑色巨眼變得透明、發白,泛起一圈乳白色的光暈。黑眼醒了!變成了白色眼睛。但是中間沒有看到“X”或“O”形圖案,而是赫然出現了兩個紅色的巨幅漢字,猶如白色眼球中生出的血紅色瞳孔!每個字都比馮思銳的身高還高:

“是我。”

紅字變化了:“我懂你們的語言。你很聰明,是唯一猜到了球籠,還能找到我的人。很有趣。”

馮思銳的心咚咚直跳,先前準備了好多問題,現在卻緊張得腦袋嗡嗡作響,喉嚨發干,一時不知該問什么,過了一分多鐘心跳才漸漸放緩。他強壯鎮靜,咧嘴笑了一聲:

“這么說,六億年前的第五星艦隊,始終沒看到球籠后面隱藏的秘密法則?”

“是的。闖網四次都沒有看到,足夠勇敢,但太愚鈍了。低于系統評判的最低值,沒有留存的意義,浪費時間和空間。”

馮思銳讀出了滿滿的傲慢之氣,他想反駁“其實第五星也看到了網,甚至看到了你的蹤跡”,但一想,都到了現在這地步,反駁實在是沒什么意義。

之前他在第五星文字里注意到過一個細節,里面提到過“大折線”,一種量子漲落很低的空間,描述不具體,似乎諱莫如深,但留下了計算公式。后來隨著他對陳舊弦論的深入了解,發現那應該是引力引導的光速飛行導致的,是一種航行軌跡。現在他全明白了:那是巨眼在領地內巡游時留下的航跡。

“那我們呢?及格嗎?”

“及格。”

“所以呢?”

“所以必須開啟第六次格式化。但是沒想到我趕到時,你們自己毀掉了地球。”紅字用的詞是‘格式化’,馮思銳笑了起來,形容五次生物大滅絕確實很貼切,沒有白觀察幾萬年,漢語學得不錯。

“哈哈,那還不是被你嚇的嗎。為什么及格也要死?”

這次,半透明白色巨眼上的紅字沒有出現。

馮思銳換了個問題:“你說的‘系統評判’,是從什么時間開始的?”

“從你們在走出家門的那天。”

“那為什么還允許六千萬年后的我們飛向白玉星?”

“等待新的可能性。但現在看來,無需我親啟白玉星格式化,讀一下你剛收到的信息吧,幾個個體只剩你一個了,清除你很簡單。”

馮思銳心中一愣,什么叫只剩我一個?他想起剛才有一條未讀信息,打開,讀著。他注意到了信息的接收時間,就在自己剛才悄悄按下腕表按鈕不到一秒鐘后,幾乎是同時。發信人竟然還是那個叫王立為的小男孩,他長大了,又離開了。

紅字:“你們在學會控制時間流速之前就踏上了永生之路,因此觸發了文明內在的‘自毀基因’。整個文明患上了癌癥,無法治愈。”

“可惜了新地球啊,老子在這忙活半天,他們,唉……根派們啊,伊壁鳩魯主義,文明的癌細胞。條條大路通羅馬,學會了修路,卻沒學會對付傳染病……”馮思銳想起了詹勝,心中不由發出一聲長長的哀嘆:艦長啊!你犯下的唯一錯誤,就是做對了所有事。

腕表中,王立為的信息還在自動循環播放著。聽著老人那低沉而滄桑的嗓音,馮思銳心緒萬千,那顆潔白的小小行星,寄托了多少代人最后的美好希望。他又想到了自己最心愛的蟻穴雕塑,弱小的螻蟻們歷經劫難找到了安居之所,最終一切還是空,白云蒼狗。

蟻穴那密密麻麻的銀色分叉,螞蟻們挖出的隧道巧奪天工,他每次看時總會覺察出一絲詭異的味道,但一直說不清。突然,馮思銳感覺像被天空中劈下的閃電擊中一般,一個新的前提在眼前豁然開朗!

蟻穴隧道那種自然的延伸方式,絕非人類的思路能刻意設計出來的!螞蟻再弱小,也有它不可替代之處。

“你在等什么‘新的可能性’?弱小的我們,對你的價值是什么?”馮思銳知道自己已經觸摸到了真正的答案,問出了困擾自己很久的那個疑問。

巨眼又一次沉默。

馮思銳挺起了胸膛,大聲說:

“決定宇宙萬物結局的只有——內因。多年前,我們有位科學家曾說過一句名言,比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提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你在等待收集的,不是一個文明應對千萬種滅亡風險的答案,而是在收集問題本身。”

“是。你確實是人類中為數不多的及格者。同一個物種文明,滅亡的原因總是有限的。這是文明的內在基因決定的,就像你們死于個體的過早永生。但當一個文明有幸突破自然壽命,延續了很久時,更多種意想不到的新的風險會陸續出現。”巨眼不再躲避問題,給出了回應。

“這時,滅亡的概率陡然增加。等新風險出現時,一切都晚了,唯一的辦法是提前找到可能的問題,這就需要依靠文明的獨立性和多樣性。對嗎?”

“是。”

馮思銳看清了宇宙的真相:強者文明囚禁其他文明,用億萬處球籠收集億萬種死因。生存空間的寬度不能代替生存時間的長度,以球籠空間換取生存時間。而前提只有簡單的兩點:文明都會滅亡,決定結果的是內因。

舊公元時代的科學家薛定諤曾說:生命,以負熵維持。

維持負熵的是能量的攝入,能量的來源——果實谷物,無不是時間釀成。熵,即時間,即可能性,時間的流逝就是可能性的減少。死亡就是可能性減少到零的時刻,即熵增到極致。弱小文明像大樹的分枝開叉,去探尋各種可能性,結成時間的果實。文明,也以負熵維持。

“假如一個文明像第五星那樣,在自我滅亡之前就觸碰到了球籠,等待他們的結局只有一種,格式化重啟,對嗎??”馮思銳追問。

“是。文明的結局只有兩種:一,滅亡;二,重啟新物種進化。”

人類和異星文明的第一次終極對話進行到第16分鐘時,馮思銳等到了答案。他不再說話,而在心里暗暗計算著另一個問題——他注意到音頻里那個叫王立為的講述人提到的時間,新公元107年。算了好幾遍,差不多了,計算結果和當年特修斯號往返所用時間基本吻合。

“這里的時間流速是多少倍?”馮思銳突然發問。

“65.3倍。”紅字沒有躲避問題。

“你怎么做到的?”

“四面體。”

“哦,就像六千萬年前降臨在地球大氣層的那幾百個?”

“是的。”

“靠四個頂點的引力作用放慢時間流速?”

“是的。”

他松了一口氣,古戰場果然處在一個巨大的引力場中,處在四面體正中央的引力平衡點上。四個散發強大引力的藍色眼睛作為四面體頂點,中心物體在各個方向上的潮汐力恰好相互抵消,從而沒有被撕扯成粉末。白玉星踏入了一個永生地獄,龍城號鉆進了一個三角形牢籠。

生命的最后時刻,馮思銳反而放松了下來,他抬起下巴,問白色巨眼:“說說你吧,你從哪里來?你們是不是也觸發過自毀基因?”

“是的。但我逃了出來。”這行紅字顯示過后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行星的畫面,大體是紅褐色的,有點像火星,但點綴著好幾處灰綠色的海洋。

他平視著白色巨眼,一直在問他的故鄉——紅褐色星球的事。白色巨眼沒有拒絕,全回答給了他。那是一千三百光年之外的一顆巖石行星,幸運的是在走出家門之前,囚禁紅褐色行星的球籠的跡象就已經被發現了,“他”,面前的這顆白色巨眼是他們種群中相信球籠存在的極少數人。

馮思銳和紅眼聊得興致勃勃,話題很多,各自的故鄉、對文明興衰的看法、對第五星、對人類文明結局的唏噓等等。甚至有那么一刻,馮思銳心中竟對巨眼有了一絲惺惺相惜的感覺,畢竟彼此是各自文明最后的幸存者,只不過強弱有別罷了。話題逐漸脫離了敵對的緊張氣氛。

這時,白色巨眼像察覺到了什么。紅褐色行星畫面突然消失,紅字再次出現:

“你在等什么?”

馮思銳笑而不語。

白色巨眼開啟了探測,發現四周的星光變了模樣,都匯聚在四處特定的區域里,在四處區域外,則是一片漆黑。四塊漆黑空間的正中央,有四個暗弱的小光點在閃動,很不起眼,看起來和銀河系千億顆星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隨機閃爍差不多。

龍城號、一艘測量艦、和兩艘格斗艦的殘骸船體,共四處。四個頂點等距分布,組成一個小小的四面體,每個頂點離中心的3號格斗艦只有短短的7900米。四顆小小的沉睡中的黑色眼睛,在熱透作用力的誘發下,每一顆的中心都出現了一個“O”形,圓環圖案被激出耀眼的白光。瞬間出現的強大引力場形成的潮汐能把四個容器扯碎成發光的基本粒子。

琴弦撩動,周圍空間里開放的弦閉合成環狀的弦,強大的引力場拖拽著光線前行的路徑,也粘滯著時間匆忙前行的腳步。

小四面體的正中心,是3號格斗艦上的馮思銳和白色巨眼。

紅字:“65.3×482940275650.336=……”

數字太長,導致白色巨眼中心的顯示部分自動縮小了字體,馮思銳看不清了,他本來就數字不太敏感,但大體上感覺和自己先前的計算出入不太大,數千億倍的時間流速。在這里小三角形的籠中,輕輕眨一下眼,外面可能就有一個文明興起,又有另一顆行星消殞。

“嘿嘿。咱倆聊了多久?二十分鐘吧?”馮思銳的語氣里透出放空一切的輕快。一切興亡都已在光錐之外,剎那或永恒于我何異?

紅字:“是的,按你們的時間單位,外面已經過去了9億年。說吧,你都知道些什么?”

馮思銳:“球籠里的文明還有第三種結局——打敗你,突破囚禁!”

在知道自己身處億萬倍時間流速的空間里之后,白色巨眼沒有反抗。馮思銳知道自己贏了,對手放棄了,時間果然是宇宙中最強的力量。他笑得更大聲了,都快笑出了眼淚,那笑聲里充滿邪惡的快感:

“你太傲慢了,睜眼時都懶得掃描周圍……哈哈……如果你早點發現四周被引力透鏡折彎的星光,興許還能跑掉,不是嗎?”

紅字:“就像我廢棄掉的那許多捕捉籠,這么小的四面體,跑不掉的,位移的允許范圍很小,稍有不慎就會被撕碎。唯一能對抗引力的只有第五星艦隊當年的辦法,引爆負物質‘破洞’。”

馮思銳:“對了,還有個問題。”

紅字:“什么?”

“左邊一撇一捺的叉叉,右邊一個立刀旁,怎么讀?”

“yi,4聲,意為:割草。”

“哦,我還一直讀‘叉割’呢,謝了,有你陪著也挺好。瞧,他來了。你猜……在他眼里,你及格嗎?”

說罷,他抬手指向夜空中的一處方向,只見在那塊聚集的星光中,一片刺眼的藍光過后,出現了一個白色的身影,是一艘飛船。

視野被引力彎曲,不太能分辨清那飛船的大小,只能看出也是眼睛的形狀,又像一條白色的大魚。馮思銳淡然地笑著:難道宇宙中的智慧造物也存在趨同進化?

那白色大魚型飛船的體表并沒有X或O的圖案,而是涂裝著一個立體的S型標示,有點像風卷起的旗子,閃著淡紫色的微光。

尾聲

白色小魚游動著。

它的思考未曾停止:宇宙的意義之一就是無限的9。

魚不想被吃掉,只能不停地向前游,以無限接近水速的速度。但你游得再快,也一定還有比你游得更快的魚。沒有什么魚能快過水速,你是0.99倍水速,還有0.999倍水速的魚,最后的結局一定是慢魚被快魚圈養、然后吃掉。弱者的生命長度只能取決于那些9差了幾位,弱者能游動的水域大小也取決于此。

這里是屬于自己的水域。

所有的魚都在水中快速游動,游向水的盡頭。那么宇宙創造出生命的目的又是什么?死亡才是宇宙為生命設計出的最好的安排?似乎是的,看看自己的族群吧,已經陸續全被大魚們吃掉了。只有死亡才能讓魚們新陳代謝,舊的魚死去,留下他們找到的答案,新的魚泳動起來,用時間換成對更高層次的意義的繼續找尋。

膽戰心驚的思考持續著,它游到了自己水域的邊緣,注意到了兩只小蝦,一動不動,被困在兩層水草中。

哦?內層水草居然是那只剛出生的小蝦種出的。另外一只稍大點的小蝦會彈琴了,還有了1個9,上次來的時候它還沒有呢。看來它學會了養其他更小的蝦,長勢喜人,有趣。

水草很討厭,魚蝦被困住的結果只有連同水草一起消失掉,這樣的魚蝦肯定不及格。

想到這里,小魚貼近了那兩只糾纏在一起的蝦,看了一小會兒,這是為數不多的能停下游動的時刻。小魚向它們輕輕吐出一個小氣泡,氣膜輕輕碰撞,發出微弱的炸裂聲,啪。

然后它轉身游走了,繼續著它的游動和思考。

白色巨眼也看到了來者船身上的S型標志,非常顯眼,像某種警示色。

馮思銳:“S型平面,什么意思?”

最后一行紅字出現:“膜。”

9億年的時光流去,古戰場里除了這處小四面體,早已物是人非。來者輕輕攪動了一下宇宙之膜,兩個相鄰膜上出現了極微弱的翹曲點,兩點互相輕輕碰撞了一下。在四面體圈定的極小范圍內,附著其上的所有弦都分崩離析,一場僅限于四面體空間內、但能量堪比宇宙大爆炸的重啟開始了,這小塊空間里的時間從零開始。

一切都被抹去,小塊空間連同里面的人和白色巨眼,一起融化在黑暗中……

從誕生起,宇宙走過了138億年的歲月,文明層級之深超乎想象。你是球籠之主,難道你就不能在其他更高一級的球籠之中?!你收集文明的時間之果,必然也有人站在更高處收集你這個時間之果!

你再強,總有比你更強的。更強者在哪里,馮思銳無從尋找,他能做的只有等。一年等不來,就十年,十年等不來,就用億萬年,總能等來的。這就是時間的力量,這就是宇宙。

馮思銳等到了圈養巨眼的圈養者,真的有更高層文明能掌控玄之又玄的“宇宙膜”,那是比物質之弦更深層的一種存在。所有開弦都附著在膜上,無法跨過,只有引力閉弦能穿越宇宙膜自由流動。不過,最后一刻的他再無心沿著這條路徑向上推論,天外有天,沒盡頭的。他心中唯一掛念的只有銀灰色小手表,先前計算的閉弦打開時釋放的能量應該夠用吧?信息是不是真的突破了光錐、瞬時超距送達?

在和巨眼對話開始前,他按動腕表按鍵,啟動了5處黑色眼睛。除了叉號的四個頂點被激發出引力,還有第5只黑眼,4號格斗艦里的那個。和四頂點的藍色O型圖案不同,這只黑眼表面浮現出的是一個鮮紅色的“X”,如新生的朝陽般光芒璀璨!在被啟動的一瞬間,沖進銀色手表的是黑眼所蘊含的天文數量級的超強電磁能量。

大決戰前,它第一個失控飛走,再沒返回。測量艦宏觀記錄中的那驚鴻一瞥,看到的正是已經飛出懸臂邊緣的那條大船,現在唯一活著的人類,三男一女。馮思銳撩動著偷來的琴弦,輕輕奏出一曲名為命運的澎湃樂章。

銠原子超距通信概念機,也就是那塊銀灰色小手表,億萬顆電子瞬時跨越數百光年的遙遠距離,帶去一長串信息:

“長城軍團K23戰斗群太湖號運輸補給艦,我是C9戰斗群李廣號指揮艦……”

蝌蚪五線譜原創科幻小說,轉載注明來源
責編:咕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