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據央視新聞消息,四集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22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二集《守護民生》。20年前被判處死刑的孫小果,離奇“復活”再次作惡,背后有哪些公職人員徇私枉法,成為他的“保護傘”?
播放視頻畫中畫2019年3月,一個叫孫小果的人因故意傷害案被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決定逮捕,他和同伙在一家KTV打架斗毆,踢爆了對方的膀胱,將對方打成二級重傷。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孫小果注冊有多家公司,經營多家酒吧夜店,是昆明夜場上有名的“大哥”,貌似合法的公司外衣背后實質是一個涉黑涉惡團伙,做著諸多違法犯罪勾當,開設賭場、放高利貸、非法拘禁、故意傷害,不一而足。孫小果這個名字一經公布,頓時引起轟動。許多昆明人都有印象,20多年前就有個孫小果,犯下多起性質惡劣的大案,當年已經被判處死刑。這是不是同一個孫小果呢?
蔣彪(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偵查支隊一級警長):應該是死刑已經執行的,怎么他沒死啊?有這樣一個概念,詫異,非常詫異。
這個孫小果正是20年前的那個孫小果。他是如何離奇“復活”的,是否涉及公職人員違紀違法?政法機關對孫小果涉黑涉惡團伙犯罪展開調查的同時,紀檢監察機關也成立專案組與政法機關協同辦案,深挖背后的“保護傘”和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對涉及的一百多名公職人員進行了審查調查,最終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0人,組織處理50人,談話提醒22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9人,查清了這一案件中存在的公職人員徇私枉法行為。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中間只要有一個人是嚴格執法,他的這個事情就走不下去,每一個人都松這么一個小口子,最后就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梳理孫小果案跨越20年的過程,他第一次犯罪是在1994年,當時在昆明市環城南路,他和另外四名男子光天化日之下將兩名女青年強行拉上車,開到郊區實施輪奸。當時孫小果不是主犯且未滿18歲,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然而到了1997年,本應在監獄服刑的孫小果離奇地出現在了社會上,再次強奸4名未成年女性,其中1人是未滿14歲的幼女。他還非法拘禁并虐待侮辱兩名女性,手段極其殘忍,傷情慘不忍睹。他的惡行當時引發公眾強烈憤慨,經調查,發現是孫小果的母親孫鶴予和繼父李橋忠,在1995年找關系非法為孫小果辦理了取保候審,隨后又非法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孫小果的母親對孫小果,這種愛是一種無原則的,給他搞了一個假的病歷,就做了一個保外就醫,第一次就讓他逃避了處罰。一天牢也沒坐那次。
孫小果母親孫鶴予,原名孫學梅,早先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民警,繼父李橋忠當時是五華分局副局長。1998年,二人就因包庇孫小果1994年所犯強奸案被查處,孫鶴予被開除公職并以包庇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李橋忠受到留黨察看兩年和撤職處分;給孫小果違規辦理取保候審的兩名警察也被以瀆職罪追究了刑事責任。孫小果也因1997年再次犯下多樁重案,于1998年2月被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公眾都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終結了,沒想到20年后類似情節再次上演,而且這次更匪夷所思,是“死而復生”。徹查并公布孫小果案的真相,關乎社會對法治公平正義的信心。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為什么孫小果這個案子影響震動這么大,真是觸碰到了普通老百姓的一個心里的底線了。
調查發現,孫小果1998年一審被判處死刑之后,先后經歷了兩次改判。第一次是1999年,孫小果被判處死刑后上訴,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二審,改判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經調查,這次二審改判在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上存在錯誤,但并未發現徇私枉法情節。改判死緩后,孫小果被投入云南省第一監獄,按照法律,死刑緩期兩年期間沒有新的犯罪,則轉為無期徒刑。如果孫小果就此依法服刑,也不可能再為禍社會,然而,2003年他的母親孫鶴予刑滿釋放后,又一門心思要從監獄里撈人。
孫鶴予(孫小果母親):很矛盾,也很恨他,你說不疼他吧也不可能,總是想讓他(受處罰)能夠輕一點,有溺愛在里面,這是我的問題。你說做這個母親做得失敗不?很失敗,真的,很失敗。
孫鶴予當時已被開除公職,但李橋忠仕途又有了起色,在五華區城管局擔任局長。孫鶴予于是和李橋忠提出讓他再去找關系,李橋忠也就一口答應。
李橋忠(孫小果繼父):他是他媽生的,他媽是我的老婆,作為他的繼父,他媽提出來這個東西,肯定是找熟人,更好說話,更好通融。
調查發現,正是李橋忠和孫鶴予的多方運作,致使2007年9月,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案啟動再審,并最終由死緩改判孫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這一再審改判顯然極不正常。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按照法律的規定要有新的證據、新的事實各方面才能啟動再審,這個案件其實是沒有,不符合這個條件的。
調查組循著這次再審的流程,逐一對照每一個關口的權限和職責,由此鎖定了每一關的責任人,并發現多個環節都有公職人員嚴重徇私枉法。
田波(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處理我,我都接受。因為這個案子最后給社會造成的影響,真的太壞了,真的太壞了。判決拿到那一天我掉眼淚了,做了一輩子的法官,最后成了罪犯。
田波,時任立案庭庭長。立案關是再審的第一關,正是田波開了這第一個口子。孫小果的繼父李橋忠曾經在部隊服役,他打聽到田波也曾經在同一個部隊當過兵,就輾轉托戰友約田波吃飯。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兩次每次5萬塊錢給田波送過10萬塊錢,那田波在這個過程中,就想方設法為李橋忠出主意想辦法。
田波(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對我的戰友也好,對李橋忠也好,不去怨恨別人,怨恨自己。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心里面有這個鉤子別人才能夠掛東西,如果沒有這個鉤子,別人掛不上這個東西,也是自己沒把握好自己吧。
立案關之后是審判關,李橋忠夫婦自然接下來就把審判監督庭庭長梁子安作為重點公關的對象,向他行賄十余萬元。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改這個案子的時候,實際上我當時也知道這是不對的,交給你的就是一個關口,你把不住這個關口,后面這個是有經驗教訓的。
當時梁子安明知這個案子不該改,但面子上又抹不開,他于是告訴李橋忠夫婦,這事難度大,建議他們再找找院領導。時任云南省高院院長是趙仕杰,雖然李橋忠不認識趙仕杰,但卻繞著彎子,找到了能和趙仕杰說上話的人。
劉天鳴(時任西雙版納州檢察院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 專案組成員):李橋忠這個人很掌握中國社會的潛規則,這個事情放在他那兒,盡管他官不大,但是他通過繞,我認識你,你認識他,他認識他,他認識他,最后繞到那兒,這是決策者,行了。那個年代就吃飯,吃吃吃一路吃過去,吃完了,好,再集中火力,再送點東西,找到了能辦事也能辦成事的人。
調查發現,李橋忠通過不止一個人和趙仕杰打了招呼,其中之一是時任云南省省長秦光榮的秘書袁鵬,李橋忠輾轉通過一個私人老板結識了袁鵬,送了3萬元,袁鵬接受請托給趙仕杰打了個電話。
張雪貧(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袁鵬是省里面主要領導的秘書,當時李橋忠告訴孫鶴予說,他是當秘書的,他背后的人官有多大,他的權力就有多大,對方接到電話那考慮的肯定是這個人,這個事情是你跟我提的,還是你背后的人跟我提的。
這些繞著圈子打的招呼起到了作用,趙仕杰找到時任審判監督庭庭長梁子安提了這個案子,大意是如果能動就動一動。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他這個人,他不會很那個的,他一般就是他意思表露了就拉倒了。我當時只要表態我保留意見,不那個的話,也行。但是畢竟沒有那個。我說我就是,第一句話是盲從領導,第二句話,我是喪失原則。
調查發現,孫小果案再審歷時一年,進行了三次審委會討論,之所以反復討論,正是因為不少審委會成員都認為,這個案子事實證據沒有錯誤,不該改判。這間莊嚴的審委會會議廳,每個人只要走進這里,就應當摒除一切外界影響,只仰望至高無上的法律,遺憾的是,少數人最終將人情關系和領導意愿帶進了屬于法律的空間,并凌駕在了法律之上。
梁子安(時任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最后一次合議,表態就這樣的,事實不動了,就把刑期改了,這個案子誰都不敢動事實。
就這樣,孫小果完成了“復活”的重要一步,刑期變成了有期徒刑20年。調查發現,李橋忠夫婦同時又在監獄系統活動,操作違規減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羅正云和李橋忠既是老鄉又是戰友,于是不顧原則答應給他幫忙。
羅正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1983年到1997年的時候他是在部隊工作,是和我在一個部隊,和我是上下級關系,又是戰友。
羅正云把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劉思源叫來和李橋忠一起吃飯,嘴上說在原則范圍內關照,下屬也就心領神會。
劉思源(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羅正云一句話,我們肯定是要買賬的。跟分管的副監獄長說,反正領導既然說了關照,你們關照好就行了。
調查組調取孫小果服刑期間的記錄查證,發現多名監獄管理人員在領導授意下違紀違規,給予孫小果不正常的特殊待遇,孫小果每個月考核都是滿分,連續七年被評為勞動改造積極分子,接連獲得減刑。尤其荒唐的是,孫小果還號稱在監獄里發明了一個“聯動鎖緊式防盜窨井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后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第一監獄據此認定孫小果“重大立功”再次報請減刑。
劉思源(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政委):減不減,法官把關去,減不減我就不管你了,該關照關照,我也報了反正。
調查表明,井蓋設計圖紙其實是孫鶴予托人從外面帶進去的,當時云南省第一監獄有機械加工車間,從技術到材料都有便利條件,在一些監獄干警幫助下,同監其他懂技術的犯人制作出了模型。孫小果的設計陳述材料經鑒定都不是本人筆跡,是同監犯人代寫的。孫小果面對諸多證據,仍一口咬定井蓋是自己發明,但謊言被調查組當場揭穿。
劉天鳴(時任西雙版納州檢察院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 專案組成員):我們審訊他的時候,我就問他,他到死都說這個東西是他發明的,不假。我說行,那現在來來來,我給你紙給你筆,還需要什么樣的制圖工具,你要實在畫不出來,我把原圖給你照著畫,照著畫他都畫不出來。很尷尬,就沉默,就不說話,耍賴賴不掉,那不吭氣就完了。
經調查核實,孫小果在云南省第一監獄總共減刑3次,2009年1月轉監到云南省第二監獄,在二監又減刑兩次,于2010年4月出獄,實際服刑時間只有12年5個月。之所以中間要由第一監獄轉到第二監獄,是因為違規減刑遇到了阻力。
羅正云(時任云南省監獄管理局政委):2008年李橋忠給我打過一個電話,說孫小果在一監減刑未能得到通過,他說主要是一監的一個紀委書記叫何紹平持不同意見,而且態度非常堅決,你能不能跟他說一下。
調查組調取當年的減刑會議記錄,記錄顯示時任第一監獄紀委書記何紹平在多次會議上都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孫小果的減刑不符合規定。何紹平也還清晰地記得,羅正云為此專門打來了電話。
何紹平(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紀委書記):他說孫小果減刑你怎么不同意,我說不是我不同意減,他這個是不符合規定。他說你們這個規定太多了。我說不是我們的規定多,我說這個是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定。
雖然領導打了電話過問,但下一次會議上,何紹平仍然不同意。
何紹平(時任云南省第一監獄紀委書記):我還是堅持不同意,我不圖什么,我必須要依法,你領導認為我不行,你給我換了就算了,沒事。當時我的身份是紀委書記,紀委書記就有這個職責,對這個事情進行監督。
正是因為何紹平的反對,羅正云等人只好將孫小果轉到第二監獄,繞過何紹平繼續操作。如果多一些人能夠像何紹平一樣堅持原則,孫小果也不可能“復活”,但遺憾的是,許多人選擇了另一個錯誤的答案。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大家都覺得,我這里通融一下,賣個面子給個人情,應該沒什么問題,后面還有人會來把關,我只是它當中的一個環節,不重要,都是這種想法,就最終就導致這個事情就辦成了。
網友們都在問:孫小果家究竟有多大的權力,能辦成這么多事情?調查人員起初其實也有同樣的疑惑,當一路查下來,發現孫家最大的官員只是繼父這個區城管局長,卻成功打通了層層關節,堪稱拍案驚奇。而且,雖然不少人收受了孫家的錢物,但他們都表示其實主要不是圖財,更多的是因為“朋友圈”“戰友圈”的熟人請托,看的是人情和面子。看似匪夷所思的背后,其實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風氣的積弊。
孫鶴予(孫小果母親):我老公他說為什么他要去辦這個事情?實際上是能力的體現。我覺得他說這個話是真實的。他也樂意幫朋友的忙,所以他找朋友辦事,那也是非常順當。我老公他,唉,實際上真的挺對不起他的,把他害了。
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案經再審依法公開宣判,對之前兩次改判依法予以撤銷,維持1998年一審的死刑判決,并和他出獄后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終審判決合并,決定對孫小果執行死刑。
2020年2月20日,孫小果被執行死刑。紀檢監察機關將涉嫌違法犯罪的公職人員移交司法審理,2019年12月15日,19名涉孫小果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系人職務犯罪案公開宣判,19人分別被判處兩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他們當中不少人過去都身在司法、執法部門,如今卻因違法受到制裁,留下沉重的警示。
陳浩(云南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公職人員對手中的權力,對國家的法律的話要有一種敬畏之心。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污染的是水源,社會的影響會更大。
編輯 劉佳妮
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知名主持人張澤群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了一條神秘的動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猜測和關注。一張照片中,一個男子與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并肩而立,讓人好奇不已。張澤群說道:“惡人,再做惡,撕開畫皮!!!”連用三個感嘆號,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他的憤怒。
消息稱,有網友推斷該清純女子疑似是張澤群的前妻,并涉嫌騙取財產,這讓網友們紛紛表示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們來揭開這個謎團!
相信大家對于張澤群這位知名主持人并不陌生,他憑借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成為了眾多觀眾喜愛的對象。
網友推測張澤群的前妻騙取了他的財產,而且孩子還被帶往美國,導致張澤群與孩子長達八年未能見面。這一消息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社交平臺上的熱議。大多數網友對于張澤群與孩子失去聯系的遭遇表示同情,紛紛質疑前妻的品德和動機。
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能僅憑一面之詞就輕易下結論。對于這個神秘的女子,人們也都充滿了好奇心和猜測。
網友們紛紛踴躍留言、調侃,將整個事件推向了高潮。
“這是誰啊?難道是他的前妻?”這是最令人好奇的問題,因為張澤群曾經有過一段神秘的婚姻。有傳聞稱他曾經娶過一位美國籍女子為妻,但是后來兩人離婚了。而這次曝光的女子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猜測,紛紛拿出放大鏡,仔細查看照片中女子的面容,試圖找到一些線索。
更有趣的是,張澤群在這段動態中使用了“撕開畫皮”的形容詞,不禁令人浮想聯翩。難道這位女子隱藏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還是她曾經騙取了張澤群的財產?這不禁讓人想起了一部經典的偵探小說,似乎要揭開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
然而,也有一些冷靜的網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這只是一次張澤群的惡作劇,可能是在宣傳節目。畢竟,娛樂圈有太多的懸念和猜測,而這樣的文案和照片無疑是制造話題的絕佳方式。
不管真相如何,網友們對這個話題的熱議是毋庸置疑的。從評論區可以看到各種幽默、調侃的留言,明顯大家對這個事件都抱著玩笑的心態。有人調侃道:“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偵探柯南的影子”,還有人調侃稱:“這么美的女子,損失了很多腎上腺素啊”。可見,網友們對于這個事件是持著一種輕松幽默的態度。
綜上所述,張澤群曝光這個神秘而且清純的女子,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極大興趣和猜測。無論是真相還是惡作劇,這次曝光都成功地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也許,最終的答案只有張澤群自己才知道,而我們,只能靜待他的下一步動態,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笑料。
有人分析稱,張澤群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曾多次提及自己的家庭生活,但卻從來沒有公開過孩子的母親是誰,這次應該是石錘了。
另一方面,也有人懷疑前妻騙取財產一說可能只是某些人蓄意制造的謠言。畢竟在娛樂圈中,類似的緋聞傳言時有發生,很難辨別真假。而對于這次曝光的張澤群照片,有網友認為可能只是一個情景劇的片段或是廣告拍攝,不能輕易斷定其中的真相。
對于這樣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無論真相如何,我們都希望能看到一個美滿和睦的親子團聚。張澤群作為一個成功的公眾人物,他的私人生活的確會引起關注,但我們也應該尊重他的個人隱私。相信他那么憤怒,一定有理由。不過在網上發自己的私事,感覺對這名清純的美女不太友好,因為旁邊的男人沒準和她有著純純的友誼,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