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餓了么、美團、京東到家等外賣平臺,我在生活里使用的頻率并不很高,不過,卻在日久天長的接觸中不斷拓展對它們的理解,讓它們在必要的時候成為我的好幫手。那么,在這些平臺上都能買到什么?我又是在哪些場景中用到它們(包括旅游時的應用)?接下來,就按能買什么、應用場景、應用示例的順序,依次說說。
實際上,提供「即時送」類服務的APP不止這幾個,還有盒馬鮮生、叮咚買菜、多點等,但這些APP略有局限性,需要周邊一定范圍內有自家店鋪才能配送,不如本文要說的三個平臺覆蓋面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下載看看。
能買什么
打開餓了么、美團、京東到家,可以發現它們包含的欄目是很相似的,都提供如下幾類商家的「即時送」服務:
外賣:餐館小吃(京東到家沒有)、糕點飲品
超市便利:超市、便利店
蔬果:蔬果店、菜市場
鮮花
藥店
簡言之,但凡出門能看到的店,無論是餐館、小吃、連鎖快餐、面包房、飲品店、超市、便利店、蔬果店、花店、藥店……只要與平臺簽署了外賣服務,就可以在平臺上定購他們的商品,基本可以在1小時內送達。
應用場景
1. 在家或在公司定餐
在外賣平臺上定餐大概是這類平臺最常見的應用場景,或懶得做飯,或節省時間,或免去獨自到店用餐的尷尬。
我更喜歡在家做飯,或去店里吃現出鍋的飯菜,所以在外賣平臺上定餐的次數極少。上班的時候受同事影響,在盒馬鮮生點過幾次皮皮蝦全家桶,品質不錯。于是偶爾懶得做飯或趕不及做飯,也會點一份外賣,或是必勝客、肯德基等品牌連鎖店,或是實際去過的餐館,沒見過的店是不點的。最近看到新聞,說要警惕點的外賣可能來自「幽靈餐廳」——平臺上展示的店鋪照片寬敞明亮,而實際餐品卻來自可能存在衛生隱患的小作坊。看來在外賣平臺定餐,也是要擦亮眼睛的。
2. 超市購物
超市購物是我在外賣平臺使用的比較多的場景。起初是做飯的時候發現少了什么來不及去買,趕快在平臺上定一份,備菜的時候就送來了,不耽誤事。
后來,或天氣不好,或懶得出門,也會偶爾在超市定菜,等待送貨上門。這樣雖可偷懶,卻如拆盲盒一般,難讓人安心。拿表妹小鏑評價大姑的話講,就是「我媽一定要買她親手挑來的菜」。
不過,在外賣平臺上定一些標準化的商品卻是極好的,比如米面糧油、飲料零食,既可省腿省力,時常還可以省錢。為什么能省錢呢?因為平臺和店鋪經常會發紅包,抵扣運費之后往往還有盈余。
比如最初我一直在山姆的APP上定商品,雖然滿99元免運費,但要收取1-2元的包裝費。后來在京東到家上綁定會員卡,便經常在京東到家上定,雖然除了包裝費還有運費,但領取優惠券后,不但能抵扣掉這兩項,還能省幾元。
3. 給爸媽定蛋糕、定水
開始我對外賣平臺的應用只局限于往自己所在的位置定,后來發現也可以設置其他的地址,給他人定東西,即便是不同城市。于是爸媽生日的時候,在他們周邊的蛋糕房定了蛋糕。有次爸媽的小區停水,又幫他們定了水,免得二老自己操辦了。
4. 旅游時定餐、買飲品
雖然了解到外賣平臺可以往任意指定地址定東西,但在旅游時用它,我卻是忽然間靈光一閃才想到。那是在青州,早上想去一家評價不錯的小店吃牛肉餅,可位置卻與要去游玩的地方南轅北轍。懶懶地摸著腿糾結,忽然想,可以定到酒店來吃啊!由于店鋪離酒店并不太遠,牛肉餅送來時還很熱,基本不影響口感。
開拓出這個應用場景之后,我卻沒再使用,直到這次爸媽和小姨出來旅游。怕老人家出門在外消化不好,給他們定了酸奶,又定了可以激發身體能量的「魔爪」。
5. 買藥
爸媽一到無錫就病了,好在小姨在藥店賣過藥,知道什么藥對癥。想去藥店買,忽然想起網上也能定,還有優惠券,真是方便!
應用示例
以餓了么上的操作為例,其他平臺大同小異,主要說一下要留意的地方。
首先,把位置定位在外賣想要送達的地址,如此后續搜索到的才是這個地址周邊的店鋪。
然后,可以通過搜索框直接搜索想找的店或商品,比如「必勝客」或「農夫山泉」。或者選擇類別,看該類別下的店鋪列表,比如選「超市便利」。
在顯示的店鋪列表中查信息,重點要關注:
起送金額 – 要至少達到該金額店鋪才會接單
配送費 – 有免費、滿額免費(或免一定金額)、收費三種。需要注意,超市一般會對過重的商品增加配送費
預計送達時間 – 可對多久能收到商品有個預估
紅包 – 列表頁會顯示店鋪有沒有紅包,如果有紅包,點進店鋪后往往能看到更多的紅包檔位
需要注意,紅包有平臺紅包和店鋪紅包兩種,有的可以疊加,有的不可以疊加,具體看紅包的使用規則。無論平臺還是店鋪紅包,有的是所有商品通用,有的是個別品類可用,具體也要看紅包的使用說明。
接下來就是選購商品了,和一般購物平臺類似,選中的商品加入購物車即可。
可以在購物車頁面或結算頁面查看費用明細,我一般直接到結算頁面看,比較直觀。
確定費用沒問題后,填好地址,選擇配送時段,就可以提交付款了。支付后,平臺會實時更新店鋪接單信息和快遞小哥的位置信息,安心等待收貨就可以了。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題:跨省就醫、交通出行、文旅購票……你手里的這張卡可發揮大作用
新華社記者姜琳
74歲的田美珍家住南京市秦淮區,不久前不慎骨折,子女們白天又無暇照顧,一日三餐成了一大難題。得知社區的銀發助餐點可憑社保卡就餐,還可為行動不便的居民送餐上門,老人的吃飯問題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不知道,小小社保卡,除了社保認證、工傷結算等人社服務外,已經具備了待遇領取、異地就醫等多重功能,同時在許多地區還可以用來乘坐公交、借閱圖書、景區購票、享受養老服務等,用途不斷增加。
截至6月末,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3.74億人,覆蓋97.3%的人口,其中8.08億群眾同時在手機中領取了電子社保卡。2022年,全國電子社保卡為百姓提供服務達112.85億次。
“我國正在以社保卡為載體,為百姓全面加載社保服務、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多方面功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表示,社保卡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已制定的應用目錄清單達160項。
剛剛入職不久的黃先生,在哈爾濱出差時急需看病。通過撥打公司所在的江蘇省鹽城市人社部門電話,黃先生通過線上操作,當天就順利辦理了社保卡,解決了異地就醫結算的問題。
據宋京燕介紹,目前,社保卡已全面支持各地就醫購藥結算以及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此外,31個省份的307個地市通過社保卡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28個省份的248個地市可持社保卡乘坐公交,30個省份的200多個地市實現憑社保卡借閱圖書、進公園和博物館、景區購票等。
“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在上海、江蘇、浙江等9個省份和雄安新區開展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試點,跨部門協作機制有效建立,長三角、川渝等區域‘一卡通’初具規模。”宋京燕說。
在長三角三省一市,第三代社保卡均加載了“交通聯合”功能,百姓憑卡可以通乘全國300余個城市(含長三角所有城市)的地鐵、輪渡、公交車等。醫療服務方面,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近1萬家醫療機構支持憑卡就醫。2022年,長三角地區憑卡異地門診住院結算約480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金額約150億元。
圍繞群眾跨地區服務需求,人社部門還在部分地區積極探索“同城待遇”模式。
當前,江蘇實現省內乘坐公共交通可享受“蘇錫常”“寧鎮揚”等四大片區交通出行“同城待遇”;浙江寧波市優選餐飲住宿、旅游觀光等584個商家作為社保卡特約商戶,為全國持卡人提供同等優惠;浙江嘉興市和麗水市上線老年人“同城待遇”服務,已為25萬名長三角地區老年人提供“待遇智享、出行智助、慢病智醫、意外智護、社區智樂”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