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大家好
比比最近逛B站時總能瞅見
在美華人分享視頻
又是切菜送外賣、又是開卡車的
唉,最近硅谷瘋狂裁員
不少白領都丟了工作
現在一看
端盤子也不賺錢了,這可咋整?
點進一看,比比直呼上當
這燕國地圖可有點短啊
甭管送外賣還是開卡車
累是累了點,可真不少賺啊
(在美國送外賣一天的收入)
看到這,不等視頻接著放
彈幕繃不住了,立刻開始yygq
累?賺這么多,累又怎么了?
吃不了這點苦,趕緊回來啊!
送外賣都能賺一兩百美金
你嫌苦,這苦換哥們兒受行不?
送外賣一兩百美國元子還不算啥
賺得多的,要數卡車司機
比比刷到個北美版司機小剛
這哥們看著沒個正形
視頻中不著四六,滿嘴跑火車
可人家工作時從早跑到黑
一天少說跑個六七百公里
累是累,但工資能嚇人一跳
(最高月薪3萬多加幣,約15萬rmb)
所以老哥發視頻喝酒嘮嗑
跟大嘎倒倒生活里的苦水
沒人共情,還會被反嗆幾句
再往下,還有人指出新問題
人家是賺美刀花美刀啊
這么一算,物價可太感人了啊
有這事?比比一找
還真瞅見不少逛美國超市的視頻
除了蔬菜水果、家電貴一點
其他的那是相當便宜
尤其是肉蛋奶,成箱搬都不心疼
這一看,雖然工作辛苦了點
但有付出有回報,吃喝也不貴啊
這時一看彈幕和評論區,龜龜
見不得這些的人,看完直接失心瘋:
有人瘋狂示愛盛贊美利堅空氣香甜
下輩子重開,一定要選阿美利卡
更有等不及的魔怔人
闖邊境穿雨林,也要實現美國夢...
哪怕是視頻作者中肯點
指出在美國賺錢也不容易...
也會被認為:這是保號操作
如此"抹黑",還不是怕大伙過去卷!
奇怪,聽這意思,看看IP
沒去過的人,看個美國的視頻
就比在美華人、美國人自己
更賣力地贊美美國空氣香甜?
emm視頻中的可能并不全面啊
比如開頭說的卡車司機小剛
人挺實誠,不跟大伙藏著掖著
人家一個月賺三萬加幣的前提
正值貨運價格,自己也買了車
累死累活按極限開了一個月
代價呢,是后邊一個月直接躺了
現在經濟低迷,傭金減少
大house有了,也背上了40萬房貸
他自己有卡車,都得愁生計
更別說勸人入行開卡車了
在美國的觀眾也出來現身說法
嘮嘮他們眼中的美國
1??在衣食住行這方面
美國是地廣人稀的農業大國
又恰了兩百年的發展紅利
平均的生活質量確實不低
2??一般人能拿到的薪水也更高
就算是靠送外賣、端盤子謀生
也足以負擔日常生活各種開支
如果是有一技之長
能靠敲代碼潤進北美大廠
到手工資可能還會更高?♂?
3??但高工資也意味著高人力成本
一切需要人做的事兒,都會更貴
教育、醫療、物流、飯店小費...
各種意想不到的支出隨之而來
賺的多了,花的也更多了
4??美國大部分還真就是個大農村
一到晚上連happy的地方都無
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也不趕趟
在國內一個手機就能搞定
出去得紙幣硬幣揣褲襠
同時時刻操心社會治安問題
5??被美國文化瘋狂沖擊
甭管是亞裔歧視,還是啥政治正確
還可能被拉進教會找修女懺悔
誰去了都得適應個三年五載的
做好長期處于不適應生活的準備?♂?
6??移居成本,身份問題也是老大難
有人又是上學投資,又是找中介
辛辛苦苦在美國打拼十來年
到頭來,H1B都不定能續上
(在美國的臨時工作簽證)
失業就得立馬找下一份工作
生怕工作簽證過期,被立刻遣返
有技術能混進大廠尚且如此
啥都沒有,單槍匹馬就要潤
一朝階級飛升,更是癡人說夢
反倒是國內可能更滋潤
也有網友覺得
咱們作為個發展中國家
跟個老牌強國比,差距嘛肯定有
但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在美七年網友也吐露心聲
愛運動、能適應孤獨,可以
那地方確實挺適合
可換比比這不運動的阿宅選
在國內吃香喝辣才是王道
真要比,擱卡牌游戲里
中美就是兩張卡牌
三維各有不同嘛
是選靠錢、技術出去闖闖
還是放棄美國身份回國就業
8過是個人選擇罷了
其實有本事的人
潤到哪都能吃得開
別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以為潤哪兒就一勞永逸了
生活的鹽
在哪吃都一樣咸
作者:梓泉
助手:嗚嗚
審閱:小鳴
除了從南極飛到南美這一天,每一天都在跑。今天的起點是昨天的終點,一寸都不會漏掉,寧肯多跑一步也不會少跑一寸。
全文3489字,閱讀約需7分鐘
▲白斌在“八百流沙”賽道上奔跑。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記者 張一川 曾雅青 編輯 胡杰 校對 陸愛英
白斌,48歲,貴州銅仁人。國內知名極限跑者。今年3月2日,白斌從南極的中國長城科考站出發,將以平均每天近兩個馬拉松的距離從南極跑步穿越南北美洲,計劃于12月31日前到達終點北極。此次奔跑全程約24000公里,相當于600場馬拉松。
白斌說,他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真心熱愛的事情之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跑起來。”
▲白斌“跑地球”路線圖。受訪者供圖
已經完成了近一半行程
新京報:截止到7月30日,你已經跑了多少天、多長距離了?
白斌:剛剛結束第148天的跑步,總共跑了9700.1公里。踏上南美洲后,已經穿越了阿根廷、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4個國家,今天是進入哥倫比亞的第13天。現在已經過赤道,差不多完成了一半行程,大概還剩11000多公里。
新京報:怎么想到要挑戰這條線路的?
白斌:是在2011年跑古絲綢之路時產生的這個想法。那時總路程有1萬多公里,但跑下來感覺并不困難,每天跑七八十公里,跑完還能做1000個俯臥撐。我就在想,還有什么路線可以挑戰一下?我想到了地球的兩端,從南極跑到北極,這是地球上最長的一條線路,也是很完美的一條線路。
我想挑戰一個真正的高度。當初跑一萬公里,其實沒有挑戰到位,沒有達到自己的極限,希望南北極跑能夠讓自己盡情地發揮、跑夠。我還希望通過自己身體力行的奔跑,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國人在耐力跑方面是個什么水平。同時通過這樣奔跑,我相信也會帶動更多的人真正跑起來,對于全民健身也是一個很好的推動。
新京報: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白斌:也沒有刻意去做什么準備。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不間斷地跑步,不斷地在訓練自己、提升自己,去挑戰這條線路其實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在跑完古絲綢之路后身體有點承受不了,想休整5年之后再進行。后來又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耽擱了兩年,到今年春節,我覺得不能再等了,必須馬上去做這件事情。
新京報:為什么覺得不能再等了?
白斌:我今年已經48歲了,想要做一些挑戰自己極限的事情,就得抓緊時間了。其實在長距離耐力跑這個項目上,我感覺自己正處在狀態最好的時候。因為經歷了十多年的訓練和比賽,我的身體機能和經驗積累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正適合完成對自己的挑戰和超越。
寧肯多跑一步也不會少跑一寸
新京報:這次南北極跑步過程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難?
白斌:南美地形、氣候之復雜是我完全沒預料到的。從濱海到草原、戈壁,從高原到沙漠都跑過。最近在爬山,每天都要爬升1000米到3000米,而且靠近赤道,溫度很高,我今天都打著傘跑了。之前還碰到過下大雪,外面下雪,里面出汗,衣服也沒辦法換,換了馬上又濕了,手感覺都失溫了。
在阿根廷的時候還吹過一個月的五級大風,那個風是側逆風,腳不知道該放哪個點,你想放那個點,風給你放在另外一個點上去。另外,就是身體方面的損傷。在阿根廷時,因為跟大風對抗,差不多十來天的時候,因為長時間不均衡地受力發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發,造成了肌肉方面的損傷。
后來還有一次崴腳了,在秘魯有一段路,正在翻修,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又聽說有劫匪打劫,晚上跑的時候心里害怕,一不小心就踩坑里了。
▲白斌在哥倫比亞打著傘奔跑。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受傷以后怎么辦?還要接著跑嗎?
白斌:我們團隊中有專門的營養師,也是物理治療師,他希望我要多休養。但我認為有些運動中受的傷其實要靠運動來修復,停下來反而不好。我更注重自己的經驗積累,在日常跑步的過程中,該怎樣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我心里有把握。這些傷也不是致命的,并不是說沒辦法跑,后來我繼續堅持跑步,慢慢也就自己好了。
新京報:所以至今跑步一直沒有間斷?
白斌:是的,除了從南極飛到南美這一天,每一天都在跑。今天的起點是昨天的終點,一寸都不會漏掉,寧肯多跑一步也不會少跑一寸。
▲白斌在赤道留影。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迄今單日里程紀錄是多少?
白斌:我覺得有兩個紀錄吧。第一次是跑了85.7公里,因為這天我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兒子出生了。我當時很開心,就想多跑一點,慶祝一下。本來想跑兩個馬拉松的距離,結果一下子沒收住,跑多了。當時我正跑到秘魯,兒子又在山東出生,剛好也是“魯”,再加上我這趟跑地球挑戰也是為了張揚華人風采,就決定給他起名為“魯揚”。后來到跑步第100天時,我又破了這個紀錄,當天跑量達到了90.3公里。
新京報:這次挑戰接下來還可能會遇上什么困難?
白斌:有些國家治安不好,跑步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哥倫比亞到巴拿馬之間有一段叢林,聽說里面有反政府武裝,還有毒梟。要怎么通過,我們還在想辦法。路上還有的國家和中國沒有建交,也還需要去溝通協調怎么進入。
還有就是經費問題。團隊成員告訴我,此前是一家公司贊助了部分經費,但目前看,這些經費只能再維持兩個月了,不足以支撐我們跑到北極。目前我們也正在想辦法尋找新的經費來源。
當地警察在前面等著和我們合影
新京報:聽說你已經跑壞四雙跑鞋了?
白斌:是的,第五雙也已經跑了2000多公里,馬上也要換了。那些跑壞的鞋,我還給它們辦了“退休儀式”。我把跑鞋放在路邊,向它們作幾個揖,感謝它們陪伴我那么多公里,讓我很順暢地跑了那么遠,現在跟它們再見了,希望有緣人能繼續利用它們。
新京報:跑在路上的時候你都會想些什么?
白斌:偶爾會想想目標,想想如何增加跑量,大部分時間在放空,什么都沒想。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哼哼歌,剛開始我還每天都唱,后面慢慢覺得也有點唱不動了。其實都是讓自己放松,讓自己能夠更好地跑起來。
新京報:會覺得單調、無聊嗎?
白斌:這個倒是沒有過。我自己很喜歡跑步,很享受跑步的過程,聽著自己的兩條腿交替的踏地聲音,感覺像音樂一樣的。
新京報:當地人是怎么看待你這個挑戰的?
白斌:主要是吃驚吧,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每天晚上都跑得很晚,穿著反光背心,所以路上的卡車司機都傳開了,有一個像幽靈一樣的人在奔跑。有時警車也會護送我們好幾公里,于是在警察界也傳開了,說有一個中國人要從南極跑到北極。
后來在路上還會有警察在前面等著和我們合影。在哥倫比亞的時候,需要穿越一個三公里的隧道,當地的公路管理人員聽我們說明情況之后,還為我們封路,讓我順利跑過去。偶爾也會遇到當地的運動愛好者同我一起跑,雖然語言不通,但互相豎個大拇指,相視會心一笑,對我也是一個激勵。
▲白斌晚上穿著反光背心奔跑。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家人和朋友怎么看這件事的?
白斌:家里人都是非常支持我的。我的妻子也是馬拉松運動員,是站在世界頂級越野跑賽事UTMB領獎臺上的第一個中國人。她本來想陪我一起完成這個挑戰,但因為特殊原因(待產)沒能來。他們現在是希望我不要太過勞累,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平安歸來。在國內的跑圈,大家還是都知道我的水平的。有人評價我說,這是“感動中國、震撼世界、激勵人類”的一件事情。希望我的行動能影響很多人,真正地跑起來。
新京報:路上的食宿如何解決?
白斌:每一站都是團隊其他成員先去打前哨,選好住處。中午的時候他們做好飯,送到路上給我吃,晚上則是什么時候跑到(終點)什么時候吃,有的時候吃飯都已經凌晨了。團隊里每個人都給我做過飯,我是吃“百家飯”在這兒跑步的。平常他們還會每五公里為我提供補給,外界能量的補充對于長距離跑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我的團隊,我很難完成這一挑戰。
?
跑步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
新京報:跑步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白斌:對我來說,跑步不僅是愛好,也是職業,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我粗略算過,18年來我已經跑過了將近20個國家,差不多32萬公里。我感覺我可能會這樣跑一輩子,一直跑在路上,因為這是我發自內心熱愛的事情,要是我能活到100歲,我想我會跑到100歲。跑步十幾年,我覺得生活更簡單也更充實了,我每天都有很明確的目標,沒有什么煩惱,朝著目標跑就好了。結果不重要,我很享受這個經歷和過程。
▲白斌在智利冒雪奔跑。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這些年跑步遇到過危險嗎?
白斌:2001年,我從拉薩跑到墨脫,當時墨脫已經進入了雪季。我的手腳都被凍壞,被人送到了醫院。在醫院,醫生見我腳都發黑了,說凍得太嚴重,可能要截肢。我當時心想,我是要跑步的,寧愿死也不能截肢。我和醫生說,不管怎么樣也不能截肢,醫生拗不過我,說那就先觀察下吧。
后來我買了一個3000瓦的電烤爐,天天烤凍傷的腳,同時堅持做復健。一個月之后,竟然慢慢地好了,腳上凍掉兩個地方,但對跑步沒有太大影響。還有一次是在跑古絲綢之路的時候,當時是食物中毒,昏迷了一整天,還好離醫院比較近,被搶救回來了。
新京報:這次挑戰南北極之旅完成了,接下來還有什么計劃?
白斌:這些年的跑步生涯,就像游戲里的“打怪升級”模式一樣,難度在加大,我也在“升級”。從南極跑到北極算是一個“大boss”了,但之后我還是會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不設邊界。下一步我打算去挑戰快登珠峰了,我打算從珠峰大本營開始,快速上到峰頂,希望能夠在十幾個小時之內登頂。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